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pryje"><nav id="pryje"><delect id="pryje"></delect></nav></meter>
          <label id="pryje"></label>

          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無線傳感器網絡同步算法的研究與探討

          無線傳感器網絡同步算法的研究與探討

          作者: 時間:2012-05-15 來源:網絡 收藏

          假設網內任意節(jié)點i,對應其所有的鄰居節(jié)點的時隙差值為△tij,可以算出所有鄰居節(jié)點的時隙偏差值的加權平均值為εi,時隙修正量ωij。節(jié)點互過程如圖1所示,假設節(jié)點5能感知其鄰居節(jié)點(節(jié)點3、節(jié)點6、節(jié)點9)的參考時隙偏差△t53(n)、△t56和△t59(n),從而計算出自己的時隙調整量:
          ε5=ω55×0+ω53△t53(n)+ω56△t56(n)+ω59△t59(n) (7)
          式中ω55+ω53+ω56+ω59=1,然后計算出參考的時隙基準:
          t5(n+1)=t5(n)-ε5(n) (8)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160602.htm

          ,式中N為的節(jié)點數(shù)。一種可行的權值選擇方法是采用鄰居節(jié)點的算術平均法,把相鄰的節(jié)點的時隙偏差算術平均后作為時隙的修正量。對此的收斂性的仿真分析得出,隨著節(jié)點覆蓋半徑的提高,每個節(jié)點的連通度增大,的最大跳數(shù)變少,因而收斂速度提高。平均迭代38次可以達到最大時隙偏差收斂到10-5以下。

          5 總結及展望
          本文從時間的概念出發(fā),首先簡要介紹了幾種典型的時間及分析了他們的優(yōu)缺點,并對它們的時間同步算法的性能進行了綜合比較,然后還介紹了與傳統(tǒng)基于時間信息交換的時間同步算法不同的兩種新技術:螢火蟲同步技術和協(xié)作同步技術。雖然目前對于時間同步算法的已經取得了如此大的進展,但是基于網絡的不同的應用特征,還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作進一步的和發(fā)展:
          ①大規(guī)模無限傳感節(jié)點的時間同步?,F(xiàn)有的大部分時間同步算法都是在實驗室平臺,是基于幾個或小規(guī)模的單跳網絡節(jié)點的仿真和研究。而現(xiàn)實中,隨著節(jié)點的低成本、微型化,及實際中的應用,大規(guī)模的多跳的自組網的傳感器網絡的研究將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②魯棒性和容錯性的研究?,F(xiàn)有的時間同步算法基本上都是在實驗室或較簡單的室外環(huán)境下實現(xiàn)的,和實際的不可預測的、惡劣的真實環(huán)境相比,存在更多的干擾因素,因此時間同步算法在現(xiàn)實中的魯棒性和容錯性的研究也將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③可拓展性的研究。無線傳感器網絡節(jié)點的生產商很多,網絡中一般會包含大量的不同類型的移動傳感器節(jié)點,時間同步算法要相互兼容就需要很好的可拓展性,因此時間同步算法的可拓展性也值得進一步研究。
          無線傳感器網絡是與實際應用相關的,不同的應用需要不同的時間同步精度和能耗要求,因此對時間同步的需求也是多種多樣的,應該結合特定的實際應用來研究和開發(fā)時間同步算法。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看屁屁www成人影院,亚洲人妻成人图片,亚洲精品成人午夜在线,日韩在线 欧美成人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