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中的分布式發(fā)電技術
4)飛輪儲能:飛輪儲能是一種新型的機械儲能方式,它將能量以動能的形式存儲在高速旋轉的飛輪中。它擁有儲能密度高、無過充放電問題、充電時間短、對溫度和環(huán)境不敏感等優(yōu)點,運用于分布式發(fā)電技術中擁有較大的優(yōu)勢和競爭力。
智能電網中,儲能技術需要解決分布式發(fā)電與儲能裝置容量配置問題、電力電子裝置接口的拓撲結構、控制及保護技術、智能充放電控制及儲能裝置維護等方面的問題。
2.2 微網協調控制技術
微網技術將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電力電子設備及終端用戶有效整合,形成電力系統中的一個可控單元,可以靈活地并網和獨立運行,其入網標準只針對微網和大電網公共連接點(PCC)上,解決了分布式電源大規(guī)模接入問題,能進一步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靈活性、可控性和經濟性,更好地滿足電力用戶對電能質量和供電可靠性的更高要求。
微網的運行離不開完善的穩(wěn)定與控制系統。協調控制技術是微網研究中的一個難點問題。目前國內外對微網協調控制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分別為對等控制(peer to peer) [7]、基于功率管理系統控制(PQ控制)[8]以及主從控制(master-slave)。
在智能電網的微網協調控制策略中,為實現分布式電源靈活、安全接入電網,應該有針對性地選擇協調控制策略:對于微型燃氣輪機和燃料電池等能輸出穩(wěn)定電能的分布式電源,可采用PQ控制或對等控制策略;而對于風電、光伏發(fā)電等間歇性強的電源,一般采用PQ控制策略[8]??傊?,微網的協調控制技術的實用化仍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但其發(fā)展?jié)摿κ志薮蟆?/P>
2.3 虛擬發(fā)電廠技術
為了克服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電力系統往往需要增加備用容量,從而使得這些電源的經濟性降低。隨著這些電源比例的逐步提高,電網的運行和調度的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
目前歐洲提出了利用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統(DEMS)的虛擬發(fā)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s,VPP)技術[9]。虛擬發(fā)電廠把一個地區(qū)的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和負荷集成起來,虛擬成電網一個獨立個體,具有類似大規(guī)模發(fā)電廠或集中負荷一樣的可控性,可以提前向電網提交發(fā)電計劃和負荷需求。
3 結語
分布式發(fā)電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在我國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有許多問題需進一步研究解決。隨著智能電網工作的不斷推進,不僅可作為傳統供電模式的一種重要補充,還將在能源綜合利用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將成為未來能源領域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
超級電容器相關文章:超級電容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