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網絡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利用FR1(0.41至7.125 GHz)和FR2(24.25至71 GHz)頻段一直是至關重要的。隨著5G-Advanced和6G時代的到來,全球各地的監管機構和行業聯盟正在討論第三個頻段,即上中頻段(FR3)。上中頻段涵蓋7.125至24.25 GHz,將為移動通信技術開辟新的領域。羅德與施瓦茨(以下簡稱“R&S”)的技術在幫助高通科技公司展示其在FR3上的最新RF調制解調器技術的準備情況和有效性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由國際電信聯盟(ITU)于2023年11月和12
關鍵字:
R&S 高通 5G-Advanced 6G
5G商用五年來,全球5G用戶規模已經突破15億,相當于4G九年的發展成果;同時,5G用20%的全球移動用戶占比,貢獻了30%的移動流量與40%的移動業務收入。而2月26日-29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4)上,5G-A成了最被熱議的話題。無論是運營商、通信設備廠商,還是互聯網企業,都不得不開始重視這一技術趨勢。5G-A(5G-Advanced,也稱5.5G)是5G網絡在功能和覆蓋上的部分升級:據華為介紹,5G-A能提供下行10Gbps的速率,相當于從原來5G的1Gbps提高至10倍
關鍵字:
5G-A 6G 5G 5.5G 通信
對于通信服務提供商( CSP )而言,5G 無線接入網( RAN )領域向開放和虛擬化網絡的發展勢頭持續強勁。其中大有裨益,包括能夠輕松構建、定制和管理網絡,從而滿足不同需求。與傳統 RAN 相比,基于 vRAN 和 OpenRAN 的系統還提供了通向云原生技術的途徑以及供應商靈活性。 因此,包括 AMD 在內的越來越多的行業領先企業正在提供支持當今 5G 開放和虛擬專網的解決方案也就不足為奇了。AMD 持續關注電信產業未來,將于 2 月 26 日至 28 日重返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展示包括“
關鍵字:
AMD 電信合作伙伴生態系統 MWC 2024 5G 6G vRAN Open RAN
●? ?在Open RAN測試平臺內展示神經接收機性能●? ?完整設計流程的工具包括使用特定地點場景訓練神經接收機的能力●? ?使用是德科技設備對NVIDIA Sionna模擬的外部通道模型進行仿真,以創建定制的端到端系統是德科技與英偉達在2024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合作展示6G神經接收機設計流程是德科技近日宣布該公司與 NVIDIA 合作,創建了用于訓練和驗證神經接收機的完整設計流程,該流程將在2024年巴塞羅那世界移動大會上展示。本次演示位于
關鍵字:
是德科技 英偉達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6G 神經接收機
12月初,我國6G推進組組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介紹,6G技術的商用時間基本上是在2030年左右,標準化制定時間會在2025年。為更好地應對6G研究挑戰,NI推出全新MIMO 參考架構,通過USRP X410 配合專業應用程序包,支持研究人員在5G / 6G 領域的探索。01 NI認為6G的探索將圍繞三大關鍵技術展開6G無線技術是目前正在開發的最新也是最先進的蜂窩通信形式,預計將會帶來比5G無線技術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遲和更先進的功能。6G網絡將助力實現真實物理世界與虛擬數字世界的深度融合,構
關鍵字:
6G NI MIMO 參考架構
通過結合光子和電子組件,科學家們建造了一款原型通信芯片,可以有效地訪問足夠高的射頻帶寬,用于先進雷達以及6G和7G等用途。一種首創的芯片架構,利用了電子和基于光的組件,可能為6G技術鋪平道路。這項研究于11月20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為先進雷達、衛星系統、先進無線網絡(Wi-Fi)甚至未來的6G和7G移動技術的通信芯片提供了藍圖。通過將基于光的光子組件整合到傳統的基于電子的電路板中,研究人員顯著提高了射頻(RF)帶寬,同時在高頻率下展示了改進的信號精度。他們通過采購硅晶片并將電子和光子組件(以“芯片塊”
關鍵字:
6G
10月9日消息,對于6G網絡,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4G及前幾代移動通信的發展是在應用生態基本具備的情況下順勢而為,生態建設似乎水到渠成。5G的應用生態發展明顯滯后,2C和2B應用側準備不足,而且國際形勢變化使外循環受限,凸顯芯片等基礎產業生態短板;6G起步就應重視生態協同推進,生態的營造需要從5G/5.5G做起,應用生態需要強化與產業鏈上下游行業的協作。鄔賀銓進一步指出,5.5G已經以實現峰值上行Gbps、下行10Gbps為目標,6G可以再提高但沒必要追求Tbps,個別超高帶寬的應用可以通過載波聚合
關鍵字:
5G 6G 無線通信
VIAVI Solutions(VIAVI)近日宣布推出支持非地面網絡(NTN)和高空平臺(HAP)的基站和端到端測試。無線技術對傳統地面通信網絡日益加持,借助衛星通信助力提供近乎全面的覆蓋。VIAVI TM500 和 TeraVM測試平臺能夠在 NTN 和 HAP 網絡獨特的服務鏈路條件下,對 gNodeB 和整體網絡的一致性、性能和可靠性進行驗證。3GPP R17標準正式引入了對 NTN 的支持和指南,預計后續版本將繼續完善標準。這些規范將有助于提高 NTN 的性能,使其能夠與地面電信網絡融合,并支持
關鍵字:
VIAVI 5G 6G 衛星通信 NTN HAP
· 是德科技解決方案將幫助研究人員表征有源收發信機前端的亞太赫茲放大器和其他元器件· 技術進步為新一代節能型超高數據速率無線系統奠定堅實基礎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宣布為斯圖加特大學提供全新的 Keysight 6G 矢量元器件分析(VCA)解決方案,協助其進行關鍵的基礎研究,為開發新型 6G 集成電路(IC)打下堅實基礎。是德科技與斯圖加特大學在研發領域長期保持合作,
關鍵字:
是德科技 斯圖加特大學 6G
當前,全球5G發展已經進入關鍵期,滲透率在快速提升,5G在各行各業逐漸完成場景落地。根據中國網信辦的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國已建成142.5萬個5G基站,總量占全球60%以上,5G用戶數達到3.55億戶。而就在5G發展如火如荼的同時,全球主要國家已經投身6G研究。圖1:中國5G基站數量占比(圖源:中國信通院)6月21日,中國移動對外發布《6G網絡架構技術白皮書》,這是業界首次系統化發布6G網絡的架構設計。同時,在第二屆全球6G技術大會上,美英日加等國也深入探討了6G相關網絡技術和場景落地。從5G到
關鍵字:
Mouser 5G 6G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蜂窩通信和 Wi-Fi 兩個陣營正在爭搶 6GHz(6425-7125MHz)頻段,現階段來看前者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兩大陣營都希望將 6GHz 頻段“占為己有”,而英國通訊管理局(Ofcom)正征求折中的方案,讓兩大陣營共享 6GHz 頻段。Ofcom 提出了“混合共享”解決方案,并提供了兩個實施示例,IT之家在此匯總如下:分割室內室外:Wi-Fi 路由器往往位于室內 —— 在局部室內區域內承載寬帶流量;而移動發射機大多位于室外 —— 提供更廣泛的覆蓋范
關鍵字:
無線通信 5G/6G
羅德與施瓦茨(以下簡稱"R&S公司")與位于法國里爾的電子微電子和納米技術研究所(IEMN)擴大合作,共同研究利用光子技術的太赫茲通信。IEMN研究人員近期成功演示了在距離為645米的室外場景下搭建300 GHz的雙向通信鏈路,用于模擬未來的6G回傳場景。R&S SMA100B微波信號發生器是該套測試裝置的關鍵組件。R&S SMA100B可以提供超低相位噪聲信號,有助于加速太赫茲通信的研發進程,并為將來的工業化做準備。300 GHz雙向6G連接,位于法國,距離6
關鍵字:
羅德與施瓦茨 IEMN 6G 光電太赫茲
Warning: file_get_contents(https://wap.miit.gov.cn/cms_files/filemanager/1226211233/picture/20236/30fb6535fe95404e96ccdc3d49ca7923.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HTTP request failed! HTTP/1.1 403 Forbidden
in /var/www/html/www.edw.com.cn/www/rootapp/contr
關鍵字:
無線通信 5G/6G
· 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套件助力開發人員設計創新的 5G 和 6G 半導體芯片,為新一代無線系統賦能· 新一代EM求解器、應用感知網格算法以及創新的電路聯合設計與仿真方法,加快 3D 電磁分析進程· RFPro 增強功能,簡化單片微波集成電路和射頻模塊設計流程,通過電磁仿真提高電路設計人員的工作效率· 電熱仿真、信號調
關鍵字:
是德科技 PathWave 毫米波 6G
6G, 即第六代移動通信標準, 也被稱為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
關鍵字:
6G
6g介紹
6G,即第六代移動通信標準,一個概念性無線網絡移動通信技術,也被稱為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主要促進的就是互聯網的發展。
6G網絡將是一個地面無線與衛星通信集成的全連接世界。通過將衛星通信整合到6G移動通信,實現全球無縫覆蓋,網絡信號能夠抵達任何一個偏遠的鄉村,讓深處山區的病人能接受遠程醫療,讓孩子們能接受遠程教育。此外,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電信衛星系統、地球圖像衛星系統和6G地面網絡的聯動支持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