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pryje"><nav id="pryje"><delect id="pryje"></delect></nav></meter>
          <label id="pryje"></label>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RSSI測距的定位算法的研究

          基于RSSI測距的定位算法的研究

          作者: 時間:2013-01-15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言
            技術中定義了3種設備:協調器(Coordinator),路由器(Router)和終端設備(EndDevice)。協調器主要負責啟動整個網絡;路由器的功能主要是允許其他設備加入網絡及多跳路由等;終端設備一般沒有特定的維持網絡結構的責任。技術通過這3種設備可以構成一個移動自組織的網絡,廣泛應用在家庭、環(huán)境監(jiān)測、工農業(yè)等場合[1]。目前的定位技術總體上可以分為基于與無需。前者定位精度較高,后者實現起來比較簡單。在中,有基于接收信號強度()、基于到達時間差(TOA)、基于不同波的到達時間差(TDOA)以及到達角度差(AOA)等[24]。在這幾種測距技術中,基于的測距技術將接收到的信號強度轉換為節(jié)點之間的距離,不需要額外的硬件和數據交換,有成本低、容易實現等優(yōu)點。本文結合CC2430/CC2431芯片,設計了一種基于的測距定位算法。

          1 RSSI測距的實現原理

            基于RSSI的測距技術是利用無線電信號隨距離增大而有規(guī)律地衰減的原理來測量節(jié)點間的距離的。接收信號強度RSSI與傳輸距離d的關系如下所示[5,8]:RSSI=-(10×n×lgd+A)(1)式中,n表示信號傳播常數,也叫傳播系數;d表示與發(fā)送者的距離;A表示距發(fā)送者1 m時的信號強度。測距精度的高低受到n與A實際取值大小的影響較大。A是一個經驗參數,可以通過測量距離發(fā)送者1 m處的RSSI 值得到。n是用來描述信號強度隨距離增加而遞減的參量,n的大小依賴具體的環(huán)境。為了得到最優(yōu)的n值,可以先放置好所有的參考節(jié)點,然后嘗試用不同的n_index值找到最適合這個具體環(huán)境的n值。

          2 節(jié)點組成的定位網絡

          2.1 CC2430/CC2431芯片介紹

            CC2430/CC2431是Chipcon公司(現被TI收購)推出的針對IEEE 802.15.4/應用的片上系統,其內部集成了工作在24 GHz的射頻收發(fā)器,擁有低功耗的8051 MCU內核、128 KB可編程Flash ROM和8 KB RAM,還有A/D轉換器、定時器等。另外,CC2431片上系統由CC2430加上Motorola公司基于IEEE 802.15.4標準的無線定位引擎組成。其定位引擎支持3~l6個參考節(jié)點的定位運算,最高精度可達05 m;定位時間少于40 μs,定位區(qū)域為64 m×64 m,定位誤差為3~5 m,與一般軟件定位相比,具有定位速度快、定位準確度高、消耗CPU資源少的特點[6]。
            CC2430/CC2431主要外圍電路圖如圖1所示。

          圖1 CC2430/CC2431主要外圍電路圖

          2.2 節(jié)點構成的定位網絡


          圖2 ZigBee定位網絡控制界面

            ZigBee網絡中有一類節(jié)點作為協調器,通過串口負責與PC通信;還有一類節(jié)點是參考節(jié)點,如圖2中周邊的4個圓圈,地址分別為0x143E、0x0001、0x3CB8、0x287B。這4個節(jié)點坐標已知,中間的圓圈(地址0x0002)為盲節(jié)點。盲節(jié)點可以根據接收信號強度,選取其中3個信號強度比較強的參考節(jié)點,采用三邊測量法估算出盲節(jié)點的坐標位置。如圖2所示,盲節(jié)點實時顯示的坐標為(6.25 m,5.75 m)。

            圖3為CC2431定位引擎的定位流程。

          圖3 CC2431定位引擎的定位流程

          2.3 最小二乘法修正距離

            從式(1)可以看出,如果知道參考節(jié)點與盲節(jié)點之間的RSSI值,則可以估算出兩個節(jié)點之間的距離。然而不同的環(huán)境下可能存在不同的信號干擾,采用節(jié)點之間的RSSI值估算距離必然存在一定的誤差。這時可以根據特定的環(huán)境對測量到的距離采用傳統的最小二乘法進行修正[7]。得到修正后的距離,從而可以更加精確地估算出盲節(jié)點的坐標。具體步驟如下:
          ① 根據實際情況布置好節(jié)點,參考節(jié)點(Mi,Ni)與盲節(jié)點(Mj,Nj)的位置坐標均已知??梢愿鶕i=(Mi-Mj)2+(Ni-Nj)2得到實際節(jié)點之間的距離。
          ② 根據式(1)估算出盲節(jié)點與各個參考節(jié)點之間的距離yi。
          ③ 采用最小二乘法擬合實際距離xi與估計距離yi的關系。假設兩者之間的關系為yi=axi+b,為了使所有數據偏差的平方和很小,假設R2=∑mi=1(yi-axi-b)2??梢园裄2看作自變量a和b的二元函數,要使得R2最小,分別對自變量求導,令其等于零。

            根據得到的a與b的值可以擬合出修正距離與估計距離的關系Y修=a×X估+b,結合式(1)可以得到:

          ④ 布置盲節(jié)點,通過式(1)估計盲節(jié)點與參考節(jié)點之間的距離x,通過第3步擬合好的修正距離與估計距離之間的關系修正估計距離,得到修正的距離Y修。

          2.4 盲節(jié)點坐標估計

            選擇3個接收信號強度最強的參考節(jié)點,采用三邊測量法估計出盲節(jié)點坐標值[8]。假設3個參考節(jié)點A、B、C的坐標分別為(ma,na)、(mb,nb)、(mc,nc),盲節(jié)點E的坐標(m,n)未知。通過2.3節(jié)4個步驟得到盲節(jié)點與3個參考節(jié)點的修正距離分別為da、db、dc。則根據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可以得到式(5):

          展開并化簡,可得到盲節(jié)點E的坐標(m,n),如式(6)所示:

          3 實驗結果分析

            在35 m×35 m的區(qū)域內布置4個參考節(jié)點,定位網絡控制界面如圖2所示。通過采集100個數據包,經過重復調整,n取16、A取47時定位效果最好。通過最小二乘法擬合出修正距離與估算距離之間的關系,得到a=1058 1,b=0193 4。因此,根據式(4)可以得到修正距離與估計距離之間的關系Y修=10581×10-(RSSI+A)10n+0193 4。修正前與修正后的測距值如表1所列,修正前與修正后盲節(jié)點坐標估計誤差如表2所列。

          表1 修正前與修正后的測距值m

            從表1中可以看出,相比于修正前的估計距離,經過最小二乘法修正后的距離更加接近于實際距離,誤差更小,從而能更加精確地估算出盲節(jié)點的坐標。從表2中可以看出,經過修正后的距離采用三邊測量法估算出盲節(jié)點的坐標誤差要小于修正前的坐標估算誤差。

          表2 修正前與修正后盲節(jié)點坐標估計誤差m

          結語

            ZigBee技術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在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定位算法是ZigBee技術中的重要算法之一。本文簡要分析了RSSI測距原理,在此基礎上結合最小二乘法原理,對估算的距離進行修正,并在以CC2430/CC2431為核心設計的ZigBee節(jié)點上組網實驗。實驗表明經過修正后的距離精度更高,對盲節(jié)點的坐標定位更加精確,修正后的定位精度符合一些常規(guī)的定位系統要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57182.htm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關鍵詞: RSSI ZigBee 測距技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看屁屁www成人影院,亚洲人妻成人图片,亚洲精品成人午夜在线,日韩在线 欧美成人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