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術:一場視聽領域的全新革命
3D得益于影片《阿凡達》的成功,3D帶來的視覺震憾讓人們對“身臨其境”的體驗從空想轉為現(xiàn)實——迎面襲來的攻擊、如夢似幻的森林、觸手可得的野獸……科技在變,不變的是人們對品質的升級需求。因此,在《阿凡達》的火爆中,3D-IMAX放映廳中的一票難求顯得不出所奇,也因此,隨后帶來的產品研發(fā)熱度也讓人們看到了3D生活在加速。
技術,是一場毋庸置疑的視聽領域全新革命,人們在慢慢接近更為真實的觀看體驗。
3D沿革之路
3D,英文即3Dimension(線度、維),傳達的是三維空間的視覺效果,比2D畫面顯示得更為逼真立體,畫面人物及內容都仿佛躍然于屏幕之上,讓觀眾有身在其中的感覺。
然而3D成像技術并非最近幾年才開始研發(fā)。根據(jù)記載,最早的3D成像可以追溯到1944年,名為DavidBrewster的外國人通過一個立體鏡拍下了世界上最早的3D照片。如今,3D照相機也并不那么新奇了,模仿雙眼成像的雙鏡頭立體相機對攝影愛好者而言在網(wǎng)上就可以進行購買。
1915年,全球首部3D電影《愛的力量》開始攝錄并制作,1922年正式公映。1935年,首部彩色3D電影面世。
隨后,3D電影的制作逐步升溫,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開始出現(xiàn)不少3D電影作品,迪士尼、環(huán)球國際、哥倫比亞等知名片商在內都開始投資3D電影。這段期間也被喻為3D電影發(fā)展的黃金期。不過后來,雖然3D影片的制作熱情高漲,然而3D投放在電影院時依然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而這樣的影院數(shù)量又很少,成本很難收回。于是在業(yè)績和利潤的報表前,片商依然將更多的精力投放在2D影片制作上,3D版本只是在近年有所修改或進行回爐制作。
首部3D紀實片始于80年代中期。1986年,迪士尼主題公園和環(huán)球影城上映了由邁克爾·杰克遜出演的3D影片《CaptainEo》。
近幾年,3D影片一直在升溫,在我國也出現(xiàn)了同樣的浪潮。首部登陸我國的3D電影為《地心游記》,這部改編自凡爾納同名小說的電影,僅僅憑借著不足100塊的3D立體銀幕,就在兩個月內創(chuàng)造了6000多萬元的票房?!兜匦挠斡洝返某晒恿撕芏嘤霸簩?shù)字銀幕的改造需求,更新一些如數(shù)字服務器、投影鏡頭等設備以便能夠放映3D電影。
到了2009年,有人稱之為“3D立體電影元年”,更多的3D立體電影進入市場,來勢洶涌?!侗邮兰o3》剛剛下檔、《飛屋環(huán)游記》接踵而來,更多的人體驗到了3D奇跡。中國也開始加緊3D電影的制作,首部國產3D電影《樂火男孩》悄然上映了。
在3D電影走俏的同時,《變形金剛》、《星球大戰(zhàn)》等全球倍受推崇的影片也計劃將原片3D處理后重新發(fā)行,再戰(zhàn)銀幕。到了2009年年底,由詹姆斯·卡梅隆執(zhí)導,耗資5億美元的電影巨作《阿凡達》同時以2D、2DIMAX、3D、3DIMAX等多種版本在全球公映,徹底掀起了全球3D熱潮。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還在2010年CCBN的主題報告會上對3D影片的制作予以強調,他說,《阿凡達》一部電影的全球票房就已經(jīng)超過了中國全年電影票房的產值,這充分說明了科技進步對廣電產業(yè)的重要性。
3D成像技術
3D成像技術最基本的原理是相似的,就是利用人眼左右分別接收不同畫面,然后大腦經(jīng)過對圖像信息進行疊加重生,構成一個具有前-后、上-下、左-右、遠-近等立體方向效果的影像。更通俗些解釋,就是用兩個分開的鏡頭來模仿人的左眼和右眼,就像人的眼睛看到兩幅具有些許區(qū)別的圖像來制造深度感,從而圖像仿佛由屏幕表面向后方延伸,有時又仿佛從屏幕向觀眾方面伸出。
3D成像技術原理
總體來講,3D顯示技術可以分為眼鏡式和裸眼式兩大類。裸眼3D目前主要用于公用商務場合,將來還會應用到手機等便攜式設備上,然而目前的技術并不成熟,距離產業(yè)普及尚有一段距離。
而在家庭及影院領域,目前走進人們生活中的,或者說即將走進顯示器、投影機或電視機等不同終端的,都采用的3D眼鏡配以使用。
在眼鏡式3D技術中,我們又可以細分出三種主要的類型:色差式、偏光式和主動快門式,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色分法、光分法和時分法。
色差式3D技術
色差式3D技術,又有說法叫“立體照片方式”,是過去最常用、歷史最悠久也最初級的3D投影形式。中國一些游樂場所的3D電影體驗館中看到的往往應用于此技術。這種顯示技術其實利用的是色差,利用兩臺不同視角上拍攝的影像分別以兩種不同的顏色印制在同一幅畫面中,用肉眼觀看的話會呈現(xiàn)模糊的重影圖像,只有通過對應的紅藍等立體眼鏡才可以看到立體效果,就是對色彩進行紅色和藍色的過濾,紅色的影像通過紅色鏡片藍色通過藍色鏡片,兩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腦中重疊呈現(xiàn)出3D立體效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