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3895與PIC單片機的智能充電器方案
2)控制電路設計
控制電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前級控制器,由UCC3895及其外圍電路組成,用來生成PWM脈沖,實現(xiàn)對開關(guān)管的控制。第二部分為后級控制器,由PIC和TLV5618及其外圍電路組成,實現(xiàn)用戶設定、采樣、顯示、計時、報警、主電路通斷等充電過程的管理功能。
(1)前級控制電路
-引腳電路功能分析
如圖3,腳1和腳20是誤差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和同相輸入端,其中腳20外接Uc,Uc是后級控制器送來的輸出電壓控制信號,經(jīng)隔離后,在這里作為誤差 放大器的基準電壓。腳2為誤差放大器的輸出端,內(nèi)接PWM比較器的非反相端,外接EA與l腳。當充電開始時,充電電流較大,取樣電流與設定電流比較后接在 PWM的非反相端,從而調(diào)節(jié)PWM輸出脈沖寬度;當充電末了,充電電流較小,充電電壓變大,2腳依靠誤差放大器反饋控制調(diào)節(jié)PWM輸出脈沖寬度。

腳3為PWM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外接7腳和取樣電流電路。充電初始階段,充電電流較大,電路工作在峰值電流模式下,反饋信號主要由取樣電流提供,它與 同相端比較后,調(diào)節(jié)PWM輸出脈沖寬度。充電中后期,充電電流變小,充電電壓穩(wěn)定,電路工作在電壓模式下,該端接CT(引腳7)上的鋸齒波信號。
-工作過程原理分析
充電器電壓信號由傳感器取出,加到UCC3895的1腳。充電初期,電池兩端電壓很低,充電電流很大,電路工作在峰值電流模式下,電壓反饋對控制電路影 響比較小,這時電路主要靠電流反饋工作,采樣電流VI經(jīng)過比較后加到PWM比較器的非反相端,IA、IB經(jīng)過整流后加到PWM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由兩者 的大小調(diào)節(jié)PWM比較器輸出脈沖的寬度(如圖4)。;充電中后期,電壓變大,充電電流變小,電路工作在電壓模式下,電壓信號加到誤差放大器的反相端與設定 的基準值比較后送至PWM比較器的非反相端,7腳輸出的鋸齒波信號接在PWM比較器的反相端,由兩者的大小調(diào)節(jié)PWM比較器輸出脈沖的寬度(如圖5)。由 芯片外圍電路可以看出,它具有兩個閉環(huán)控制調(diào)整電路,其一是電壓控制閉環(huán)電路,電壓取樣信號加在誤差放大器反相端,與后級控制器送來的同相端基準電壓比 較,產(chǎn)生誤差信號,加在PWM比較器反相端。其二是電流控制閉環(huán)電路,輸出電流取樣信號與后級控制器送來的電流信號比較后加在PWM比較器非反相端,它與 反相端信號比較后產(chǎn)生控制信號,從而決定輸出脈沖的寬度。

(2)后級控制電路
-參數(shù)設定與顯示部分
如圖 6,PIC的RD0~RD5設為輸入,外接6個按鍵,分別為4個方向鍵、確定鍵、取消鍵,用于接收用戶的參數(shù)設定值,如電池標定電壓、充電電流、充電時 間,單片機將這些設定值存儲于EEPROM中。RC0~RC7設為輸出,外接顯示屏的數(shù)據(jù)端,用于顯示當前的工作狀態(tài)和用戶設定確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