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的發展:無線系統設計的挑戰(06-100)
藍牙技術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面世以來,就開始面對眾多的技術挑戰,包括兼容性、功耗和信號干擾等方面的挑戰。本文全面概述了藍牙技術,以及如何利用BlueCore來應對功耗和信號干擾方面的挑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81185.htm藍牙是一種短程無線鏈路技術。作為一種纜線替代技術,藍牙在消費電子設備之間傳輸語音和數據,如移動電話、PC和PDA設備等。由于藍牙應用于電池驅動的小型設備,并且具有短程無線鏈路的特點,因此功耗一直是該技術關注的問題。
藍牙技術
藍牙運行的工業、科學和醫學(ISM)頻帶范圍為2.4~2.4835GHz。由于這個頻帶是開放的,因此有許多其它的無線鏈路標準也使用這個頻帶,如802.11 Wi-Fi和DECT無繩電話。因為非常類似,這些設備之間可能造成相互的干擾,從而影響藍牙鏈路的質量。
藍牙鏈路的范圍取決于無線設備的功率。一級設備的連接范圍是100米,二級設備為10米,三級設備為1米以內。
藍牙技術的標準數據傳輸速率高達每秒1Mbit/s,真正吞吐量為每秒723千比特。數據被藍牙堆棧劃分為數據包,并通過兩個鏈路中的其中一個進行發送。此鏈路是通過SCO(Synchronous Connection Oriented Channels)利用預留帶寬進行實時傳輸(包括語音包)的;或通過ACL(Asynchronous Connectionless Channels)進行數據傳輸和再傳輸。一個藍牙設備由硬件、固件和軟件三部分組成。
圖1顯示的是一個典型的分層藍牙規格協議棧。除了主機控制接口(HCI)、邏輯鏈路控制及適配協議(L2CAP)、RFCOMM和服務發現協議(SDP)之外,該藍牙規格協議棧還具有無線電、基帶和鏈路管理協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