<meter id="pryje"><nav id="pryje"><delect id="pryje"></delect></nav></meter>
          <label id="pryje"></label>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LCD和相機總線方案中的功率轉折點

          LCD和相機總線方案中的功率轉折點

          ——
          作者: 時間:2010-01-22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摘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104409.htm

            當今手機的一個共同發(fā)展趨勢是和相機的串行化,這是為了降低柔性 成本,節(jié)省 空間,以及減少 EMI 組件。然而,在串行方案設計方面,人們可能認為:這些串行化方案會增加額外的功耗,原因是增加了器件。本文將闡明若能降低基帶驅動輸出,使其配合串化器輸入的較低驅動需求,那么串行化方案能夠降低鏈路功耗。設計人員如能了解 或相機的這一 “功率轉折” 點,就能降低設計功耗。

            串行化趨勢:

            隨著手機需要實現的功能越來越多,且外形越來越復雜,人們開始采用串行化技術來達到手機的設計目標。采用串行化技術就可使用較窄的柔性 (FPCB),減少PCB空間,省去一些不必要的 EMI 組件,通過使用較小的連接器來提高可靠性。采用串行化技術,設計人員可以大幅減少通過 FPCB 發(fā)送的信號線數量,從而實現更小巧、更復雜的連接 設計。但即便有這些好處,人們還是心存疑慮:增加額外的器件來實現串行化方案,會不會導致系統(tǒng)功耗增加。鑒于手機設計有嚴格的功耗限制,因此,本文將討論采用串行化技術降低功耗的真實性。

            并行實現方案:

            圖1所示為一個典型的并行方案。

            

          圖1:典型的并行方案。

           

            圖1:典型的并行方案。

            在這個架構中,基帶處理器 (baseband processor, BP) 驅動電路的負載包括主PCB的走線、FPCB、FPCB連接器,以及翻蓋PCB上的走線和最終的顯示器負載。BP驅動電路必須能夠直接采用 LVCMOS 信令來驅動該負載。

            采用RGB接口的顯示器可能需要高達24位的數據,而這對WQVGA顯示來說就需要8MHz或更高的帶寬,具體要視顯示屏分辨率而定。顯示屏分辨率越高,顯示器接口所需的信號帶寬就越大。

            串行方案:

            在串行顯示方案中,在主PCB和翻蓋PCB的數據通道上放置了一對器件。串化器位于主PCB上,將并行顯示數據轉換成串行數據流,并通過FPCB傳送到解串器。根據所采用的串行化架構而定,可以把數個串行數據信號縮減為一對差分信號。解串器將串行數據流轉換成驅動顯示器接口的并行數據流 (參見圖2)。

            

          圖2:串行實現方案。

           

            圖2:串行實現方案。

            并行方案和串行方案有著重要的差別,而正是這些差別使得串行方案得以減少鏈路功耗。在主PCB上使用一個串化器后,BP 輸出驅動電路的要求就大大降低,這是因為串化器輸入的驅動負載比并行顯示器通道所需的低得多。采用串行接口后,BP還可降低輸出電壓,并允許串化器處理到顯示器驅動電路的電平轉換。例如,顯示器工作電壓為2.7V,BP可將輸出到串化器的電壓降至1.8V。然后,解串器將產生顯示器所需的2.7V信號。

            此外,大多數串行方案采用差分信令協議,類似于低壓差分信號 (LVDS)。這種信號能大幅降低通過FPCB傳送數據所需的電壓振幅,還可減小信號鏈路的EMI。通過減小信號振幅,并因串行流中EMI減小而取消雙重屏蔽FPCB,串行方案就可以降低功耗。

            功率轉折點:

            對于給定的應用,采用串行方案開始比采用并行方案節(jié)省功耗的轉變點在于功率轉折點。就我們的例子而言,使用系統(tǒng)參數的經驗估算數值,通過比較手機中串行與并行數據路徑的顯示鏈路功耗,就可以近似得到功率轉折點??蓮囊韵路匠痰玫絼討B(tài)功耗:

            

           

            在這一方程中:

            C = 被驅動鏈路的有效負載電容

            V = 顯示信號的電壓幅度

            FCLK = 顯示數據通道帶寬

            AFACTOR = 顯示信號的有效活動因子 (數據位電平轉換的平均速率)

            NBITS = 顯示通道數據位寬

            圖3:動態(tài)功率計算

            在這些參數中,除C和AFACTOR之外大多數已在本文中討論過,C與系統(tǒng)相關,就并行方案而言,C可取值80pF來估算包括PCB走線,柔性連接器、FPCB、ESD/EMI部件以及顯示驅動電路輸入負載在內的典型應用。而AFACTOR與數據相關,并隨應用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異,但在本計算中,則假設為50%。

            使用這些參數以及圖3的方程,根據下面的參數計算出并行方案的功耗為29mW。

            C = 80pf

            V = 2.7V

            Fclk = 8MHz

            Afactor = 50%

            Nbits = 24

            對于串行方案,功耗計算稍有不同。這里采用的方法是同時計算BP驅動串化器的功耗,以及解串器驅動顯示驅動電路的功耗。

            按照下面的參數,BP驅動串化器的功耗為0.5mW。

            C=3pf

            V=1.8V

            Fclk=8MHz

            Afactor=50%

            Nbits=24

            由此可見,由于BP輸出負載減小,因而可降低BP IO的電壓和驅動電流,從而大幅降低功耗。

            使用同樣的方法,按以下參數計算出解串器驅動顯示驅動電路的功耗為14.5mW。

            C=40pf

            V=2.7V

            Fclk=8MHz

            Afactor=50%

            Nbits=24

            按此計算,本例的功率轉折點為14mW,即并行功耗和串行方案的并行部分功耗之差。這個功率轉折點決定了串行鏈路功耗達到平衡的閾值。對于本例,目前的串行方案的功耗指標為20mW以下。這意味著增加串行化處理的設計功耗僅增加6mW以下。如果進一步降低功耗,例如取消并行方案中常用的一些無源部件,串行方案便能夠真正達到功率轉折點。

            通過精細地實施串行化,可以進一步降低顯示數據路徑的功耗,從而提高功率轉折點,這可包括取消一些EMI部件,以及顯示數據路徑上的ESD保護器件,因為在串行方案中,串化器和解串器對可為BP和顯示驅動電路提供抵御 FPCB 上電流瞬變的ESD保護。

            串行方案進一步降低功耗的另一個途徑,是將解串器集成到顯示驅動電路中,目前已采用于某些應用。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解串器的大電容負載,從而進一步降低功耗。即便在未集成解串器的應用中,仍然可讓解串器靠近顯示驅動電路,從而減小數據通道走線的長度和負載,進而降低功耗。

            總結:

            串行化技術已越來越多地應用到當今的手機設計中。串行化技術主要用于節(jié)省空間,但人們往往認為這會大幅增加系統(tǒng)功耗。本文消除了這種疑慮,并闡明了串行化技術實際降低功耗的原理。目前的串行化解決方案正在縮小串行功耗與功率轉折點間的差距。這意味著,除串行化技術給設計帶來的其它好處之外,串行解決方案的鏈路功耗能夠降低,因而整個系統(tǒng)的功耗得以降低。

           



          關鍵詞: LCD 總線 PCB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看屁屁www成人影院,亚洲人妻成人图片,亚洲精品成人午夜在线,日韩在线 欧美成人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