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生產系統(tǒng)的設計與分析
3.手機流水生產線的組織設計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165320.htm
(1)流水生產線組織形式的選擇
流水生產線是一種先進的生產組織形式,它是按照產品(手機)生產的工藝順序布置排列各個工序,使產品(手機)按照一定的速度,連續(xù)地和有節(jié)奏地經過各個工序一次加工,直到生產出成品。
● 根據工藝流程分析的結果來看,手機的生產非常滿足流水生產線組織設計的要求,具有典型的流水生產線的特征:
● 每個工序的專業(yè)化程度高,每個工序只固定完成一種或少數(shù)幾種作業(yè);
● 工藝過程是封閉的,工序是按工藝順序排列的,在制品按單向運輸路線移動;
● 按照規(guī)定的節(jié)拍進行生產;
● 流水線上各工序的生產能力是平衡的、成比例的。
在建立流水生產線之前,必須做好流水生產線的組織形式的選擇,選擇正確與否,對流水生產線投產以后能否順利運行和取得良好經濟效益關系極大。
針對公司的實際情況和手機生產的一些特點,新的流水生產線應選擇以下形式:
1. 按生產對象是否移動,可分為固定流水生產線和移動流水生產線。手機的在制品再生產的過程當中是不停地在各個工序間移動的,應選用移動流水生產線;
2. 按生產品種數(shù)量的多少,可分為單一品種流水生產線和多品種流水生產線。為了使新的流水生產線適合多款手機的柔性制造,應選用多品種流水生產線;
3. 按輪換方式,可分為可變流水線和混合流水線。不同款式手機的生產加工由于原材料和加工工藝的差別不可能同時安排生產,應選用可變流水線;
4. 按生產連續(xù)程度,可分為連續(xù)流水生產線和間斷流水生產線;從前一節(jié)的工藝流程分析圖中可以看出,各工序間的加工時間是不相等的,必然造成工序間有間斷現(xiàn)象,應選用間斷流水生產線;
5. 按實現(xiàn)節(jié)奏的方式,可分為強制節(jié)拍流水生產線和自由節(jié)拍流水生產線。由于手機各工序的作業(yè)內容較為單一和分工過細,使工人操作高度專業(yè)化、簡單化、呆板化。若選擇強制節(jié)拍流水生產線,由此造成工人容易疲勞,工作興趣減退,人員流動率高和操作差錯率上升等社會心理后果。也與朗訊公司倡導自由,自覺的企業(yè)文化相悖,因此應選用自由節(jié)拍流水生產線,在工作中心之間適當增加緩沖在制品,以消除強制節(jié)拍給工人造成的心理壓力。同強制節(jié)拍流水生產線相比,這些緩沖庫存使工人在整個生產線節(jié)拍內,可以按自己的速度工作,可以有間歇,可以處理無法預料的故障。從而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滿足感,提高了生產率,大大減少了工人的流動率;
6. 按機械化程度,可分為手工、機械化和自動化3種流水生產線。手工流水生產線主要應用于裝配生產的產品,而手機的生產大部分都是裝配作業(yè),因此應選用手工流水生產線;
7. 按運輸設備種類,可分為無專用運輸設備的流水生產線、具有非機動專用運輸設備的流水生產線和機械化運輸設備的流水生產線。從工藝流程分析圖中可以看出,上道工序基本上是為下道工序提供半成品,這些半成品的體積與重量都非常小,因此可以直接用手將半成品運輸?shù)较碌拦ば?。應選用無專用運輸設備的流水生產線;
根據以上的分析,新的生產系統(tǒng)的流水生產線組織形式如圖2-2所示。
結語
具體的日產量曲線如圖3-1所示:
通過以上曲線可以知道:
1. 在最初的磨合期內,由于新的生產系統(tǒ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需要一段時期的適應過程,而且Model D是7月份剛剛投入生產的一款新型號的手機,工人需要一段時間的培訓與學習,逐漸提高操作熟練程度,生產能力沒有達到像設計的日產量。同樣的道理,Model E在8月份投產時,也是經過了幾天的磨合,逐漸提高每天的日產量。
2. 但由于所設計的生產系統(tǒng)具有非常靈活的適應性,又根據實際遇到的問題,對生產系統(tǒ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做了相應的調整,使其更加高效的運轉。日產量經過一個多星期地逐漸提高后,首先是Model A達到了設計的要求,然后Model D也達到了設計要求。
3. 新的生產系統(tǒng)不但達到了最初的設計目標,而且經過系統(tǒng)地不斷完善,工人操作逐漸熟練之后,還超額完成了任務,最高時一天的產量達到了8800部。
4. 從7/24到8/5,在Model A因為原材料的供應中斷而停產的這段時期內,Model A的生產能力迅速轉化為Model D的生產能力,只經過3天的適應后,便由日產1800部提高到2200部。
5. 從日產量曲線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日產量曲線非常的平,這表明新生產系統(tǒng)的運轉非常的穩(wěn)定,每天的產量都能夠按照生產計劃的安排完成。
通過以上的分析表明,本課題的研究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擴大了生產能力,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滿足了中國電信對手機的急切需求,也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利潤,朗訊公司與中國電信實現(xiàn)了雙贏。
本課題主要研究了如何對生產車間進行總體平面布置,如何針對不同的工藝流程選擇合適的時間組織方式。通過對手機生產過程的工序分析、工藝流程分析,完成了手機生產的工序同期化,進而完成了手機生產流水線的平面布置設計,并能在一條生產流水線上生產多種款式的手機,提高了生產系統(tǒng)的柔性、適應性、重構性。這其中還引用了作業(yè)測定和時間研究的方法,完成了工藝流程分析圖,為確定生產流水線的節(jié)拍,需要的工人人數(shù)提供了數(shù)據支持。這種生產系統(tǒng)的建立不需要太多的投資,整個生產系統(tǒng)的投資僅僅是一些簡單的工具和工作臺,特別適合與手機生產工藝的類似的同類產品的中小型生產企業(yè)的使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