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jié):兩個變量的數據交換。
為了加深理解賦值語句的一個重要特性“覆蓋性”,本節(jié)利用賦值語句“=”做一個實驗。要求把變量a與b的兩個數據進行交換,假設a原來的數據是1,b原來的數據是5,交換數據后,a的數據應該變?yōu)?,b的數據應該變?yōu)?。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01611/319822.htm很多初學者剛看到這么簡單的題目,會想當然的根據我們日常生活的思路,你把你的東西給我,我把我的東西給你,就兩個步驟,so easy!請直接復制第十節(jié)的模板程序,僅修改main函數后,main函數源代碼如下:
void main() //主程序
{
/*---C語言學習區(qū)域的開始---------------------------------------------------------------------------*/
unsigned char a=1; //定義一個變量a,并且分配了一個字節(jié)的RAM空間,里面保存的數據被初始化成1.
unsigned char b=5; //定義一個變量b,并且分配了一個字節(jié)的RAM空間,里面保存的數據被初始化成5.
b=a; //第一步:為了交換,先把a的數賦值給b。
a=b; //第二步:為了交換,再把b的數賦值給a。
GuiWdData0=a; //把變量a這個數值放到窗口變量0里面顯示
GuiWdData1=b; //把變量b這個數值放到窗口變量1里面顯示
/*---C語言學習區(qū)域的結束---------------------------------------------------------------------------*/
while(1)
{
initial();
key_service();
display_service();
}
}
復制代碼
上堅鴻51學習板觀察程序執(zhí)行的結果:
變量a的數值是1。
變量b的數值是1。
上述實驗結果并沒有達到交換數據的目的,為什么?因為賦值語句有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覆蓋性。分析如下:
b=a; //第一步
分析點評:執(zhí)行第一步后,此時雖然b得到了a的數據1,但是b原來自己的數據5已經被覆蓋丟失了!
a=b; //第二步
分析點評:由于b的數據在執(zhí)行第一步后變成了1,執(zhí)行第二步后,此時相當于把1賦值給a,并沒有5!所以a和b的數據都是1,不能達到交換后“a為5,b為1”的目的。
上述交換數據的程序宣告失敗!怎么辦?既然賦值語句具有覆蓋性,那么兩變量想交換數據,就必須借助第三方寄存,此時只需要多定義一個第三方變量t。main函數源代碼如下:
void main() //主程序
{
/*---C語言學習區(qū)域的開始---------------------------------------------------------------------------*/
unsigned char a=1; //定義一個變量a,并且分配了一個字節(jié)的RAM空間,里面保存的數據被初始化成1.
unsigned char b=5; //定義一個變量b,并且分配了一個字節(jié)的RAM空間,里面保存的數據被初始化成5.
unsigned char t; //定義一個變量t,并且分配了一個字節(jié)的RAM空間,里面默認是什么數據不重要。
t=b; //第一步:為了避免b的數據在執(zhí)行第二步后被覆蓋丟失,先把b的數據寄存在第三方變量t那里。
b=a; //第二步:把a的數賦值給b,b原來的數據雖然被覆蓋丟失,但是b在t變量那里有備份,再也不用擔心了。
a=t; //第三步:由于此時b已經獲得了a的數據,如果想交換,此時只能把b在t變量里的備份賦值給a,而不能用b。
GuiWdData0=a; //把變量a這個數值放到窗口變量0里面顯示
GuiWdData1=b; //把變量b這個數值放到窗口變量1里面顯示
/*---C語言學習區(qū)域的結束---------------------------------------------------------------------------*/
while(1)
{
initial();
key_service();
display_service();
}
}
上堅鴻51學習板觀察程序執(zhí)行的結果:
變量a的數值是5。
變量b的數值是1。
交換成功!
下節(jié)預告:二進制與字節(jié)單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