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概述與MPEG-X的區(qū)別
——
H.264和以前的標準一樣,也是DPCM加變換編碼的混合編碼模式。但它采用“回歸基本”的簡潔設計,不用眾多的選項,獲得比MEPG-4好得多的壓縮性能;H.264加強了對各種信道的適應能力,采用“網(wǎng)絡友好”的結構和語法,有利于對誤友和丟包的處理;H.264應用目標范圍較寬,可以滿足不同速率、不同解析度以及不同傳輸(存儲)場合的需求。
在技術上,H.264標準中有多個閃光之處,如統(tǒng)一的VLC符號編碼,高精度、多模式的位移估計,基于4塊的整數(shù)變換、分層的編碼語法等。這些措施使得H.264得算法具有很高的編碼效率,在相同的重建圖像質量下,能夠比H.263節(jié)約50%左右的碼率。H.264的碼流結構網(wǎng)絡適應性強,增加了差錯恢復能力,能夠很好地適應IP和無線網(wǎng)絡的應用。
H.264能以較低的數(shù)據(jù)速率傳送基于聯(lián)網(wǎng)協(xié)議(IP)的視頻流,在視頻質量、壓縮效率和數(shù)據(jù)包恢復丟失等方面,超越了現(xiàn)有的MPEG-2、MPEG-4和H.26x視頻通訊標準,更適合窄帶傳輸。
MPEG-1標準視頻編碼部分的基本得法與H.261/ H.263相似,也采用運動補償?shù)膸g預測、二維DCT、VLC游程編碼等措施。此外還引入了幀內幀(I)、預測幀(P)、雙向預測幀(B)和直流幀(D)等概念,進一步提高了編碼效率。在MPEG-1的基礎上,MPEG-2標準在提高圖像分辨率、兼容數(shù)字電視等方面做了一些改進,例如它的運動適量的精度為半像素;在編碼運算中(如運動估計和DCT)區(qū)分“幀”和“場”;引入了編碼的可分級性技術,如空間可分級性、時間可分級性和信噪比可分級性等。近年推出的MPEG-4標準引入了基于視聽對象(AVO:Audio-Visual Object)的編碼,大提高了視頻通信的交互能力和編碼效率。MPEG-4中還采用了一些新的技術,如形狀編碼、自適應DCT、任意開頭視頻對象編碼等。但是MPEG-4的基本視頻編碼器還屬于和3相似的一類混合編碼器。
總之,MPEG毓標準從針對存儲媒體的應用發(fā)展到適應傳輸媒體的應用,其核心視頻編碼的基本框架是和H.261一致的,其中引人注目的MPEG-4的 “基于對象的編碼”部分由于尚有技術障礙,目前還難以普遍應用。因此,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新的視頻編碼建議H.264克服了前者的弱點,在混合編碼的框架下引入了新的編碼方式,提高了編碼效率,在低碼流下可達到優(yōu)質圖像質量。
二、H.264的技術特點
2.1 分層設計
視頻編碼層具有高效的視頻內容表示功能;
網(wǎng)絡提取層將網(wǎng)絡中所需要的數(shù)據(jù)進行打包和傳送;
2.2 高精度、多模式運動設計
支持1/4或1/8像素精度的運動矢量;
多模式的靈活和細致的劃分,大提高了運動估計的精確程度;
多幀參考技術;
2.3 幀內預測功能
在空間域進行預測編碼算法,以便取得更有效的壓縮:
2.4 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