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pryje"><nav id="pryje"><delect id="pryje"></delect></nav></meter>
          <label id="pryje"></label>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新品快遞 > 國產手機設計業(yè)遇拐點 蕭條期尋覓突圍路

          國產手機設計業(yè)遇拐點 蕭條期尋覓突圍路

          ——
          作者:EDN電子設計技術 時間:2006-05-15 來源: 收藏
          在國產手機高歌猛進的年代,國內的手機設計公司突然崛起。如今,隨著國產手機的集體潰敗,它們也在尋找新的出路。 
            作為國內手機設計行業(yè)的領頭羊,德信無線通訊科技有限公司(Nasdaq,CNTF)正在進行公司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轉型:從2G轉到3G,從國內

          市場轉向國外市場。"我們原來做GSM產品的研發(fā)團隊有4個,現(xiàn)在已經砍掉了2個,如果生意不好,還會繼續(xù)砍。預計今年我們將面向海外推出10多款3G手機,未來海外3G的收入將會占到公司總體收入的50%以上。"德信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董德福說。 
            在此之前的3月22日,德信宣布與美國高通公司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德信軟件,預計總投資額為3500萬美元。成立合資公司其實也是這次轉型的重要一步,新公司將專注于3G應用軟件的研發(fā)。 

            其實不僅僅是德信,"轉型"已經成為手機設計行業(yè)無法回避的挑戰(zhàn)。一度隱身在手機廠商背后悶聲賺大錢的手機設計廠商隨著國產手機的沒落無一例外地進入了調整期。 

            國產手機曾經的輝煌,成就了國內手機設計公司的突然崛起,曾經有80%的國產手機是由它們設計的。然而2005年,國產手機廠商的全線潰敗很快傳遞到了產業(yè)鏈上游的手機設計公司。國產手機的市場份額一路下滑,甚至一度跌至30%左右。首信、東信、熊貓、科健、南方高科這些年銷量在百萬臺以上的手機"大戶"們相繼倒下,它們是本土手機設計公司最重要的客戶。就拿德信來說,幾家倒閉的國產手機廠商以前都是它的客戶,每家都能為其帶來幾千萬元的年收入。這使得手機設計公司陷入了自起步以來的最大困境。 

            手機設計是手機產業(yè)鏈條中的新興環(huán)節(jié),雖然上游的芯片制造商和下游的整機廠商都有可能"吃"掉這個環(huán)節(jié),但目前看來,如果手機設計行業(yè)能夠在調整過程中找到新的支點,手機設計不僅能夠擁有美好的未來,其在產業(yè)鏈中的作用也將遠遠大于現(xiàn)在。 

            成敗蕭何 

            "我們現(xiàn)在回過頭去看,目前在手機設計行業(yè)里最有競爭力的幾家公司都成立于2002年,之前或之后的公司幾乎全部被甩出了第一陣營。"龍旗控股總裁杜軍紅感喟,"現(xiàn)在看來,2002年對于手機設計行業(yè)來說,是最好的進入時機。" 

            目前上市的三家手機設計公司幾乎都是在同一時間進入這個行業(yè)的。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德信與在新加坡IPO的龍旗控股(SES,L28 .SI)都成立于2002年7月,而登陸香港主板的晨訊科技(HK,2000)創(chuàng)立于2002年的9月。另外,雖然沒有上市,但在行業(yè)中也處于領先位置的上海禹華、深圳經緯等公司也成立于2002年前后。 

            這絕不僅僅是巧合而已。實際上,2002年和2003年也是國產手機廠商最輝煌的兩年:2002年,國產品牌手機廠商中有七家躋身國內的前10名;2003年,國產手機的市場占有率一度超過了50%,這也給國內的手機設計行業(yè)帶來了巨大的發(fā)展空間。一位來自國內最早的手機設計公司中電賽龍的高層回憶道:"那個時候,只要有手機牌照就能賺錢。因此,大部分的手機廠商并沒有把精力放在研發(fā)上,而是直接從手機設計公司拿方案。" 

            的確,國產手機廠商在進入市場之初基本沒有手機研發(fā)基礎,推出的產品大部分是OEM/ODM的手機。隨著主流手機廠商對OEM/ODM的依賴程度大幅下降,手機設計公司的市場機會開始出現(xiàn)。 

            在2002年之前,來自韓國的手機設計公司幾乎壟斷了國內市場,當時的利潤率高得嚇人。之后,一批從跨國手機巨頭的設計部門出來的員工創(chuàng)辦的本土設計公司開始嶄露頭角。與韓國的競爭對手相比,內地設計公司的優(yōu)勢十分明顯。深圳經緯CEO李海林認為,"第一,我們更了解市場,更貼近客戶,服務速度要快很多;第二,由于都是國內企業(yè),沒有對外貿易的成本。而且,人力資源成本的降低也是很明顯的,要知道,韓國研發(fā)人員的工資是我們的5~10倍。" 

            從2002年的一窮二白開始,中國手機設計公司迅速崛起。到了2003年上半年,韓國手機設計公司開始逐漸被本土企業(yè)"擠"出了中國市場,從當初的100多家銳減至不足20家。2003、2004兩年,本土手機設計公司迎來了一段"幸福的時光",幾乎每家公司都在以幾何級數(shù)增長著。2004財年,德信的銷售收入增長了3.8倍,龍旗增長了5倍,而禹華的營收更是從2002年的不到2000萬元暴漲到2004年的近6億元,兩年增長30倍! 

            然而,這種讓人眩目的增長并沒有維持太久。2005年,國產手機全線飄紅,準備不足的本土設計公司開始有些措手不及。禹華COO陳征說:"國內的市場環(huán)境越來越惡劣,我們做出來的東西都不知道該賣給誰了。"禹華去年的增長速度已經下降到了20%,客戶流失也非常嚴重。"這主要是因為國內手機的市場份額急速下滑造成的。"陳征認為,"國內的手機雖然品牌很多,但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很保守,品牌是驅動購買的主導因素。隨著去年幾大國際品牌開始進入低價甚至超低價手機市場,國產手機的防線幾乎全線失手。" 

            由于市況不好,手機設計的價格也出現(xiàn)了暴跌。"原來我們買斷一個方案要花200萬元左右,而現(xiàn)在誰要買斷,80萬元就夠了。"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武學東說。同時,由于首信自有品牌的手機運作失敗并退出市場,首信旗下的手機設計公司也在突然之間丟掉了最重要的客戶。 

            而且,這種手機設計公司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手機廠商一次性買斷的合作模式已經出現(xiàn)了變化。目前最主要的模式是,手機廠商前期先付一部分開發(fā)費,后期再按實際的出貨量與設計公司分成。"這其實就是因為競爭越來越激烈,東西不好賣了,品牌廠商希望能夠共同分擔風險。"明基電通(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李重儀認為。新的合作模式也給了設計公司更大的壓力:如果方案不行,有可能自己前期的投入就打水漂了。 

            國際化突圍 

            "手機設計與下游的手機廠商大概有半年的遞延期。如果國內手機廠商明年下滑到谷底的話,手機設計公司的谷底則有可能出現(xiàn)在2008年。"北京水清木華研究中心電信市場研究部經理沈子信認為。 

            面對已經到來的挑戰(zhàn)和即將到來的危險,手機設計行業(yè)遭遇"拐點",處于行業(yè)第一集團的企業(yè)都在爭先恐后地轉型。海外市場成了中國手機設計公司的希望所在。 

            韓國手機設計業(yè)的改變完全可以成為中國企業(yè)的前車之鑒。2003年韓國手機設計公司80%左右的訂單來自中國市場,但隨著中國企業(yè)的興起,韓國手機設計方案的市場份額迅速下滑。韓國的手機設計公司開始通過多元化市場策略改變對中國市場嚴重依賴的局面。不僅僅是韓國,很多國外手機設計公司都將業(yè)務重心從中國向印度、非洲等新興市場轉移。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看屁屁www成人影院,亚洲人妻成人图片,亚洲精品成人午夜在线,日韩在线 欧美成人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