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剎車輔助系統(tǒng)原理分析
近些年,有很多簡單的甚至讓人覺得可笑的交通事故頻繁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里,但是在了解大概內(nèi)容之后又很快地被我們從大腦記憶中刪除,又有多少人去分析個中緣由了呢?其實交通意外的信息并不僅僅只是供專業(yè)人員做系統(tǒng)詳細的分析和統(tǒng)計,社會中的每個人其實都是交通行為的參與者,多深入地想想這些意外的起因絕對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197003.htm隨著大量的高科技產(chǎn)品應用到了汽車制造業(yè)領域以來,汽車的各項相關指標確實是變得更先進了,隨之而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等關鍵性技術(shù)指標都大幅度提高。但是所有人要清楚地知道一點:到目前為止,大量汽車還是需要人去控制的!駕駛者的能力永遠是車輛控制的第一要素。但是目前有許多常識性的問題,卻恰恰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例如剎車。
剎車是車輛控制技術(shù)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技巧,近些年由于大量電子控制元件的普及,剎車技巧中的很多工作都由電腦參與甚至接管了。即便如此,有很多關于剎車的新常識卻是需要所有駕車人時刻銘記,因為再厲害的電子控制裝置如果沒有機會充分發(fā)揮甚至不能起作用的時候,多么高科技的一部車也會成為殺人機器。
目前絕大部分的市售轎車幾乎都配備了ABS系統(tǒng),但是你對ABS有多少了解呢?不是說這個裝置的原理,也不是說這個裝置的構(gòu)造,僅僅是這個裝置的使用。關于這一點,存在著很多認識上誤區(qū)。這些看起來很簡單的認識差別有可能就在最關鍵的時候?qū)е乱粋€很可怕的結(jié)果。下面就分別說說這些誤區(qū)在哪里,而且有多可怕。
首先,ABS怎么用?簡單說來一句話:踩制動踏板的時候能多快就多快,能多用力就多用力,直到車停下來為止,不要松開你的腳。這個剎車方法在二十年前是絕對的謬論,致命的錯誤方法。那是因為當時沒有ABS,這樣的制動會讓高速旋轉(zhuǎn)的車輪瞬間被剎車片緊緊地鎖死,停轉(zhuǎn)的車輪失去了一切動力和轉(zhuǎn)向能力,“砰”,利索地撞了上去。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出現(xiàn),于是有了“點剎”的概念,快速不斷地踩制動踏板,將剎車的力道漸漸作用在車輪上。但是這畢竟是一個比較專業(yè)的技巧,同時又是在那樣危急的情境下,所以“點剎”很難在最廣泛的駕車人中普及。ABS的出現(xiàn)解決了這個尷尬,通過電子感應裝置的機械控制脈沖,均勻且快速地將剎車力道傳遞到車輪,防止車輪的瞬間鎖死。
由此看來,ABS裝置就是為了糾正和改善以往的不良操控行為從而避免事故發(fā)生的裝置,那么要想讓這個裝置完全的發(fā)揮作用,就只有用最徹底最原始的也許是最“錯誤”的剎車方法去激活這個裝置,救你的命。就是采用上文說的辦法,直接快速地一腳踩到底,ABS就會立刻應對這種突然爆發(fā)的剎車行為,從而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在堅決踩死制動踏板的同時,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一定要一直踩住不放。當ABS對車輪作用的時候,車輪的反作用力也會傳回制動踏板,制動踏板會不斷地傳來有節(jié)奏的脈沖,讓人感覺剎車踏板在不斷地抖動,這就是所謂的“剎車回饋”。這時候如果松開了制動踏板,ABS就會感應到剎車結(jié)束,自然就停止了工作。所以在整個制動過程中就必須死死地踩住制動踏板,任憑什么抖動也不要松開。
接下來要說說對ABS的認識誤區(qū)。ABS是剎車防鎖死系統(tǒng),因此ABS僅僅是防止車輛在突發(fā)的緊急制動狀況下能讓車輪保持滾動和轉(zhuǎn)向能力。ABS絕對不會縮短剎車距離,因此在緊急制動的同時,不要奢望車輛會瞬間停下來,相反,要積極地調(diào)整車輛的方向,避讓開最危險的沖撞。ABS的功能僅僅是讓駕駛者在最后關頭有機會自救甚至避險,如果你什么都不做,ABS也幫不了你。
最后,再提示一些數(shù)據(jù)。車況良好的普通轎車在干燥路面以40km/h制動時,制動距離為10米;60km/h制動距離為13米;80km/h制動距離為20米;100km/h制動距離為40米。
知道了這些,那就抓緊時間去熟悉熟悉你的車吧,找個空曠安全的地方,去試試你的ABS,把速度提到僅僅是60km/h,然后將制動踏板狠狠地踩下去,體驗一下什么是傳說中的“剎車回饋”,記住這種脈沖抖動的感覺;然后下車去看看自己的剎車痕跡,記住這兩條長長的黑色印記,重新建立一個“制動距離”的概念。
其實汽車身上的所有電子控制裝備都是有局限性的,每個系統(tǒng)只是針對特定的狀況而發(fā)揮控制能力,車輛最終還是由駕駛者控制,不要過分地依賴這些高科技裝備,因為這些裝置不是智能的,也不是全能的。一定要記住:所有電子輔助控制裝置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危急關頭給你提供更多的自救機會和避險可能,你的生命只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