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手記:示波器探頭原理及種類詳解
大部分人會比較關注示波器本身的使用,卻忽略了探頭的選擇。實際上探頭是介于被測信號和示波器之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如果信號在探頭處就已經失真了,那么示波器做的再好也沒有用。實際上探頭的設計要比示波器難得多,因為示波器內部可以做很好的屏蔽,也不需要頻繁拆卸,而探頭除了要滿足探測的方便性的要求以外,還要保證至少和示波器一樣的帶寬,難度要大得多。因此最早高帶寬的實時示波器剛出現時是沒有相應的探頭的,又過了一段時間探頭才出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01702/338203.htm要選擇合適的探頭,首要的一點是要了解探頭對測試的影響,這其中包括2部分的含義:1/探頭對被測電路的影響;2/探頭造成的信號失真。理想的探頭應該是對被測電路沒有任何影響,同時對信號沒有任何失真的。遺憾的是,沒有真正的探頭能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通常都需要在這兩個參數間做一些折衷。
為了考量探頭對測量的影響,我們通??梢园烟筋^模型簡單等效為一個R、L、C的模型,把這個模型和我們的被測電路放在一起分析。
首先,探頭本身有輸入電阻。和萬用表測電壓的原理一樣,為了盡可能減少對被測電路的影響,要求探頭本身的輸入電阻Rprobe要盡可能大。但由于Rprobe不可能做到無窮大,所以就會和被測電路產生分壓,實際測到的電壓可能不是探頭點上之前的真實電壓,這在一些電源或放大器電路的測試中會經常遇到。為了避免探頭電阻負載造成的影響,一般要求Rprobe要大于Rsource和Rload的10倍以上。大部分探頭的輸入阻抗在幾十k歐姆到幾十兆歐姆間。
其次,探頭本身有輸入電容。這個電容不是刻意做進去的,而是探頭的寄生電容。這個寄生電容也是影響探頭帶寬的最重要因素,因為這個電容會衰減高頻成分,把信號的上升沿變緩。通常高帶寬的探頭寄生電容都比較小。理想情況下Cprobe應該為0,但是實際做不到。一般無源探頭的輸入電容在10pf至幾百pf間,帶寬高些的有源探頭輸入電容一般在0.2pf至幾pf間。
再其次,探頭輸入端還會受到電感的影響。探頭的輸入電阻和電容都比較好理解,探頭輸入端的電感卻經常被忽視,尤其是在高頻測量的時候。電感來自于哪里呢?我們知道有導線就會有電感,探頭和被測電路間一定會有一段導線連接,同時信號的回流還要經過探頭的地線。通常1mm探頭的地線會有大約1nH的電感,信號和地線越長,電感值越大。探頭的寄生電感和寄生電容組成了諧振回路,當電感值太大時,在輸入信號的激勵下就有可能產生高頻諧振,造成信號的失真。所以高頻測試時需要嚴格控制信號和地線的長度,否則很容易產生振鈴。
在了解探頭的結構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示波器輸入接口的結構,因為這里是連接探頭的地方,示波器的輸入接口電路和探頭共同組成了我們的探測系統(tǒng)。
大部分的示波器輸入接口采用的是BNC或兼容BNC的形式。示波器的輸入端有1M歐姆或50歐姆的匹配電阻。示波器的探頭種類很多,但是示波器的的匹配永遠只有1M歐姆或50歐姆兩種選擇,不同種類的探頭需要不同的匹配電阻形式。
從電壓測量的角度來說,為了對被測電路影響小,示波器可以采用1M歐姆的高輸入阻抗,但是由于高阻抗電路的帶寬很容易受到寄生電容的影響。所以1M歐姆的輸入阻抗廣泛應用與500M帶寬以下的測量。對于更高頻率的測量,通常采用50歐姆的傳輸線,所以示波器的50歐姆匹配主要用于高頻測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