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pryje"><nav id="pryje"><delect id="pryje"></delect></nav></meter>
          <label id="pryje"></label>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為什么用電腦給手機充電 手機電量總消耗得那么快?

          為什么用電腦給手機充電 手機電量總消耗得那么快?

          作者: 時間:2018-07-27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01807/384342.htm

          相信不少人都會有用的習慣。在一些插座較少的公眾場合,特別是機場,用這種方法來應急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

          但你很快就發(fā)現(xiàn),為什么用之后使用更加耗電了?

          首先給大家普及一下的三個過程。

          手機電池充電全過程包括快速充電、連續(xù)式充電、涓流充電三個階段。

          經(jīng)過前兩個階段之后,雖然系統(tǒng)電量顯示100%,但實際上電池并未真正達到飽和狀態(tài)。此時剩余的容量只能靠微小的脈沖電流補充,這個階段通常需要30-40分鐘。

          三個階段全部完成,電池才能真正達到電量飽和的良好狀態(tài)。

          而你用感覺掉電快掉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壓根就沒充滿電。

          電腦的USB接口的電壓標準一般都是標準的5V,輸出的電流也比傳統(tǒng)使用的充電頭小很多,充電效率大大降低;因為USB的電流低的原因,所以到后面的涓流充電就慢非常多。

          電腦的USB接口和手機充電頭的差別有多大呢?

          一般電腦的USB 2.0接口是標準的5V-500ma(電流單位);USB 3.0則是5V-900ma;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大多數(shù)充電頭基本都是2A或以上的充電電流,所以在充電速度上,使用充電頭的速度更快。

          因為電腦的USB電流太低,所以在最后在涓流充電上更加慢。

          什么是涓流充電?

          涓流充電是用來彌補電池在充滿電后由于自放電而造成的容量損失。

          電池在充滿電后,自放電損失的容量大約是標稱容量的5%。這時候電腦就會采用涓流充電給手機進行充電,理論上涓流充電的電流值大約為接口電流的 1/500。

          以UBS 2.0的接口為例:當電池充滿電之后,充電方式就切換為涓流充電來彌補自放電損失的電量。

          500ma的接口這時候就會以1ma的電流充電。充電效率可想而知。

          我們平常多數(shù)時候看見手機電量顯示100%就以為充電完成。其實這時候你的手機仍然使用涓流充電當中。即使手機上現(xiàn)實100%的電量,但是實際的電量或許只有95%或者更少,這就是為什么你感覺用電腦USB充電會使用起來比較耗電原因。

          在使用電腦USB充電后,不要急著馬上拔下來使用,這時候如果時間允許,應該再讓其多充電30分鐘左右。一是為了讓手機電池有更加飽滿的電量;二是為了保護電池里面的元件,讓其有更加長的壽命。

          重點來了!要怎樣才能又快又安全地給自己的手機充滿電呢?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當自己的原裝充電線損壞后,新購買的充電線充電的速度總是不盡人意,這跟數(shù)據(jù)線的線材以及線芯材質(zhì)有關。



          關鍵詞: 電腦 USB 手機 充電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看屁屁www成人影院,亚洲人妻成人图片,亚洲精品成人午夜在线,日韩在线 欧美成人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