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3.0供電電路設計的關鍵考量
針對USB-IF對USB 3.0的重大更新規(guī)格中,USB 3.0界面升級,除了多數(shù)業(yè)者都相當關心的傳輸效能增進方面,其實USB 3.0因應相關設備的充電與驅(qū)動需求,所大幅提升的界面高電力供應規(guī)范,也帶來USB界面設計不管在Host端或是Device端的保護電路設計新挑戰(zhàn)。
多數(shù)消費者都希望可以大幅縮短行動裝置的充電時間,例如Apple iPad裝置,由于裝置本身裝載高容量的鋰電池,若透過低電壓、低電流的USB 2.0界面進行充電,勢必會大幅增加充電所需時間,加上iPad推出市面初期,也有透過計算機USB 2.0界面充電過慢或是無法充電的疑慮,而在iPad隨機提供的變壓器上,針對此采提供高輸出電流的變壓器作為隨機配件,但在Host端,依舊會遭遇USB界面充電速度限制的難解問題。
PPTC保護元件,可為USB界面提供完善之過電流保護。
USB 3.0界面電氣規(guī)格大幅升級,也帶來相關應用設計新挑戰(zhàn)。
而iPad的推出,凸顯了未來行動裝置,為增加電池續(xù)航力而采取加大電池容量的設計趨勢,若以舊有5V/500mA的USB界面進行應用,肯定會讓裝置在充電時遭遇使用體驗大幅扣分,檢視新一代USB 3.0界面所規(guī)范的5V/900mA界面電氣規(guī)格,至少可以提供USB 2.0界面節(jié)省一倍的充電時間。
加速充電也帶來新的設計挑戰(zhàn)
在USB 3.0相關規(guī)范中,即明確要求裝置或界面必須搭配限電流元件進行相關設計,以提升界面的電源應用保護,而在電源供應分配方面,USB 3.0規(guī)格大致與USB 2.0界面接近,而SuperSpeed裝置在與Host完成初始設定后,裝置即可使用到近900mA的界面電流,而在供電電壓方面,Host連接埠或HUB上的連接埠,會從原本的4.75V降至4.45V,甚至采USB界面進行供電的外接裝置,必須僅4.00V界面電壓即可正常運作。其它USB 3.0相關規(guī)范規(guī)定,如瞬間電流限制、主機待命/休眠模式下的界面限電流等,除在界面最高額定電流配置高功率的900mA外,其它要求都與USB 2.0界面電氣規(guī)格一樣嚴謹。
以USB 2.0界面的電氣規(guī)格觀察,USB單埠就必須供應5V/500mA電源,這相當于2.5W的電力輸出,以2.0的界面設計,為了呼應縮短裝置充電時間的設計要求,一般設計為了裝置的充電安全考量,大多不會采取讓Host端以界面規(guī)范的極限2.5W進行充電,多數(shù)會把「實際」的輸出功率略降,以2~2.1W的方式為裝置進行充電,甚至有些裝置為求安全,還會把自USB匯流排的汲取電流座更多的限制,或遠低于界面極限的500mA進行充電。
相同的,在USB 3.0所規(guī)范的900mA,基本上在電子電路設計方面,必須為了電池充電安全考量,而無法以界面極限進行相關充電機制設計,但如此一來升級裝置界面的優(yōu)勢(即縮短充電時間)效益就顯得不夠顯著。系統(tǒng)設計者在USB界面轉(zhuǎn)換至3.0的設計方案,必須面對的設計問題,就有界面電源輸出功率從2.5W一舉提升到4.5W近一倍的差異。
在實際設計案例中,多數(shù)Host端設置的USB埠不會僅有一組,可能會有3~4組不等,而設計師又得面臨管理多個界面的供電電路、電力匹配與輸入電壓源和電池間的PowerPath設計,同時設計還必須妥善配制電路保護設計,以確保重要IC免于受瞬時高壓影響或損壞,而相關的設計方案又必須能兼具極度縮小體積的設計趨勢與USB 2.0回溯支持要求,增加許多相關裝置的開發(fā)難度。
利用PowerPath IC改善供電設計
在裝置趨于輕薄與縮小化的產(chǎn)品趨勢,一般針對電源控制設計的電子電路,大多必須占用較多PCB的面積,加上PCB朝多層板為使用重點,借以縮小產(chǎn)品的設計空間,但此舉也造成可用的PCB板面積越來越少,更不可能導入電源相關保護線路設計。
在實際設計案方面,多數(shù)會采行具PowerPath的控制IC來搭配界面設計,也就是說電源控制IC本身即具備自主管理與USB電源設計的對應方案,例如,可在充電應用狀態(tài)時讓Host端優(yōu)先針對負載進行電源供應,同時將輸出電流盡可能在安全范圍內(nèi)提升到界面需求,而這類電源控制IC也可依據(jù)Host裝置所處于的供電狀態(tài)是市電110V供應還是電池供電模式,而進行不同的PowerPath應用模式。
而在充電模式下,一般Host端的供應狀態(tài)也不能以最高輸出加速接續(xù)產(chǎn)品的充電效率,因為不同的裝置也有其電池安全特性,多數(shù)的設計必須搭配電池追蹤(Bat-Track)機制確認可進行的最高充電輸出,透過Bat-Track取得與追蹤裝置的最佳充電狀態(tài),掌握Device的可耐受充電設計,藉此盡可能加速充電進行。
考量USB供電電路的關鍵重點
而針對USB供電的行動裝置,透過Host端進行中的的應用模式很難避免,在Host端肯定必須針對此進行更完整的配套設計,以避免充電效率低下、或造成高熱損問題,而在電子電路的設計方面,也必須搭配Over Voltage Protection;OVP)電路,防止瞬態(tài)高壓造成裝置或Host端的意外損壞。
業(yè)界常用過電流保護元件Polymer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PTC)設計方案,為搭載USB 3.0界面的電子裝置提供良好的過電流保護設計,為避免連接、或未連接狀態(tài)發(fā)生的短路問題,或是于裝置與Host連接后發(fā)生的異常過電流狀況,都必須針對電源相關接腳進行保護設計措施。
以PPTC的元件表現(xiàn)觀察,其電氣特性為非線性、隨溫度巨幅變化的電阻零組件,在正常情況下PPTC元件可保持極佳導電性,但當元件因過電流出現(xiàn)高熱現(xiàn)象,于PPTC零組件上產(chǎn)生足夠焦耳熱效應,PPTC元件極短時間內(nèi)形成超過100倍電阻值變化,藉此達到保護電路、電子裝置的設計目標。目前針對USB 3.0界面設計需要的過電流保護方案,業(yè)界多會搭配PPTC元件進行電路設計,此可確保產(chǎn)品設計可符合USB 3.0界面的電氣規(guī)范要求。
圖說:USB 3.0界面電氣規(guī)格大幅升級,也帶來相關應用設計新挑戰(zhà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