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小白學步系列二十 IO口原理
IO口等效模型是本人獨創(chuàng)的方法,通過此模型,能有效的降低對IO口內(nèi)部結構理解的難度。并且經(jīng)查閱資料確認,這種模型和實際工作原理基本一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01611/317593.htm==========================================
前面說了很多東西,不少人或許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想要實際操作單片機了。IO口作為單片機與外界通信最主要的手段,是單片機學習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個知識。前面我們編程實現(xiàn)了IO口點亮LED的實驗,本篇繼續(xù)對IO口相關知識進行介紹。
為了更好的學習IO口操作,有必要了解一下IO口的內(nèi)部結構和相關概念。這些知識對于后續(xù)的學習很有幫助,重點是理解,完全不需要刻意去記。不記得就回來再看看就行了,用得多了自然就記住了。
官方資料(最權威準確)
我們說過,要了解一個芯片,最準確有效的方法,是查看官方給出的芯片手冊等資料。但是初學單片機,直接看芯片手冊資料恐怕很難弄明白,尤其是看到一堆英文、陌生的電路、名詞術語,如果是我,一定也會抓狂的。但是這里我還是給出一張從Atmel官方的《Atmel 8051 Microcontrollers Hardware Manual》中截取的圖片。
給出這張圖片并不是為了打擊大家學習熱情,而是希望大家能明白,我們所見過的各種單片機資料到底是怎么來的,到底是否準確,這一切都可以通過官方資料弄清楚,對于大家以后深入學習一些東西有一定的幫助。
第二功能簡介
上圖正是官方給出的權威的51單片機IO口結構圖??梢钥闯?,單片機的四組IO口內(nèi)部結構各不相同,原因是有些IO口有第二功能,入門篇里面提到過。
還記得這張管腳圖嗎?括號中標注的就是IO口的第二功能名稱。除了P1以外,每個接口都有第二功能。介紹單片機系統(tǒng)模塊時,我提到51單片機有預留擴展存儲器的接口,正是圖中的P0和P1的第二功能(同時還要用到29、30等管腳)。因為用的不多,涉及知識也比較深入,就不做具體研究了。順便一提,其實這里我們看到的AD0~AD7,就是用于并行口的。而P3口的第二功能,就包括串口等,后面學到了還會具體介紹。
IO口等效電路
由于深入理解IO口的原理涉及到很多電路甚至微機原理相關知識,這里只做簡化介紹,能滿足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的需要。作為普通IO口使用時,四個IO口的工作原理基本一致。
下面的圖是從前面圖中的P1電路中裁剪出來的,也是我們需要理解的關鍵。
右邊的P1.X表示P1的一個IO口,如P1.0;電阻右邊寫的英文是內(nèi)部上拉電阻的意思,之所以叫上拉電阻,是因為電阻的一端接在VCC上。下面的三角形表示接地,相當于GND。除此之外,最關鍵的一個器件是下面這個。
這個器件的本質(zhì)是晶體管,起到電子開關的作用(如果想深入了解,可以學習模擬電路相關的知識,或者等到原理篇中介紹)。上面的電路可以大致等效成下圖。注意,這樣的結構只是一個IO口,整個單片機中有32個這種結構。
圖中的R為阻值10k的上拉電阻,S是由前面的晶體管等效的電子開關。藍色框中的部分在單片機內(nèi)部。
S的開關狀態(tài)由CPU控制。當用程序設置P1.0管腳為低電平時,電子開關S閉合。實際上電子開關S閉合時,兩端還有很小的電阻。根據(jù)分壓原理,P1.0上會有一個很低的電壓,近似0V,已經(jīng)可以視為低電平了。當設置管腳為高電平時S斷開,P1.0通過10k上拉電阻接到VCC上。如果用電壓表測量,因為電壓表內(nèi)阻很大,所以可以得出其電壓值為高電平。
IO口的輸出:點亮LED
前面介紹了點亮第一個LED的程序和電路。程序如下:
#include
sbit LED = P1^0;
void main()
{
LED = 0;
while(1);
}
電路關鍵部分如下,VCC通過1k電阻連接到LED正極,LED負極接到P1.0口:
在單片機執(zhí)行LED=0的時候,電子開關S就由CPU控制而閉合,P1.0上輸出低電平。電流通過1k電阻和LED流入P1.0,再經(jīng)過S流入GND,LED兩端有合適的電壓于是點亮。結合單片機內(nèi)部IO口等效電路,整個電路如下圖
灌電流與拉電流
在上面的例子中,P1.0輸出低電平點亮LED。能不能反過來,P1.0輸出高電平點亮LED呢?我們可以考慮電路連接成下面這樣,并在程序中編寫LED=1。
當執(zhí)行LED=1時,S斷開。電流通過10k上拉電阻R從P1.0流出,并進入LED。由于上拉電阻的阻值太大,電流太小,導致LED不亮,或者亮度很微弱。所以通常不采用這種方法。
這兩種方法,前者電流從外部流入單片機內(nèi)部,我們稱之為灌電流接法;后者電流方向相反,稱為拉電流接法。對比可以看出,對于51單片機,灌電流接法電流較大,拉電流接法由于受到上拉電阻限制,電流較小。
在實際當中灌電流的最大電流也是有限的,因為電子開關S中能通過的電流有限。根據(jù)STC官方的芯片手冊,對于STC單片機,建議單個IO口灌電流建議不超過20mA,所有IO口灌電流之和不超過55mA,否則容易燒壞IO口。而拉電流大小只有230uA左右。
上拉電阻/下拉電阻/高阻態(tài)
拉電流是從上拉電阻流出來的,能否提高拉電流大小呢?答案是可以。我們只需要在單片機外部再添加一個上拉電阻,就可以增大拉電流,并且能成功點亮LED,如下圖所示。
圖中的電路,相當于R和R0并聯(lián)了,整個上拉電阻的阻值減小了。但是這樣做有個缺陷。在這個電路中,當單片機輸出低電平時,S閉合,此時電流從VCC通過上拉電阻和S流入GND。此時雖然LED熄滅了,但是卻有較大電流通過上拉電阻而浪費掉。所以上拉電阻過大,會導致驅(qū)動力不足,而上拉電阻過小,又會在輸出低電平時浪費電能。
上拉電阻的作用是什么呢?對電路了解多一點的人很快能發(fā)現(xiàn),如果沒有上拉電阻,IO口就無法輸出高電平,也就是下圖這樣的。開關閉合時能輸出低電平,但是開關斷開時,P1.0就懸空了,什么也沒連接。這時IO口的電壓就是不確定的了,這種狀態(tài)無法判斷它是低電平還是高電平,叫做高阻態(tài)。很巧的是,單片機的P0口確實就沒有上拉電阻,而其他三組IO口都有上拉電阻。所以當P0輸出高電平,并且沒有外接上拉電阻時,就是高阻態(tài),不能正常輸出高電平。后面我會通過具體例子來讓大家感受一下高阻態(tài)。
注:雖然P1.0似乎是同時連接到CPU的IO輸入端了,即圖中寫著“輸入”的綠色箭頭,但是這部分電路只有在讀取管腳輸入的時候才會導通,并且是單向的。
上拉電阻的存在,將原本的高阻態(tài)轉變成了高電平,也因此得名。和上拉電阻相對應的,還有下拉電阻,區(qū)別在于下拉電阻另一端不是連接VCC而是接到GND。
IO口的輸入
IO口之所以叫IO口(IO=Input/Output),意味著它既可以輸出又可以輸入。前面講的都是IO口的輸出,下面講IO口的輸入。IO口的輸出我們通過LED來介紹,而IO口的輸入我們則通過開關來說明。在很多單片機中,IO的輸入和輸出需要通過電路切換,而對于51單片機來說,輸入和輸出使用的是同一套電路,也就是上面我們分析的電路。
圖中的S0是一個單刀雙擲開關,往上切換可以將P1.0接到VCC,往下切換可以接到GND。讀取時CPU會通過特定電路獲取圖中橙色導線上的電平。我們想要實現(xiàn)的效果是,讓CPU讀取P1.0端口的電平,從而獲得開關S0的狀態(tài)。
當S斷開時,CPU通過獲取P1.0上的電平可以知道外部開關S0的狀態(tài),從而執(zhí)行相應的操作。
而S閉合時,S0往下切換,P1.0確實是低電平。而S保持閉合且S0往上切換時,VCC通過S0和S直接接到GND就短路了。此時電子開關S通過大量電流,可能會燒壞單片機。于是我們添加了電阻R0。S仍然保持閉合,S0往上切換。此時P1.0仍然是低電平,于是CPU無法判斷外部開關S0的狀態(tài),如下圖。
總結起來就是在讀取IO口電平時,應先設置輸出高電平(即斷開S),再讀取數(shù)據(jù)。這個規(guī)則適用于所有IO口。
類似的,還可以讀取單刀單擲開關(或按鍵開關)的狀態(tài),讀取前先設置輸出高電平,電路圖如下。
上面這種電路需要依賴上拉電阻才能工作。P0口由于沒有上拉電阻,需要在外部添加一個上拉電阻(因為如果沒有上拉電阻,并且S和S0都斷開時,IO口變成高阻態(tài),讀取的電平結果不確定,于是無法正確判斷S0的開關狀態(tài))。
雙向IO口/準雙向IO口
標準雙向IO口的特點有兩條:
1、在輸出模式下,可以輸出高低電平;
2、在輸入模式下,如果沒有接外部電路,應呈現(xiàn)高阻態(tài)。
對于51單片機的P1、P2、P3口,由于有內(nèi)部上拉電阻,輸入模式下不可能出現(xiàn)高阻態(tài),所以稱之為準雙向IO口。而P0口作為IO口工作時,如果不加上拉電阻就無法輸出高電平;而加了上拉電阻,輸入時又不會出現(xiàn)高阻態(tài),所以也是準雙向IO口。
備注1:51單片機的P0口如果工作在第二功能狀態(tài)下,則是雙向IO口。初學時具體原理不需要研究的很透徹,下面一段對此進行分析,僅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對照官方的完整IO口結構圖,P0口內(nèi)部有上下兩個晶體管。當P0口工作在IO口模式下,上面那個晶體管斷開,可以直接忽略,前面的等效電路就沒有考慮上面那個晶體管。而當P0口工作在第二功能狀態(tài)下,兩個晶體管都可以工作。如果上面的晶體管斷開,下面的導通,就輸出低電平;反之上面的導通下面的斷開,就輸出高電平并且不需要上拉電阻;如果兩個晶體管都斷開,則可以作為輸入,并且在沒有外界電路時呈現(xiàn)高阻態(tài)。所以是雙向IO口。
備注2:關于雙向IO口和準雙向IO口的概念存在一定爭議,這里的介紹綜合了網(wǎng)上多方面的觀點,被多數(shù)人所接受。
線與邏輯
如果把兩個單片機IO口連接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呢?下面就是我們的電路圖。
當設置兩個IO口都輸出低電平,即S和S1都閉合時,總體是低電平;而當設置其中一個IO口輸出低電平另一個輸出高電平時,即S或S1閉合,此時兩個IO口上都會呈現(xiàn)低電平。只有當P1.0、P1.1都輸出高電平,即S和S1都斷開時,才會呈現(xiàn)高電平。
可以簡單表述成:兩個IO口連接在一起,僅當P1.0與P1.1都設置輸出高電平時,兩者接線上才會呈現(xiàn)高電平。這就是所謂的線與邏輯。不僅是兩個,如果是很多的這樣的IO口連在一起,只有所有IO都設置輸出高電平,接線上才會呈現(xiàn)高電平。線與邏輯會在后面的矩陣鍵盤中使用到。
總結
最后總結起來,主要就是下面幾點。內(nèi)容有點多,但是實際上常用的只有其中的幾點。再次強調(diào),不需要刻意去記,明白了原理,用多了自然就記住了。
1、灌電流比拉電流能通過更大的電流;點亮LED一般用灌電流方式
2、上拉電阻越小,拉電流輸出能力越大,但輸出低電平時越費電
3、讀取IO口前,要先設置輸出高電平
4、P0作為輸出,需外接上拉電阻
5、按鍵開關作為輸入時,接在IO口和GND之間,另外需要上拉電阻
6、51單片機的四個IO口在普通IO狀態(tài)下都是準雙向口
7、51單片機IO口遵從線與邏輯
=======================================================
《單片機小白學步》系列教程(原名《單片機入門指南》)介紹
本系列教程從最基本的入門知識開始,逐步深入介紹單片機系統(tǒng)設計,內(nèi)容包括:
1、入門篇:單片機等基本概念、各種電子設計基本知識
2、思想篇:單片機/計算機系統(tǒng)設計的工程思想
3、學習篇:單片機學習過程、方法和技巧,以51單片機為例介紹,并推廣到其他單片機
4、應用篇:遵循規(guī)范的工程方法,設計單片機系統(tǒng)實例(計劃設計的系統(tǒng)有:計算器、電子表、密碼鎖、簡易手機,具體看有沒有時間再確定)
5、原理篇:從模擬電路、數(shù)字電路開始,逐步深入介紹單片機/計算機系統(tǒng)原理,并自行設計簡易的CPU(由于個人水平有限,這部分沒有把握寫好,具體內(nèi)容視情況而定)
教程特點
包含了各種基本知識,尤其是對單片機基本概念的介紹、為什么要用單片機等,在很多同類書籍教程中都被忽略了。同時也包含了一些深入的知識,包括原理篇考慮對單片機的基本原理進行介紹,有助于深入理解單片機。
本系列教程以51單片機為例進行介紹。通過51介紹完單片機的基本知識,我會再把430進行簡要介紹,尤其是對比兩者之間的優(yōu)缺點,讓大家很快感受到430的巨大優(yōu)勢,而學習51正好為快速了解430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系列教程中,介紹單片機各種模塊編程知識的主要是學習篇,而學習篇只是整個教程的一部分。在學習篇中我會貫穿各種方法技巧,如何理解一些模塊功能,怎么看時序圖,嚴格遵守工程思想進行編程,程序發(fā)生了錯誤怎么調(diào)試等等。而在思想篇中會總體介紹很多重要的思想,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準備工作。
單片機學習過程中,涉及大量的知識,而且很多知識之間相互依賴,關聯(lián)很強。
本系列教程對知識的先后順序進行比較明確的規(guī)劃,盡最大可能符合人的認知過程。但是實際規(guī)劃時發(fā)現(xiàn),無論怎么調(diào)整知識的順序,總有一些知識之間相互依賴,關系復雜。例如開始講IO口的時候肯定會提到寄存器,而寄存器這個詞的理解,需要深厚的背景知識。但是這些背景知識在沒有進行實踐的時候也很難理解。
初學者常常就會在這樣的地方感覺疑惑不解,不知所措。而每次遇到類似這樣的知識,我會向初學者指出,應該如何對待。這個知識是應該自己去學習補充,還是等到學完原理篇再做理解,而現(xiàn)在又應該怎么去看待這個名詞。
另外,在整個教程的學習前,需要掌握一定的C語言等基礎知識,具體可參考教程第〇篇《序》中的相關說明
http://www.hainter.com/mcu-primer-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