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樂視要做酷派第一大股東?意義何在?
日前,樂視以10.47億港元再次購買酷派11%的股份,加之去年樂視以21.8億元入股酷派占比18%的股份,樂視目前共計持有酷派28.90%的股份,成為酷派第一大股東。對此業(yè)內評論不一,那么為何樂視要成為酷派第一大股東?意義何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01606/292895.htm眾所周知,樂視去年成酷派第一大股東后,原本希望可以利用酷派的產研供、專利、銷售、售后等提升樂視手機的競爭力,事實證明這種方式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體現在去年樂視超級手機的銷量僅為400萬部,盡管營收達到了60.89億元(含樂視電視),但卻付出了81.86億元的成本,也就是樂視手機即便是在利用酷派手機的相關資源后,無論是銷量還是盈利能力均未能受到任何正面的影響和拉動。
反觀酷派也是如此。21.8億元出售股份的注資并非讓酷派的業(yè)績有所改觀。據酷派2015年財報顯示,其營收146.68億港元,較2014年的249億港元下滑41.1%;純利為22.77億港元,雖然同比暴增342.8%,但主要是因為酷派出售一家附屬公司若干權益產生26.4億港元盈利所致。這意味著酷派核心的手機業(yè)務截至到去年,規(guī)模在極度萎縮(營收同比大降41.1%)的同時,實際上也在虧損。
由此可見,雖然去年樂視已經是酷派的第二大股東,但并沒有因此對二者任何一方的手機業(yè)務產生實質性的正面影響。那么我們不禁質疑的是問題出在了哪里?是否因為樂視僅是酷派的第二大股東,雙方在產品、市場等策略上存在重大分歧,導致樂視今天必須出手掌握酷派第一大的股東的位置,才能將自己的產品和市場策略予以實施?
首先我們先看看樂視移動業(yè)務中手機業(yè)務的目標。據樂視方面透露,今年其手機要完成銷售2000萬部的目標,而要完成這一目標,至少要具備3000萬部的產能能力。但從樂視高層近期向媒體披露的消息稱樂視目前的能力,3000萬部的產能能力根本無法實現,這就意味著2000萬部的實際銷售目標將難以完成。
反觀手機產業(yè)中的對手,據半導體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近日公布的全球智能手機12強榜單對于2016年手機廠商出貨量的預測,進入榜單的中國廠商中的華為、OPPO、小米、vivo、中興、聯想、TCL、魅族的出貨量將分別達到1.35億、7700萬、7500萬、6000萬、5600萬、5500萬、4400萬、2600萬部,而按照這份預測再結合樂視手機今年2000萬部的目標看,樂視手機的位置遠遠沒有其在業(yè)內和市場的曝光度那么耀眼,甚至可以說其依然處在邊緣化的狀態(tài)。這對于主張硬件免費和生態(tài)化反的樂視,無論是在真實的市場還是虛擬的資本層面都絕非利好。
所以對于樂視來說,保證今年制定的2000萬部基本目標的實現是當務之急。但對于酷派來說,鑒于去年以手機為核心業(yè)務的下滑,尤其是缺少具備個性化和獨特品牌定位高端手機的推出,注定其今年也惟有在銷量上“做文章”,畢竟酷派也要向投資人,尤其是第一大股東有所交待。
此時,樂視之前在酷派第二大股東的位置就顯得尤為尷尬。即不可能真正左右酷派核心業(yè)務的發(fā)展,例如產能的調配(借助酷派的產能來完成自己預定的2000萬部手機銷售的目標);其次是不能真正體現出酷派對于樂視手機業(yè)務的強關聯性(從市場和資本層面)。而此番再次注資成為酷派第一大股東之后,上述兩個層面的問題均得到了化解。
實際上,就在樂視再次入股成為酷派第一大股東之后,就已經有文章稱,今年樂視手機的銷量(樂視+酷派)將在5000萬-6000萬,2017年銷售量有望突破1億,好像樂視手機成為酷派第一大股東的同時也一躍跨入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陣營,事實真的會如此簡單嗎?
實際上一個手機品牌的銷量,確切地說一家手機企業(yè)給出自己的銷量預期,除了自身的產能能力外,其所處的市場大環(huán)境、產品本身對于市場和用戶的吸引力等諸多因素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樂視今年2000萬部的預計出貨量恐怕也是據此得出的,只不過與對手相比,樂視在產能上也存在著軟肋而已。
但從今年4.14樂視硬件免費日被對手稱為“清庫存”和隨后曝出的樂視以半價向內部員工兜售自家手機等看,樂視手機的軟肋并非僅僅是產能的問題,而可能更在于其產品本身除了“免費”的噱頭外,與對手相比缺乏鮮明的品牌定位和差異化的體驗。
再看樂視成為其第一大股東的酷派,除了去年業(yè)績的大幅下滑外,今年的形勢也不容樂觀。我們按照前面IC Insights近日公布的全球智能手機12強排名最后的印度Micromax今年預計出貨量為2500萬部,而酷派并未進入12強作為標準推算,酷派今年手機的出貨量不會高于2500萬部,加之酷派此前對媒體宣稱其今年手機海外市場銷量要實現1000萬部,酷派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不會超過1500萬部,而這個規(guī)模在中國市場中不僅意味著被邊緣化,甚至不及樂視手機的規(guī)模,而這極可能是樂視寧愿成為酷派的第一大股東但又不愿意全盤并購酷派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認為,酷派本身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其實已經沒有什么價值,但樂視為了今年自己出貨2000萬部的目標和保持資本市場對其“硬件免費”的生態(tài)化反模式的信心,如果不加持酷派的股份成為第一股東的話(具備借助酷派的部分產能等資源的真正權限)不僅難以完成上述既定的目標,其之前投入的21.8億元入股酷派占比18%的股份也可能會“打水漂”。
從這個意義上看,樂視此番再次注資加持酷派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無奈的“救火”成分居多,而非有些業(yè)內評論所言,通過成為酷派的最大股東,無論是樂視還是酷派自己的手機業(yè)務都會大幅增長,是基于未來雙方的利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