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pryje"><nav id="pryje"><delect id="pryje"></delect></nav></meter>
          <label id="pryje"></label>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亞洲企業(yè)LED燈泡設計思路差異分析

          亞洲企業(yè)LED燈泡設計思路差異分析

          作者: 時間:2011-08-27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隨著價格的降低,泡開始全面普及。最近,不僅是日本廠商,韓國、中國大陸、臺灣以及歐洲廠商等也紛紛開始致力于燈泡的產(chǎn)品化。為此,對東亞地區(qū)銷售的9款燈泡進行了拆解和分析,發(fā)現(xiàn)日本廠商和海外廠商在設計思想上存在著巨大差異。

            作為白熾燈泡的替代品日益受到關注。其特點是耗電量低,不過,除了比白熾燈泡價格高外,很多用戶還認為其存在“較大”、“較重”等設計方面的問題。為此對目前正在銷售、來自眾多生產(chǎn)基地的東亞地區(qū)的進行了拆解和分析,以便發(fā)現(xiàn)解決上述問題的啟示。通過拆解,發(fā)現(xiàn)了日本廠商和海外廠商在設計思路方面的差異,這便是“日本廠商重視產(chǎn)品設計,而海外廠商則優(yōu)先考慮成本”。

          LED

          (點擊圖片放大)

            最能明確體現(xiàn)這一差異的就是的底座。海外廠商的LED燈泡均配備有散熱片,而日本廠商的產(chǎn)品中則有不帶散熱片的。乍一想會認為沒有散熱片的產(chǎn)品便宜,但其實沒有散熱片時往往需要使用耐熱性高的部件,因此成本并沒有降低。不使用散熱片是“為了提高產(chǎn)品的設計”(東芝照明技術)。不只是該公司,很多日本國內(nèi)廠商都在努力使LED燈泡的形狀接近白熾燈泡。而海外廠商的LED燈泡“通過采用近乎粗放的設計,削減了成本”(協(xié)助拆解的技術人員)。

            下面讓我們來具體看一下體現(xiàn)在外觀上的不同的設計思路。

            燈泡外殼的表面溫度不同

            此次共拆解了9款LED燈泡,分別為從韓國、中國大陸和臺灣銷售的產(chǎn)品中隨機挑選出來8款,以及從日本銷售的產(chǎn)品中選擇外觀最接近白熾燈泡的1款(圖1,表1)。這些產(chǎn)品均采用E26/27普通燈口。產(chǎn)品的標稱值方面,耗電量在4~7.5W范圍之內(nèi),總光通量在210~600lm范圍內(nèi)。其中,將耗電量和總光通量接近的東芝照明技術的7.2W產(chǎn)品、韓國三星LED的7.1W產(chǎn)品以及中國勤上光電的7.5W產(chǎn)品作為A組,其余作為B組。

          LED

          圖1:拆解了9種LED燈泡(點擊圖片放大)

            東芝照明技術的7.2W產(chǎn)品、三星LED的7.1W產(chǎn)品以及勤上光電的7.5W產(chǎn)品由于耗電量和總光通量接近,所以列為A組,其他的作為B組。耗電量和總光通量均為標稱值。

          LED

            拆解前,首先測量了亮燈狀態(tài)下LED燈泡的溫度(圖2,圖3)。目的是確認在外觀上存在明顯差異的底座(散熱部)差異是否會體現(xiàn)在溫度上。LED的光線極少含有紅外線成分,因此燈光照射的燈罩部分并不會太熱。但底座是LED芯片的散熱部,因此溫度較高。此次在認為底座會變得最熱的部分(LED的安裝位置附近)粘貼了放射率為0.95的膠帶,利用熱像儀測量了膠帶的溫度。

            9款LED燈泡中,底座的表面溫度最高的是東芝照明技術的7.2W產(chǎn)品(圖2(b))。在A組內(nèi)進行比較,三星LED的7.1W產(chǎn)品約為47℃,勤上光電的7.5W產(chǎn)品約為43℃,而東芝照明技術的7.2W產(chǎn)品約為61℃,比這兩款高出了14~18℃。

          LED

          圖2:對A組的LED燈泡進行溫度測量(點擊圖片放大)

            注釋:在LED燈泡的底座上粘貼放射率為0.95的膠帶,采用NEC Avio紅外線技術公司的熱像儀“TH6300”測量了膠帶的溫度。使用放射率為0.95的膠帶是為了將測量位置的放射率統(tǒng)一為0.95。通過測量膠帶上的溫度,可獲得準確的溫度。放射率越接近1,散熱體就越理想。另外,溫度測量得到了Thermal Design Laboratory代表董事國峯尚樹的協(xié)助。點亮LED燈泡10多分鐘后進行的測量。東芝照明技術的7.2W產(chǎn)品由于底座的放射率較低,因此外表溫度顯示的較低,但實際高達61℃左右。

          LED

          圖3:B組的表面溫度

            注釋:臺灣Star Comgistic Capital公司的4W產(chǎn)品采用了與耗電量不相符的大型底座,表面溫度為38℃,在9款產(chǎn)品中最低。

            對底座的放射率進行計算后得出,東芝照明技術的7.2W產(chǎn)品約為0.37,三星LED的7.1W產(chǎn)品約為0.6,勤上光電的7.5W產(chǎn)品約為0.64。放射率低意味著使用了不容易從底座向外部散熱的材質。三星LED和勤上光電的底座采用配備散熱片的鋁壓鑄件制造,而東芝照明技術的底座采用薄鋁板制造。雖然東芝照明稱“通過對表面進行耐酸鋁處理提高了放射率”,但在我們的測量中,該值仍然低于其他公司。

            即便底座的表面溫度達到61℃左右,“實際使用時完全沒有問題”(東芝照明技術)。LED燈泡的底座溫度由各廠商根據(jù)自主標準決定。“即使表面溫度稍高,如果能保證LED芯片的接合溫度在一定值以下,基本不會影響發(fā)光效率和壽命等”(LED燈泡廠商的技術人員)。相反,“就設計性而言比較重要的是盡可能允許表面溫度升高,從而最大限度簡化散熱機構”(該技術人員)。也就是說,在熱設計方面,海外廠商的性能指標還稍留有余地。

             通過減少芯片數(shù)降低成本

            取下LED燈泡的燈罩后,呈現(xiàn)在眼前的便是LED封裝(圖4,圖5)。封裝有LED芯片的LED封裝是決定光質量的重要部件,同時也是“LED燈泡中成本最高的部分”(多數(shù)LED燈泡廠商)。

          LED

          圖4:拆解A組LED燈泡(點擊圖片放大)

          注釋:東芝照明技術的7.2W產(chǎn)品采用發(fā)光效率較高的COB型LED。而三星LED的7.1W產(chǎn)品和勤上光電的7.5W產(chǎn)品均采用了普通的SMD型LED。最近,SMD中發(fā)光效率高的產(chǎn)品也不斷增多,因此已經(jīng)不能簡單認為只有COB的發(fā)光效率出色了。部件的廠商名和部件作用為本站推測。

          LED

          圖5:B組LED的封裝形態(tài)(點擊圖片放大)

          注釋: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的6W產(chǎn)品配備的飛利浦流明生產(chǎn)的LED“LUXEON Rebel”LED芯片的尺寸達到了1mm見方。為了避免熱應力,飛利浦流明推薦將該LED封裝到進行了圖案加工的FR-4基板中,而實際上就使用了這種基板。除此之外的其他品種都采用了鋁LED封裝基板。

            海外廠商的LED燈泡大多都為僅采用少量高功率表面貼裝器件(Surface-Mounted Device,SMD)型LED封裝的設計。例如,中國真明麗控股有限公司(真明麗控股)的7W產(chǎn)品和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的6W產(chǎn)品只使用了4個SMD封裝,每個SMD封裝里配備1枚大型LED芯片。這種設計“不利于光的均勻性和發(fā)光效率,但在成本方面占有優(yōu)勢”(協(xié)助拆解的技術人員)。原因是,可以通過增加每枚芯片的輸入功

          led燈相關文章:led燈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LED LED照明 LED燈泡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看屁屁www成人影院,亚洲人妻成人图片,亚洲精品成人午夜在线,日韩在线 欧美成人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