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pryje"><nav id="pryje"><delect id="pryje"></delect></nav></meter>
          <label id="pryje"></label>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shè)計應(yīng)用 > 一般接地網(wǎng)接地電阻的測量

          一般接地網(wǎng)接地電阻的測量

          作者: 時間:2016-12-29 來源:網(wǎng)絡(luò) 收藏
          接地電阻Rg是一個抽象的物理量,是指接地裝置被注入接地電流I時,裝置上的電位相對于遠方零電位點的升高值U對I的比值,即Rg=U/I=U/∮sjnds,而jn=En/ρ,Dn=εEn,Q=∮sDnds

          則Rg=ερU/Q=ερ/C(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01612/335419.htm

          其中jn---電流密度(A/m2)

          En---電場強度,V/m

          ρ---土壤電阻率,Ω·m

          Dn---電位移,Dn=εEn

          Q---電量,Q=∮sDnds

          C---接地極對無窮遠處的電容,F(xiàn)

          可以認(rèn)為接地電阻Rg雖具有直流電阻相同的量綱,但實際是土壤電阻率ρ與電容C的比率乘以介電常數(shù)ε,因此確切地說應(yīng)該為接地阻抗。同時由于接地電阻Rg含有電容C這一分量,因此在測量時不能使用直流電源,也不宜以功率表法來測量Rg,功率表的指示值反映電阻分量,而且一般功率表的指示誤差與功率因數(shù)cosφ有關(guān)。若cosφ=0.7~1.0其誤差范圍符合表計本身準(zhǔn)確級標(biāo)示的要求,但隨著cosφ值的降低,誤差就不能保證。這也是專門設(shè)計低功率因數(shù)功率表的理由。接地電阻的阻抗角φ一般都在0.5~0.7之間,其誤差是難以估計的,由于這種方法之后反映電阻分量Rg=P/I2;測量值要比實際值偏小,易于得到錯誤的結(jié)論。由此可見接地電阻與一般導(dǎo)體電阻R=ρL/s的物理概念是不一樣的,其值與土壤電阻率ρ和介電常數(shù)ε的乘積成正比,與電容C成反比,而與接地裝置內(nèi)部的引線長度無直接的關(guān)系。

          1、接地電阻測試儀使用前的臨場檢驗

          在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接地電阻時,要求電壓探棒和接地極相距20m,電流探棒與電壓探棒相距也是20m,并且三點位于同一直線上,如圖(a)所示。

          接地電阻測試應(yīng)一般都有探棒2~3根和長度20m和40m的專用線。這種接地電阻測試儀適用于小型接地裝置,如配電變壓器的接地裝置、獨立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住宅小區(qū)變電站的接地等,并不適用于110kV以上輸電線路桿塔的防雷接地,35kV及以上變電所的接地網(wǎng)和裝有昂貴電子設(shè)備的高層建筑接地系統(tǒng)。但在實際測量中,經(jīng)常會碰到以下兩種情況:

          一、距離接地極20m以外是建筑物,電流探棒無法打入距被測接地電極40m的地下;

          二、接地極周圍都是混凝土,探棒無法打入。

          當(dāng)出現(xiàn)上述情況時,如何測量接地電阻呢?為此做一個實驗:

          首先保持接地極和電流探棒相距40m,改變電壓探棒與接地極的距離d,如圖(b)所示,然后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不同距離下的接地電阻值,得到如下表所示數(shù)據(jù):

          d(mm)

          5

          10

          15

          18

          20

          22

          測量值(Ω)

          1.8

          1.9

          2.0

          2.1

          2.1

          2.1

          可見由于注入接地極的電流保持不變,電壓探棒距接地極越近,接地極與電壓探棒之間的電壓就越小,測量值也隨之變小,當(dāng)距被測接地極18~22m時,測量值相等,表示此值最接近被測接地極的電阻值。此實驗說明,向單根接地極注入電流后,在距單根接地極20m附近,電位已近于零,因此要測出接地極的對地電位,必須把電壓探棒打到距接地極20m左右的地方。又為了消除互電阻的影響,電流探棒距電壓探棒的距離也保持在20m為宜。

          如果距離接地極20m以外是建筑物,則可采用圖(c)和(d)所示的方法。圖(c)將電壓探棒和電流探棒分置在被測接地極的兩側(cè);圖(d)則使三者呈現(xiàn)三角形布置,被測接地極與探棒之間皆相距20m。用同一臺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同一接地極,用圖(c)和(d)方法測量結(jié)果與圖(a)的布置,在d=20m時一樣,也是2.1Ω。

          當(dāng)接地極周圍是混凝土路面時,可采用以下方法:將兩塊平整的鋼板(250x250mm)放在混凝土路面上,在鋼板和混凝土路面上之間澆上水,測試線夾在鋼板上,其測量結(jié)果都與探棒打入地下測量的結(jié)果相同。

          在工程中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情況:當(dāng)利用建筑物基礎(chǔ)樁作為接地網(wǎng)時,在測出基礎(chǔ)樁的接地電阻后,近地末端做測量點,直接利用柱頭內(nèi)的主鋼筋作為防雷引下線通至屋頂,當(dāng)工程結(jié)束后,如何檢查防雷裝置的接地電阻?此時,可用一根導(dǎo)線,一端連在屋頂女兒墻的防雷帶上,另一端連接到位于地面的接地電阻測試儀的E端上,電壓探棒距離接地網(wǎng)20m,電流探棒距接地網(wǎng)40m,且和電壓探棒在一直線上,此時測得的電阻,減去從女兒墻上引下的導(dǎo)線電阻,加上接地電阻測試儀制造商提供的5m測試線的電阻,即為接地電阻實際值。

          2、三極法測量接地電阻

          通常將接地裝置等值于一掩埋地表的半徑為rc的半球體,如下圖所示:

          其面積等效于接地裝置的有效流散面積,標(biāo)以1,另將準(zhǔn)備好的接地極兩根,距離接地裝置較遠的標(biāo)以3,較近的標(biāo)以2,然后在1、3之間接入以交流電源注入接地電流I,并以一電壓表測量1、2之間的電壓U,即可求得電阻值:Rg=U12/I

          為了防止土壤發(fā)生極化現(xiàn)象,測量時必須采用交流電源。同時,為了減少外來雜散電流對測量結(jié)果發(fā)生的影響,測量電流的數(shù)值不能過小,但也沒有必要大到接近于線路系統(tǒng)的實際接地短路電流值。一般可采用五分之一左右的接地短路電流值。測量時,電源應(yīng)為獨立電源,其容量約5~10kVA,電源輸出端除了通過被測接地極和電流探棒與大地構(gòu)成通路外,其余部分應(yīng)對地絕緣,電源電壓為65~220V,可采用交流電焊機作為電源。

          為了保證測量的準(zhǔn)確度,電流表的準(zhǔn)確度等級不要低于1~1.5級,電壓表應(yīng)采用高內(nèi)阻的電壓表。由于被測接地極與探棒之間存在互電阻,會給測量帶來誤差,在考慮互電阻時:

          R= U12/I=Rg+R23-R12-R13

          式中:U12---接地極與電壓探棒間的電位差

          I---通過接地極的電流

          Rg---接地極的接地電阻,即自電阻

          R23---電壓探棒和電流探棒間的互電阻

          R12---接地極和電流探棒間的互電阻

          R13---接地極和電壓探棒間的互電阻

          為了使接地電阻的測量誤差等于零,必須使Rg+R23-R12-R13=0。互電阻的大小與兩接地極之間的距離有關(guān),距離越近,接地極之間的互電阻越大,當(dāng)兩接地極之間的距離接近20m時,互電阻很??;互電阻又與土壤電阻率有關(guān),電阻率越大,互電阻越大。

          根據(jù)互電阻大小與接地極之間的距離成反比的關(guān)系,其中R13的值最小,當(dāng)兩者距離大到40m時,互電阻R13接近于零,因此要使Rg+R23-R12-R13=0成立,則應(yīng)R12= R23,即把電壓探棒放在電流探棒和被測接地極連線的中點。

          由于互電阻R13雖小,但總算存在,為了消除由于R13存在而引起的誤差,可采用直線法,即補償法。

          因?qū)嶒炄缭跓o窮大處測量時,零電位點應(yīng)在0.5處,但實際是在有限距離內(nèi)進行的,可將電位極移至0.618處,以補償由于在有限距離內(nèi)測量引起的誤差。

          ●對于電力線路桿塔接地電阻的測量采用三極法,如圖:

          在沒有交流電源的地方,常采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電流探棒d13一般取接地裝置最長射線長度l的4倍,電壓探棒d12取l的2.5倍。

          測量注意裝置事項:

          (1)測量時接地裝置宜與避雷線斷開;

          (2)電流探棒、電壓探棒應(yīng)布置在與線路或地下金屬管道垂直的方向上;

          (3)應(yīng)避免將測量用的電壓極和電流極布置在接地裝置的射線上;

          (4)應(yīng)避免在雨后立即測量接地電阻。

          (5)測量用的電流極和電壓極應(yīng)與土壤有良好的接觸。

          ●對于一般發(fā)電廠和變電所接觸地網(wǎng)的接地電阻的測量也采用三極法,如圖:

          D為發(fā)電廠或變電所接地網(wǎng)的對角線長度,電壓探棒和電流探棒的位置應(yīng)為:

          d13=(4~5)D

          d12=(50~60)%d13

          測量時,電壓探棒沿接地網(wǎng)和電流探棒的連線移動3次,每次移動距離為d13的5%左右,如3次測得的電阻值接近即可。如果d13?。?~5)D有困難時,在土壤電阻率較均勻的地區(qū),可取2D,d12取D;在土壤電阻率不均勻的地區(qū),d13可取3D,d12取1.7D。

          3、等腰三角形法測量

          當(dāng)測試時臨時增設(shè)的電極2和3與被測接地裝置的位置如圖:

          被測接地裝置為1,仍按前述,在1、3之間注入電流I,測量1、2之間的電壓U,同樣也可測得接地電阻Rg。此時d12=a、d13=b、d23=c,循前述要獲得補償條件則按式寫出:

          -+=-+-=0

          由平面三角形中按余弦定理可知c=,帶入上式,若使a=b,即布置成等腰三角形時,可求得θ≈28.955°≈29°。

          因規(guī)定布置成等腰三角形時,其間的夾角應(yīng)為29°,這是作為有限距離內(nèi)測量時的基本要求。此外被測接地裝置1與電流極3之間的距離:

          d≧(4~5)D=(8~10)rc

          式中D---接地網(wǎng)對角線的長度等于2倍的接地網(wǎng)等值半徑rc,如圖:

          當(dāng)采用三極法測量發(fā)電廠和變電所的接地電阻,在取d13=(4~5)D有困難時,也可改變電壓探棒和電流探棒的位置,采用等腰三角形布置一般取d12=d13≧2D。

          這時電壓探棒與電流探棒與接地極成等腰三角形布置。由于1、2兩點距離d13相等,則互電阻d12=d13。為了使接地電阻的測量誤差等于零,則2、3的互電R23和1、3的互電阻R13應(yīng)滿足:R23=2R13。在土壤電阻率均勻的情況下,只要2、3之間距離d23和1、3之間距離d13滿足:

          d23=1/2d13

          上述測量方法適用于一般接地網(wǎng)的測試。



          關(guān)鍵詞: 接地網(wǎng)接地電

          評論


          技術(shù)專區(qū)

          關(guān)閉
          看屁屁www成人影院,亚洲人妻成人图片,亚洲精品成人午夜在线,日韩在线 欧美成人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