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單片機---定時器 計數器
一、MCS-51單片機的定時器/計數器概念
單片機中,脈沖計數與時間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每輸入一個脈沖,計數器的值就會自動累加1,而花費的時間恰好是1微秒;只要相鄰兩個計數脈沖之間的時間間隔相等,則計數值就代表了時間的流逝;
因此,單片機中的定時器和計數器其實是同一個物理的電子元件,只不過計數器記錄的是單片機外部發(fā)生的事情(接受的是外部脈沖),而定時器則是由單片機自身提供的一個非常穩(wěn)定的計數器,這個穩(wěn)定的計數器就是單片機上連接的晶振部件;MCS-51單片機的晶振經過12分頻之后提供給單片機的只有1MHZ的穩(wěn)定脈沖;晶振的頻率是非常準確的,所以單片機的計數脈沖之間的時間間隔也是非常準確的,這個準確的時間間隔是1微秒;
MCS-51單片機外接的是12MHZ的晶振(實際上是11.0592MHZ),所以,MCS-51單片機內部的工作頻率(時鐘脈沖頻率)是12MHZ/12=1MHZ=1000000次/秒=1000000條指令/秒=1000000次/1000000微秒=1次/微秒=1條指令/微秒;也就是說,晶振振蕩一次,就會給單片機提供一個時鐘脈沖,花費的時間是1微秒,此時,CPU會執(zhí)行一條指令,經歷一個機器周期;即:1個時鐘脈沖=1個機器周期=1微秒=1條指令;
注:個人PC機上的CPU主頻是晶振經過倍頻之后的頻率,這一點恰好與MCS-51單片機的相反,MCS-51單片機的主頻是晶振經過分頻之后的頻率;
總之:MCS-51單片機中的時間概念就是通過計數脈沖的個數來測量出來的;1個脈沖=1微秒=1條指令=1個機器周期;
MCS-51單片機定時器/計數器的簡單結構圖:
![](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61101/316838_1_0.jpg)
8051系列單片機有兩個定時器:T0和T1,分別稱為定時器和定時器T1,這兩個定時器都是16位的定時器/計數器;8052系列單片機增加了第三個定時器/計數器T2;它們都有定時或事件計數功能,常用于時間控制、延時、對外部時間計數和檢測等場合;
二、定時器/計數器的結構
8051單片機的兩個定時器T0和T1分別都由兩個特殊功能寄存器組成;T0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H0和TL0構成,而T1則是由TH1和TL1構成;
作為定時器使用時,定時器計數8051單片機片內振蕩器輸出經過12分頻后的脈沖個數,即:每個機器周期使定時器T0/T1的寄存器值自動累加1,直到溢出,溢出后繼續(xù)從0開始循環(huán)計數;所以,定時器的分辨率是時鐘振蕩頻率的1/12;
作為計數器使用時,通過引腳T0(P3.4)或T1(P3.5)對外部脈沖信號進行計數,當輸入的外部脈沖信號發(fā)生從1到0的負跳變時,計數器的值就自動加1;計數器的最高頻率一般是時鐘振蕩頻率的1/24;
由此可知,不論是定時器還是計數器工作方式,定時器T0和T1均不占用CPU的時間,除非定時器/計數器T0和T1溢出,才可能引起CPU中斷,轉而去執(zhí)行中斷處理程序;所以說,定時器/計數器是單片機中效率高而工作靈活的部件;
三、定時器/計數器的工作模式
除了可選擇定時器和計數器的這兩種工作方式外,每個定時器/計數器都有4種工作模式;
在模式0、1和2時,T0和T1的工作模式相同;在模式3時,兩個定時器/計數器的工作模式不同;
工作模式0:
由TL0的低5位和TH0的全部8位共同構成一個13位的定時器/計數器;定時器/計數器啟動后,定時或計數脈沖個數加到TL0上,從預先設置的初值(時間常數)開始累加,不斷遞增1;當 TL0計滿后,向TH0進位,直到13位寄存器計滿溢出;溢出時,定時器/計數器硬件會自動地把13位的寄存器值清0,中斷標記TF0置1;如果需要進一步定時/計數,需要使用相關指令重置時間常數,并把定時器/計數器的中斷標記TF0置0;工作模式0的結構如下圖:
![](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61101/316838_1_1.jpg)
模式1與模式0幾乎完全相同,唯一的區(qū)別就是,模式1中的寄存器TH0和TL0共同構成的是一個16位定時器/計數器來參與操作,因此比模式0中的定時/計數范圍更大;工作模式1的結構如下圖:
![](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61101/316838_1_2.jpg)
這種模式又稱為自動再裝入預置數模式;當定時器/計數器的寄存器TH0/TL0的值溢出時,定時器/計數器硬件設備會自動把寄存器TH0/TL0的值清0,以重新開始操作;但是有時候,我們的定時/計數操作是需要多次重復定時/計數的,如果溢出時不做任何處理,那么,在第二輪定時/計數時就是從0開始定時/計數了,而這并不是我們想要的;所以,要保證每次溢出之后,在重新開始定時/計數的操作是我們想要的,那就要把預置數(時間常數)重新裝入某個地方;而重新裝入預置數的操作是硬件設備自動完成的,不需要人工干預所以,這種工作模式就叫自動再裝入預置數方式;既然需要重新裝入預置數,那么預置數就必須要存放在某個地方,才能保證重裝操作成功;在工作模式2中,把自動重裝入的預置數存放在定時器/計數器的寄存器的高8位中,也就是存放在TH0中,而只留下TL0參與定時/計數操作;顯然,定時/計數的方位小了很多;
注:這個工作模式常用于波特率發(fā)生器(串口通訊),T1工作在串口模式2;用于這種方式時,定時器就是為了提供一個時間基準;計數溢出之后,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只做一件事就可以,就是重新裝入預置數,再開始重新計數,而且中間不需要任何延時;工作模式2的結構如下圖:
![](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61101/316838_1_3.jpg)
由于定時器/計數器T1沒有工作模式3,如果把定時器/計數器T0設置為工作模式3,那么TL0和TH0將被分割成兩個相互獨立的8位定時器/計數器;工作模式3的結構如下圖:
![](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61101/316838_1_4.jpg)
工作方式0:13位定時器/計數器工作模式,最多可計數2的13次方次,即:8192次,[0,8191];
工作方式1:16位定時器/計數器工作模式,最多可計數2的16次方次,即:65536次,[0,65535];
工作方式2:8位定時器/計數器工作模式,最多可計數2的8次方次,即:256次,[0,255];
工作方式3:8位定時器/計數器工作模式,最多可計數2的8次方次,即:256次,[0,255];
預置數的計算公式:預置數=最大值-需要計數的次數;
五、定時器/計數器的控制寄存器
8051單片機設計了兩個8位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來控制定時器/計數器的工作狀態(tài);這兩個特殊功能寄存器分別是TMOD和TCON;它倆都在特殊功能寄存器區(qū);
1、工作模式控制寄存器TMOD(89h):
![](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61101/316838_1_5.jpg)
2、工作狀態(tài)控制寄存器TCON(88H):
![](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61101/316838_1_6.jpg)
六、定時器/計數器的初始化
1、設置定時器/計數器的工作模式TMOD(常用的是模式1:TMOD=0x01);
2、裝入預置數到THx和TLx中(THx=TLx=MAX(8192/65536/256)-計數次數);
3、如果工作在中斷方式,則需要開定時器/計數器的中斷TCON中的標志位:TF0/TF1=0/1;
4、啟動定時器/計數器:TR0/TR1=1;
注:由于8051單片機的定時器/計數器使用的時鐘脈沖是外部晶振(12MHZ)經過12分頻(12MHZ/12=1MHZ)之后的頻率,所以,一個時鐘脈沖就是1微秒;所以,8192個脈沖=8192微秒=8.192毫秒; 65536個脈沖=65536微秒=65.536毫秒; 256個脈沖=256微秒=0.256毫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