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MMU工作原理剖析
上圖是描述符的結(jié)構
Section base address:段基地址(相當于頁框號首地址)
AP: 訪問控制位Access Permission
Domain: 訪問控制寄存器的索引。Domain與AP配合使用,對訪問權限進行檢查
C:當C被置1時為write-through (WT)模式
B: 當B被置1時為write-back (WB)模式(C,B兩個位在同一時刻只能有一個被置1)
下面是s3c2410內(nèi)存映射后的一個示意圖:
我的s3c2410上配置的SDRSAM大小為64M,該SDRAM的物理地址范圍是0x3000 0000~0x33FF FFFF(屬于Bank 6),由于1個Section的大小是1M,所以該物理空間可以被分成64個物理段(頁框).
在Section模式下,送進MMU的虛擬地址(注1)被分為兩部分(這點和我們上面舉的例子是一樣的),這兩部分為 Descriptor Index(相當于上面例子的Page Index)和 Offset,descript index長度為12bit(2^12=4096,從這個關系式你能看出什么?:) ),Offset長度為20bit(2^20=1M,你又能看出什么?:)).觀察一下一個描述符(Descriptor)中的Section Base Address部分,它長度為12 bit,里面的值是該虛擬段(頁)映射成的物理段(頁框)的物理地址前12bit,由于每一個物理段的長度都是1M,所以物理段首地址的后20bit總是為0x00000(每個Section都是以1M對齊),確定一個物理地址的方法是 物理頁框基地址+虛擬地址中的偏移部分=Section Base Address<<20+Offset ,呵呵,可能你有點糊涂了,還是舉一個實際例子說明吧。
假設現(xiàn)在執(zhí)行指令MOV REG, 0x30000012,虛擬地址的二進制碼為0011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10010,前12位是Descriptor Index= 00110000 0000=768,故在Translation Table里面找到第768號描述符,該描述的Section Base Address="0x0300",也就是說描述符所描述的虛擬段(頁)所映射的物理段(頁框)的首地址為0x3000 0000(物理段(頁框)的基地址=Section Base Address左移20bit=0x0300<<20=0x3000 0000),而Offset=000000 00000000 00010010=0x12,故虛擬地址0x30000012映射成的物理地址=0x3000 0000+0x12=0x3000 0012(物理頁框基地址+虛擬地址中的偏移)。你可能會問怎么這個虛擬地址和映射后的物理地址一樣?這是由我們定義的映射規(guī)則所決定的。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定義的映射規(guī)則是把虛擬地址映射成和他相等的物理地址。我們這樣書寫映射關系的代碼:
void mem_mapping_linear(void)
{
unsigned long descriptor_index, section_base, sdram_base, sdram_size;
sdram_base=0x30000000;
sdram_size=0x 4000000;
for (section _base= sdram_base,descriptor_index = section _base>>20;
section _base < sdram_base+ sdram_size;
descriptor_index+=1;section _base +=0x100000)
{
*(mmu_tlb_base + (descriptor_index)) = (section _base>>20) | MMU_OTHER_SECDESC;
}
}
上面的這段段代碼把虛擬空間0x3000 0000~0x33FF FFFF映射到物理空間0x3000 0000~0x33FF FFFF,由于虛擬空間與物理空間空間相吻合,所以虛擬地址與他們各自對應的物理地址在值上是一致的。當初始完Translation Table之后,記得要把Translation Table的首地址(第0號描述符的地址)加載進協(xié)處理器CP15的Control Register2(2號控制寄存器)中,該控制寄存器的名稱叫做Translation table base (TTB) register。
以上討論的是descriptor中的Section Base Address以及虛擬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映射關系,然而MMU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訪問控制機制(Access Permission )。簡單說訪問控制機制就是CPU通過某種方法判斷當前程序?qū)?nèi)存的訪問是否合法(是否有權限對該內(nèi)存進行訪問),如果當前的程序并沒有權限對即將訪問的內(nèi)存區(qū)域進行操作,則CPU將引發(fā)一個異常,s3c2410稱該異常為Permission fault,x86架構則把這種異常稱之為通用保護異常(General Protection),什么情況會引起Permission fault呢?比如處于User級別的程序要對一個System級別的內(nèi)存區(qū)域進行寫操作,這種操作是越權的,應該引起一個Permission fault,搞過x86架構的朋友應該聽過保護模式(Protection Mode),保護模式就是基于這種思想進行工作的,于是我們也可以這么說:s3c2410的訪問控制機制其實就是一種保護機制。那s3c2410的訪問控制機制到底是由什么元素去參與完成的呢?它們間是怎么協(xié)調(diào)工作的呢?這些元素總共有:
1.協(xié)處理器CP15中Control Register3:DOMAIN ACCESS CONTROL REGISTER
2.段描述符中的AP位和Domain位
3.協(xié)處理器CP15中Control Register1(控制寄存器1)中的S bit和R bit
4.協(xié)處理器CP15中Control Register5(控制寄存器5)
5.協(xié)處理器CP15中Control Register6(控制寄存器6)
DOMAIN ACCESS CONTROL REGISTER 是訪問控制寄存器,該寄存器有效位為32,被分成16個區(qū)域,每個區(qū)域由兩個位組成,他們說明了當前內(nèi)存的訪問權限檢查的級別,如下圖所示:
每區(qū)域可以填寫的值有4個,分別為00,01,10,11(二進制),他們的意義如下所示:
00:當前級別下,該內(nèi)存區(qū)域不允許被訪問,任何的訪問都會引起一個domain fault
01:當前級別下,該內(nèi)存區(qū)域的訪問必須配合該內(nèi)存區(qū)域的段描述符中AP位進行權檢查
10:保留狀態(tài)(我們最好不要填寫該值,以免引起不能確定的問題)
11:當前級別下,對該內(nèi)存區(qū)域的訪問都不進行權限檢查。
我們再來看看discriptor中的Domain區(qū)域,該區(qū)域總共有4個bit,里面的值是對DOMAIN ACCESS CONTROL REGISTER中16個區(qū)域的索引.而AP位配合S bit和A bit對當前描述符描述的內(nèi)存區(qū)域被訪問權限的說明,他們的配合關系如下圖所示:
AP位也是有四個值,我結(jié)合實例對其進行說明.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們的DOMAIN ACCESS CONTROL REGISTER都被初始化成0xFFFF BDCF,如下圖所示:
例1:
Discriptor 中的domain=4,AP=10(這種情況下S bit ,A bit 被忽略)
假設現(xiàn)在我要對該描述符描述的內(nèi)存區(qū)域進行訪問:
由于domain=4,而DOMAIN ACCESS CONTROL REGISTER中field 4的值是01,系統(tǒng)會對該訪問進行訪問權限的檢查。
假設當前CPU處于Supervisor模式下,則程序可以對該描述符描述的內(nèi)存區(qū)域進行讀寫操作。
假設當前CPU處于User模式下,則程序可以對該描述符描述的內(nèi)存進行讀訪問,若對其進行寫操作則引起一個permission fault.
例2:
Discriptor 中的domain=0,AP=10(這種情況下S bit ,A bit 被忽略)
domain=0,而DOMAIN ACCESS CONTROL REGISTER中field 0的值是11,系統(tǒng)對任何內(nèi)存區(qū)域的訪問都不進行訪問權限的檢查。
由于統(tǒng)對任何內(nèi)存區(qū)域的訪問都不進行訪問權限的檢查,所以無論CPU處于合種模式下(Supervisor模式或是User模式),程序?qū)υ撁枋龇枋龅膬?nèi)存都可以順利地進行讀寫操作
例3:Discriptor 中的domain=4,AP=11(這種情況下S bit ,A bit 被忽略)
由于domain=4,而DOMAIN ACCESS CONTROL REGISTER中field 4的值是01,系統(tǒng)會對該訪問進行訪問權限的檢查。
由于AP=11,所以無論CPU處于合種模式下(Supervisor模式或是User模式),程序?qū)υ撁枋龇枋龅膬?nèi)存都可以順利地進行讀寫操作
例4:
Discriptor 中的domain=4,AP=00, S bit="0",A bit="0"
由于domain=4,而DOMAIN ACCESS CONTROL REGISTER中field 4的值是01,系統(tǒng)會對該訪問進行訪問權限的檢查。
由于AP=00,S bit="0",A bit="0",所以無論CPU處于合種模式下(Supervisor模式或是User模式),程序?qū)υ撁枋龇枋龅膬?nèi)存都只能進行讀操作,否則引起permission fault.
通過以上4個例子我們得出兩個結(jié)論:
1.對某個內(nèi)存區(qū)域的訪問是否需要進行權限檢查是由該內(nèi)存區(qū)域的描述符中的Domain域決定的。
2.某個內(nèi)存區(qū)域的訪問權限是由該內(nèi)存區(qū)域的描述符中的AP位和協(xié)處理器CP15中Control Register1(控制寄存器1)中的S bit和R bit所決定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