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文章 進入5g 技術社區(qū)
中國聯(lián)通攜手華為助力全球首例5G超遠程自主原研機器人手術
- 近日,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副院長牛海濤教授帶領團隊借助國內最新智能醫(yī)療感知交互技術,以及中國聯(lián)通與華為公司聯(lián)合提供的兩地5G網絡,通過威高集團自主原研的“妙手”三臂醫(yī)療機器人系統(tǒng),與遠在3000公里外的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qū)人民醫(yī)院實驗室成功連線,順利完成國內跨距最大的遠程實驗動物微創(chuàng)手術,同時也是全球首例基于5G網絡環(huán)境下的超遠程自主原研機器人手術。
- 關鍵字: 中國聯(lián)通 華為 5G 智能醫(yī)療感知交互技術
羅德與施瓦茨使用Qualcomm?Snapdragon?X55 5G調制解調器完成業(yè)界首個基于5G的位置服務場景

- 作為無線通信行業(yè)測試與測量解決方案的優(yōu)質供應商,羅德與施瓦茨將使全球的手機制造商和移動運營商能夠在5G NR設備中測試和驗證LBS(基于位置的服務)的操作。羅德與施瓦茨與高通公司的子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合作,使用Snapdragon X55 5G調制解調器和Qualcomm?RF前端解決方案的設備成功驗證了5G NR的A-GPS控制面LPP服務場景。該設備能夠成功建立5G非獨立(NSA)連接,然后根據3GPP要求執(zhí)行GPS測試。定位技術在當今的商用移動無線設備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隨
- 關鍵字: 羅德與施瓦茨 高通 5G LBS 位置服務
振興半導體行業(yè)需要科學的規(guī)劃和布局
- 日前,北京大學教授、半導體業(yè)資深人士周治平稱,中國至少需要“5到10年時間”才能在半導體領域趕上美國、韓國等國家,因為提升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需要時間,尤其是在其他國家(在硬件、軟件、服務和知識產權方面)實施技術封鎖的時候,必須要自己開發(fā)出相關的設備、工具和技術。 長期以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電子產品制造國家與消費國家,電子信息產品的核心半導體元器件以及集成電路高端制造裝備和原材料嚴重依賴進口。現(xiàn)在,隨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對中國進口裝備與原材料進行嚴格的審查和限制,禁止中國企業(yè)通過市場的方式并購相關企業(yè)
- 關鍵字: 5G 半導體
三星發(fā)布首款集成5G的處理器Exynos 980
- 據三星官方網站消息,三星發(fā)布首款集成5G的處理器Exynos 980,采用8nm工藝打造,內置兩顆2.2GHz的Cortex-A77核心和六顆1.8GHz的A55核心,GPU為Mali-G76 MP5,最高支持3360×1440分辨率屏幕,同時內置有NPU,存儲方面支持LPDDR4X內存以及UFS 2.1/eMMC 5.1閃存。
- 關鍵字: 三星 5G Exynos 980
滿足5G無線基礎設施的故障安全要求

- 如果您一直關注有關5G的新聞,您就會知道它可以顯著提高帶寬,最高可達10Gbps。此外,它還具有低于1ms的系統(tǒng)時延,與現(xiàn)有的網絡相比,功耗大大降低。5G將在工業(yè)物聯(lián)網、車輛間通信和互聯(lián)邊緣計算等領域實現(xiàn)大量新應用。除了高帶寬和超低時延以外,這些應用還需要具備另外兩個不太受關注的特性,即99.99x%的可靠性和24x7的全天候可用性。本文討論了無線基礎設施應用中NOR Flash 存儲器的重要選擇標準。技術為了在壓縮的上市時間內響應不斷變化的市場標準,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以及互補式片上系統(tǒng)(SoC
- 關鍵字: 賽普拉斯 Cypress 5G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