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感光電路板的制作
很多電子愛好者喜歡自己動手做一些電子制作,制作時往往會在電路板上花很多時間,大多是采用萬能板,但用萬能板只能用線來搭,不能依照自己設(shè)計的PCB走線,做出來的東西缺乏美觀,而且容易造成短路,在這樣的情況下,您就應(yīng)該考慮使用感光電路板來制作電路板,能完全依照自己設(shè)計的PCB走線,能做出最小10mil的線寬,有時還會用來檢驗PCB設(shè)計上的錯誤。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怎樣用感光板來制作電路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01601/285419.htm1、準備好你的電路圖:
第一次做不要把線畫的太細,最好就是用一點碎料板來做做,自己估計好感光時間。以下我用我以前的PCB來做實驗:
2、用你的打印機打印出來吧:
打印的圖紙一定要是你認為最漂亮的,如果用噴墨,請用貴點的薄的那種照片紙(當(dāng)然不要象照片那么厚,呵呵)我的紙就是很薄的了。打印出來后仔細觀察,有時候有斷線。沒錯,只要你眼睛觀察的出的斷線,感光板就跟你照做不誤。即使有一點問題,都要重新印過。損失一張紙比損失一個板要來的好。
有人喜歡用半透明的硫酸紙,其實不好,硫酸紙主要的打印效果不好,墨水有時候會散開來,本來1MM的線就變成1.2MM,你就麻煩了。當(dāng)然,如果你的線距是2-3MM這么寬,就沒問題。如果你有臺很貴的激光打印機。。。。那上面的就當(dāng)我沒說過!
3、感光板。很多人問我價格,其實在廣州,9元就可以買到10*15CM的板了,很夠用了,我現(xiàn)在做過的最大的板也就是10*15CM的,上面可以弄很多元件了,而且我現(xiàn)在開始用貼片了:)如果買質(zhì)量好的就13元吧。一般做感光板是單面居多,也有雙面的賣,不過做雙面的要講點技術(shù)了:)
上面寫著感光需要8分鐘,如果象我一樣用白紙覆蓋感光的話,8分鐘你就中招了,人家寫的8分鐘是對透明膠片的,我的白紙,3個8分鐘還差不多。
4、準備感光設(shè)備。這就是我的感光設(shè)備了,很普通,用高功率的日光燈就行,不過,用日光燈請選擇祖國品牌:佛山照明。如果你資金充足,可以多買幾個,并排照,這樣成功率會比較高。如果你象我這么窮,只能買一個佛山照明,那感光過程中就要定時把燈移動一下,保證感光均勻。
做感光板還有有玻璃,用來壓著板和打印紙,玻璃我是從街上撿回來的,也可以買。買最厚的,越厚越好用。因為厚就重,壓的就緊,也防止不小心碰了玻璃引起的移位??傊?,要重的。注意,不要用磨沙玻璃。
5、打 底
什么叫打底,先把你的PCB紙反面用透明膠貼好,把感光板的保護層去掉,再把PCB紙反面覆蓋著感光板的感光面,用透明膠粘好,這一步最好不要在強光下干,不過你也不用過急,生怕感光板是見光死的東西,其實,感光層笨的很呢:)
這一步?jīng)]有照片,呵呵,都說操作要快,難道還打閃光燈照相啊?你賠我板子啊~~~~
6、感光開始。
哇。。佛山照明就是牛,國貨萬歲~~~~~注意如果你的燈太小——象我的,最好勤點移動燈泡,讓其感光均勻。移動中不要碰動玻璃哦:)大約20分鐘就可以了,不怕感光過久,就怕過短罷了。
7、準備顯影粉,這個東西1元錢,開400ML的水,用于顯影,當(dāng)感光板感光后,放在水中泡個1分鐘,線條就出來了。
有人問我400ML水是多少,其實我也不知道,直到我發(fā)現(xiàn)了這個。
注意為了節(jié)省,我一次就開了一包粉了,不過裝起來,用的時候倒一點,用過的顯影水千萬不要再用,即使是幾個小時以前用過的。
8、顯影設(shè)備。。。月餅盒一個。。快到中秋了,別問我那里找容器。顯影過程中最好也不要在強光下進行。以前有個同學(xué)打開他的佛山照明來觀察這個偉大的顯影過程。
9、顯影過程是最激動人心的了,顯影成功,基本就代表成功。顯影時不要太心急,如果有些線條沒有完全露出,或者說銅的部分沒有完全露出,請等多會。經(jīng)驗告訴我:只要不是感光過度,你的板子在顯影水中泡半個小時是不會出問題的(雖然正確做法是泡1-2分鐘)顯影后的板,明顯地看到:該露的都露了,不該露的都沒露。
10、 之后,當(dāng)然是腐蝕了啦,一般不用說到用高溫腐蝕這么嚴重的,我的不就是一個小桶子而已?注意,把板子朝下位于液面處,腐蝕速度最快(看圖吧),這句話總有人不信,老是把他沉底,呵呵,這是你的事了。還有,在腐蝕水中放5-6個鐵釘,這樣會加快速度,是超級加快。不信?也算了。
如果象我這樣腐蝕,整個過程不用人為干預(yù)的,記著:液面,鐵釘。10分鐘后來看吧,呵呵,完全搞定。
腐蝕就等你該等的時間,其余時間不要動板子,更不要用任何鑷子去動它,竹的都不行。因為感光層泡過腐蝕水會特別脆弱,你碰一下都會小一點。我以前就中招了,斷了幾跟線,都是鑷子刮斷感光層,然后被腐蝕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