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可穿戴設備如此流行
可穿戴設備的本質來自于便攜性。
計算的發(fā)展史,一方面是離人越來越遠,飄到未知位置的云端了。你根本不知道遠程的計算能力在何處,也許在北京,也許在上海,也許在美國,也許在火星。
計算的發(fā)展史的另一方面則是離人越來越近:物理的設備從大樓到房間,從房間到桌面,從桌面到背包,從背包到口袋,現在開始從口袋到穿戴了,最終的結局是和人合二為一。
的確,裝進口袋的智能手機只是一個過渡的產品,是一個折衷的產品。我在4年前發(fā)表的《3G時代的終端顯示應該是什么樣?》博文中推理到,隨著芯片計算能力的提高、顯示技術的突破,將來必然是:
“顯示器和運算器分離,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相互有線或無線連接”。
好吧,先便攜成可穿戴的。比如鞋子、腰帶、手表、眼睛、頭盔、短褲、背心、戒指之類的,用這些可穿戴設備干嗎呢?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傳統(tǒng)產品的延伸,比如軍用眼睛肯定和谷歌眼睛不是一回事情,它能夠看透一切:紅外功能、紫外功能、大光圈功能、超聲波功能、遙感功能等等,會比蛇有更強的紅外感應能力,比X光更強的透視功能、比貓頭鷹更強的夜視功能、比蝙蝠更強的聲波探測功能。再連上衛(wèi)星,你就把這個地方的所有東西都看得仔仔細細的。
進而是分析和智能動作。比如,心想事成,控隨心動?;氐絼偛诺能娪醚劬ι厦妫隳軌蚩吹礁嗟哪繕?,也能夠很清晰地分析和判斷目標。比如在巷戰(zhàn)中,你眼前全是平民裝飾的人,誰是軍人,誰是平民,你幾乎分不開。有了軍用眼睛,這些就特別簡單了。X光能夠直接掃視出是否存在設備;接著,視頻回傳給云端,將方圓若干米之內內的所有生命的歷史記錄都進行實時分析判斷,然后顯示出那些可能危險的人。接著眼球或個人雷達直接控制武器,毀滅目標。一些人以為這是很遠的事情,其實從眼球追蹤技術已經進入實用的狀態(tài)看,達到剛才描述的階段不會超過5年。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為什么大家這么熱衷于可穿戴設備了。
可穿戴設備有著巨大的發(fā)展空間,也提示移動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將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測,需要我們勤奮地學習和交流,不能自滿,更不能閉門造車。稍有遲疑,就會落后,學習、開放、交流、分享是保持進步的最關鍵要素。
可穿戴的產品空間極大,再進一步發(fā)展就:計算設備變成與人合二為一了。在這方面,技術的發(fā)展也很快,并已經在醫(yī)療和軍隊中不斷實踐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