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中C和匯編混合編程及示例
在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中,目前使用的主要編程語言是C和匯編,C++已經有相應的編譯器,但是現(xiàn)在使用還是比較少的。在稍大規(guī)模的嵌入式軟件中,例如含有OS,大部分的代碼都是用C編寫的,主要是因為C語言的結構比較好,便于人的理解,而且有大量的支持庫。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80156.htm盡管如此,很多地方還是要用到匯編語言,例如開機時硬件系統(tǒng)的初始化,包括CPU狀態(tài)的設定,中斷的使能,主頻的設定,以及RAM的控制參數(shù)及初始化,一些中斷處理方面也可能涉及匯編。另外一個使用匯編的地方就是一些對性能非常敏感的代碼塊,這是不能依靠C編譯器的生成代碼,而要手工編寫匯編,達到優(yōu)化的目的。而且,匯編語言是和CPU的指令集緊密相連的,作為涉及底層的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熟練對應匯編語言的使用也是必須的。
單純的C或者匯編編程請參考相關的書籍或者手冊,這里主要討論C和匯編的混合編程,包括相互之間的函數(shù)調用。下面分四種情況來進行討論,暫不涉及C++。
1. 在C語言中內嵌匯編
在C中內嵌的匯編指令包含大部分的ARM和Thumb指令,不過其使用與匯編文件中的指令有些不同,存在一些限制,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
a. 不能直接向PC寄存器賦值,程序跳轉要使用B或者BL指令
b. 在使用物理寄存器時,不要使用過于復雜的C表達式,避免物理寄存器沖突
c. R12和R13可能被編譯器用來存放中間編譯結果,計算表達式值時可能將R0到R3、R12及R14用于子程序調用,因此要避免直接使用這些物理寄存器
d. 一般不要直接指定物理寄存器,而讓編譯器進行分配
內嵌匯編使用的標記是 __asm或者asm關鍵字,用法如下:
__asm
{
instruction [; instruction]
…
[instruction]
}
asm(“instruction [; instruction]”);
下面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在C中內嵌匯編語言,
#include
void my_strcpy(const char *src, char *dest)
{
char ch;
__asm
{
loop:
ldrb ch, [src], #1
strb ch, [dest], #1
cmp ch, #0
bne loop
}
}
int main()
{
char *a = "forget it and move on!";
char b[64];
my_strcpy(a, b);
printf("original: %s", a);
printf("copyed: %s", b);
return 0;
}
在這里C和匯編之間的值傳遞是用C的指針來實現(xiàn)的,因為指針對應的是地址,所以匯編中也可以訪問。
2. 在匯編中使用C定義的全局變量
內嵌匯編不用單獨編輯匯編語言文件,比較簡潔,但是有諸多限制,當匯編的代碼較多時一般放在單獨的匯編文件中。這時就需要在匯編和C之間進行一些數(shù)據(jù)的傳遞,最簡便的辦法就是使用全局變量。
/* cfile.c
* 定義全局變量,并作為主調程序
*/
#include
int gVar_1 = 12;
extern asmDouble(void);
int main()
{
printf("original value of gVar_1 is: %d", gVar_1);
asmDouble();
printf(" modified value of gVar_1 is: %d", gVar_1);
return 0;
}
對應的匯編語言文件
;called by main(in C),to double an integer, a global var defined in C is used.
AREA asmfile, CODE, READONLY
EXPORT asmDouble
IMPORT gVar_1
asmDouble
ldr r0, =gVar_1
ldr r1, [r0]
mov r2, #2
mul r3, r1, r2
str r3, [r0]
mov pc, lr
END
3. 在C中調用匯編的函數(shù)
在C中調用匯編文件中的函數(shù),要做的主要工作有兩個,一是在C中聲明函數(shù)原型,并加extern關鍵字;二是在匯編中用EXPORT導出函數(shù)名,并用該函數(shù)名作為匯編代碼段的標識,最后用mov pc, lr返回。然后,就可以在C中使用該函數(shù)了。從C的角度,并不知道該函數(shù)的實現(xiàn)是用C還是匯編。更深的原因是因為C的函數(shù)名起到表明函數(shù)代碼起始地址的左右,這個和匯編的label是一致的。
/* cfile.c
* in C,call an asm function, asm_strcpy
* Sep 9, 2004
*/
#include
extern void asm_strcpy(const char *src, char *dest);
int main()
{
const char *s = "seasons in the sun";
char d[32];
asm_strcpy(s, d);
printf("source: %s", s);
printf(" destination: %s",d);
return 0;
}
;asm function implementation
AREA asmfile, CODE, READONLY
EXPORT asm_strcpy
asm_strcpy
loop
ldrb r4, [r0], #1 ;address increment after read
cmp r4, #0
beq over
strb r4, [r1], #1
b loop
over
mov pc, lr
END
在這里,C和匯編之間的參數(shù)傳遞是通過ATPCS(ARM Thumb Procedure Call Standard)的規(guī)定來進行的。簡單的說就是如果函數(shù)有不多于四個參數(shù),對應的用R0-R3來進行傳遞,多于4個時借助棧,函數(shù)的返回值通過R0來返回。
4. 在匯編中調用C的函數(shù)
在匯編中調用C的函數(shù),需要在匯編中IMPORT 對應的C函數(shù)名,然后將C的代碼放在一個獨立的C文件中進行編譯,剩下的工作由連接器來處理。
;the details of parameters transfer comes from ATPCS
;if there are more than 4 args, stack will be used
EXPORT asmfile
AREA asmfile, CODE, READONLY
IMPORT cFun
ENTRY
mov r0, #11
mov r1, #22
mov r2, #33
BL cFun
END
/*C file, called by asmfile */
int cFun(int a, int b, int c)
{
return a + b + c;
}
在匯編中調用C的函數(shù),參數(shù)的傳遞也是通過ATPCS來實現(xiàn)的。需要指出的是當函數(shù)的參數(shù)個數(shù)大于4時,要借助stack,具體見ATPCS規(guī)范。
小結
以上通過幾個簡單的例子演示了嵌入式開發(fā)中常用的C和匯編混合編程的一些方法和基本的思路,其實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如何在C和匯編之間傳值,剩下的問題就是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來進行處理。以上只是拋磚引玉,更詳細和復雜的使用方法要結合實際應用并參考相關的資料。
說明
以上代碼在ADS 1.2的工程中編譯,并在對應的AXD中軟件仿真通過。
參考資料
1. 杜春雷,ARM體系結構與編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 UC/OS-II for ARM移植的相關啟動代碼
c++相關文章:c++教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