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與Linux些許問題》第三章:Linux如何從用戶態(tài)進入內核態(tài)
一、Linux從用戶態(tài)切換到內核態(tài)的方法有哪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01611/317768.htm大體分為兩種;主動式和被動式。
1.被動式:就是Linux在用戶態(tài)(ARM在用戶模式)工作,沒有主動發(fā)起請求、而被動地進入內核態(tài);包括硬件中斷和程序異常。
2.主動式:就是Linux在用戶態(tài)(ARM在用戶模式)工作,通過發(fā)起用戶態(tài)程序發(fā)起命令請求、ARM響應進入特權模式進而Linux切入內核態(tài);就是系統(tǒng)調用。
二、分析上述兩種切換的原理
1.被動式原理:當硬件中斷過來時,通過硬件直接給CPSR置位、ARM進入IRQ模式、Linux系統(tǒng)進入內核態(tài);或者用戶態(tài)代碼出現異常、硬件也自動完成上述工作。
2.主動式原理:即軟中斷,Linux內核給用戶空間開放了一個可以直接操作硬件寄存器進而引發(fā)中斷的機制——系統(tǒng)調用。當用戶態(tài)調用系統(tǒng)調用函數時,相應的硬件被置位引發(fā)中斷、導致ARM工作模式的切換(進入IRQ模式),進而Linux進入內核態(tài)。
三、系統(tǒng)調用原理
例如,在用戶空間libc庫中有對系統(tǒng)調用getuid()函數的定義和實現:
- #include
- intgetuid(void){
- long__res;
- __asm__volatile("SWI")//x86上是int$0x80
- :"=a"(__res)
- :""(_NR_getuid);
- __syscall_return(int,__res);
- }
頭文件 kernel/arch/arm/include/asm/unistd.h
- #define__NR_getuid(__NR_SYSCALL_BASE+24)
Linux用來實現系統(tǒng)調用異常的實際指令是SWI(x86上int $0x80),這一指令使用中斷/異常向量號128將控制權移給內核。
SWI指令其實會讓ARM從用戶模式進入管理模式,即Linux操作系統(tǒng)從用戶態(tài)進入內核態(tài);此時,保存CPSR至SPSR、保存R15-PC至R14-LR,強制CPSR致ARM進入管理模式、強制R15-PC(程序計數器)從0x0000 0008處取指令、即內核系統(tǒng)調用處理函數vector_SWI()。見:《ARM與Linux些許問題》第一章:ARM工作模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