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單片機的記憶杯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48016.htm
當代快節(jié)奏的工作生活中,忙忙碌碌總使得我們疲憊不堪,一杯熱咖啡,一杯溫水也許是現(xiàn)代都市人最便捷的放松方式。對于長期坐在電腦前的技術宅來說,一杯熱飲除了可以補充我們必須的水分,也可以使我們適當的小憩。
筆者作為職業(yè)碼農,卻常常遇到這樣的困擾:早上沖好的咖啡,放著放著就涼了,同事胃不好,需要喝溫水,可一忙就忘記了,常常是整杯水都放涼了才想起。想必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這次的設計,就是給大家解決這一問題,除了可以節(jié)約水資源,還能及時提醒人們飲用熱飲,喜歡喝熱飲的朋友,以后不必再因為冷卻的熱飲而苦皺眉頭了!
工作原理:
值得補充的是,這次的杯墊是用廢棄的光盤制作的(無意中給華碩做廣告了),中間的硬幣就是導熱材料,下面涂了硅脂,和DS18B20粘在一起。DS18B20就是這次設計的核心,通過感應溫度、并記錄溫度達到提醒人們喝熱飲的功能。在使用非隔熱杯子的前提下(材料不限,只要不是隔熱的),杯子內液體的溫度勢必會影響杯子表層溫度,雖然我們不確定杯子表層溫度的具體數值,但可以肯定的是,杯子的溫度是和里面液體的溫度是正比的。根據這個原理,當使用者覺得某個時刻的熱飲溫度剛剛好適合自己飲用時,就把杯子放到杯墊上,稍等五六秒鐘,給DS18B20一點時間來升溫,然后按下“記憶”鍵,此時杯子外部的溫度就被記錄到了單片機的eeprom里了,即便是斷電后,此數據仍會存在。
當下次沖好了一杯咖啡,就可以把杯子放到杯墊上面了,溫度傳感器會將采集到的溫度T值與eeprom里的數值A做比較,當A-1 < T < A+1 時,杯墊側面的八個二極管就會閃爍,以此來提示主人喝咖啡!
溫度的差值也可以根據設計者自行改變,比如在比較寒冷的地區(qū),T與A的差值可以通過改變程序來實現(xiàn),我在南方,實際測試的時候發(fā)現(xiàn)T與A的值在正負1之間就足夠了。
記憶鍵在向單片機記錄溫度數據的時候,也會擦除之前的數據,這樣一個按鈕就可以完成杯墊的操作。
作為單片機系統(tǒng)來說,其實就是DS18B20和eeprom的應用,國產的stc單片機大多數都自帶了一定大小的eeprom,這就給設計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為了讓電路更加簡潔,這次選用的是STC11F04E的1T單片機,具備4K的程序存儲空間和1K的eeprom空間,20管腳的封裝設計大大減小了PCB面積。下面就是原理圖:
程序設計:
這里要做出說明的是,大多數DS18B20程序代碼都是12T單片機下設計的,而1T單片機指令速度要比12T單片機快很多,這就導致了DS18B20程序不能直接拿來調用。筆者根據stc的官方資料,通過計算指令外加邏輯分析儀測試的方式,得出的結論是,11系列的1T單片機要比12T單片機指令快6.5倍左右,根據這個數據來修改原始DS18B20程序的延時程序和eeprom程序,這樣就能保證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STC的官方資料很明確的給出了eeprom的原始程序,筆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官方程序作了一些改動,為了使程序更加簡潔,應用了C語言的宏定義,自己也是做了對應的庫文件,方便實用。現(xiàn)在的程序代碼略長,我整理后會補發(fā),程序公開情況請關注工作室騰訊微博:Chinked-out(@136678431)。原理圖我是用proteus畫的,并不是實物中的STC11F04E單片機,但端口是通用的,只需要根據原理圖對應STC11F04E單片機連線即可。
制作過程:
一、準備工作
1、像圖1中這樣,給DS18B20接好導線,并做好絕緣。
2、利用易拉罐,剪出兩個直徑在3.5CM左右的圓形
3、準備圖3中這種較厚的雙面膠,五金店里都有賣,很便宜
4、根據原理圖焊接好的電路板,由于電路很簡單,這里我就不做過多解釋了。
二、組裝
1、像圖4這樣,用雙面膠粘好溫度傳感器和一個金屬原片
2、如圖5,把剛剛步驟中的圓片粘在光盤上,注意是溫度傳感器在光盤中間的圓孔位置。
3、把光盤反過來,由于另一面已經固定好了,就可以直接涂硅脂了,可以多涂點,保證下一步的順利
4、然后把四周涂有502膠水的金屬圓片像圖中那樣粘在光盤中間(因為大多數杯子的底部都是凹進去的,所以為了增加接觸面,可以用有一定厚度的金屬,比如一元硬幣,視頻中的實物就是硬幣)
待膠水干后,就可以在光盤的地面操作了,將電池盒(7號)和電路板粘在光盤上,用前文說的這種雙面膠效果很好的,不僅粘的結實,還可以調整高度,保證光盤翻過來放置時是水平的。
c語言相關文章:c語言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視頻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