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攝像頭的前世今生 好似一局絕地求生
嘗試:尋覓市場的胃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01804/378456.htm在功能機時代,軟件對于用戶的影響遠非現(xiàn)在所能比擬。所以手機廠商想要打造產(chǎn)品的差異化,硬件是唯一出路。當手機廠商意識到拍照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好地使用體驗時,便開始探索更適合手機的攝像頭模塊。然而在發(fā)展初期,行業(yè)很難將像素數(shù),對焦,補光,防抖,變焦等影響拍攝質量的元素全部兼顧到,所以我們看到市面上出現(xiàn)了很多產(chǎn)品只兼顧了某一方面的能力。
2004年,第一款光學變焦手機
在絕地求生游戲里,敵人離你很遠的話,你如果沒有倍鏡是很難打中它的,只能遺憾地看著他從視線里消失。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手機如果沒有變焦功能,同樣會在一些場景中,心有余而力不足,例如你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卻要拍攝老師黑板上的筆記等……
采用2倍光學變焦?jié)撏界R頭的夏普 V602SH
2004年5月,世界上第一款光學變焦手機誕生,就是采用2倍光學變焦?jié)撏界R頭的夏普 V602SH,不過200W像素的水平還是限制了它的實用性。
2004 年 7 月,緊接著夏普 V602SH,三星針對韓國市場推出 SPH-S2300,擁有 320 萬像素攝像頭,支持 3 倍光學變焦,自動對焦和一些手動設置,最高 ISO 400,那可伸縮的攝像頭外觀實在讓人以為這是帶了通話功能的相機。
諾基亞當然也不甘示弱,在2006年推出了可以實現(xiàn)3倍光學變焦的N93。
2005年,嘗試與傳統(tǒng)光學影像巨頭合作
諾基亞N90首款采用卡爾蔡司認證鏡頭的手機
2005年推出的諾基亞N90,在工業(yè)設計方面,我不想多評價,因為雙轉軸設計實在是太特別了。但是該機在拍攝方面還有一大成就就是采用了卡爾蔡司(Carl Zeiss)認證鏡頭。諾基亞開創(chuàng)了手機廠商與傳統(tǒng)光學影像巨頭合作的先河,盡管該機200W像素所呈現(xiàn)的畫質并沒有因為高大上的鏡頭而變得出類拔萃,但它以及它的后代產(chǎn)品卻憑借大師級光學影像巨頭的光環(huán)而收獲了市場的認可。
如果讓我匹配這一配置在絕地求生里的一件裝備,我想只有在空投中才能獲取的吉利服應該是比較貼切的吧。
2006年,第一款氙氣閃光燈手機
閃光燈的作用是讓手機能夠拍攝正常情況下無法拍攝的景象,例如夜景,暗室等。這與絕地求生游戲里的手雷有點像,你明知道樓上有敵人,但現(xiàn)實是你上了樓梯就很容易被人爆頭,OK,那一顆手雷解決問題。不過如果說LED閃光燈是手雷的話,氙氣閃光燈就有點像炸藥包了……盡管威力是夠,但帶上一個,三級包都得占一半……
索尼愛立信K790 第一款氙氣閃光燈手機
作為2006年的主打產(chǎn)品,索尼愛立信K790配有320萬像素的攝像頭,并且被業(yè)界認為是第一款配備氙氣閃光燈的手機,對比LED閃光燈在黑暗狀態(tài)下能夠帶來更充足的光照,同時該閃光燈還具備數(shù)碼相機才配備的紅眼減弱功能。
手機上已經(jīng)小型化的氙氣閃光燈組件,但依然很占地
可以看出,配備更優(yōu)秀的補光組件是索尼愛立信對提升手機拍照功能所做出的努力,但從上面的產(chǎn)品圖我們就能看出搭載這一組件的弊端——太厚。這是因為氙氣閃光燈不僅包含燈體本身,還要涵蓋一個體積不小的高壓電容來供電。
對于手機這種隨身攜帶產(chǎn)品來說,如果喪失了便攜性,那么必然會受到市場的冷落,所以該機的銷量并不好。在手機發(fā)展歷史上,還有幾款采用氙氣閃光燈的產(chǎn)品,例如諾基亞Lumia 1020,Lumia 928等。但它們較厚的身材注定了無法被主流消費群體采用。也正因為此,具有更輕更省電特征的LED閃光燈才會在手機照明領域保持統(tǒng)治地位。
縮圈激戰(zhàn):高端裝備齊上陣
絕地求生游戲之所以有意思,不僅因為里面各式厲害的武器,還有每隔一段時間便會縮小戰(zhàn)場范圍的毒圈所營造的緊張感。因為隨著戰(zhàn)場范圍的收窄,遭遇敵人的幾率變得更大。然而你必須冒著風險奔去安全區(qū),因為毒圈之外,只有死路一條。
如果說2000年到2006年,處于手機攝像頭的初始發(fā)育期,手機廠商憑借功能機體積,厚度要求不高的特點,可以硬塞下光學變焦以及氙氣閃光燈等組件。那么到了2007年,則迎來了一次歷史性的時刻——iPhone誕生。這是一款顛覆了功能機時代操作邏輯的產(chǎn)品,它輕薄便攜,超大的屏幕以及內置的APP社交軟件讓手機拍照變得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然而智能機的輕薄屬性卻又限制了攝像頭的性能發(fā)揮。誰能在更小的體積內帶來更好地拍照體驗,它才能較為舒服的生存下去。手機行業(yè)的“毒圈”開始收縮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