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焦點
· 首款產(chǎn)品(研發(fā)代號:Knights Corner)將采用英特爾 22 納米制程工藝,并利用摩爾定律將集成度擴展到50個英特爾內核以上。
· 基于英特爾® 至強® 處理器和基于英特爾®集成眾核架構的產(chǎn)品采用通用的開發(fā)工具、軟件算法和編程技術。
· 該產(chǎn)品的誕生依托于英特爾多年在眾核領域的相關研究經(jīng)驗,其中包括英特爾的‘Larrabee’項目以及單芯片云計算機。
·
- 關鍵字:
英特爾 22納米 摩爾定律 處理器
- 按照原定計劃,Intel已經(jīng)開始向軟件開發(fā)商出貨基于48核心原型處理器(單芯片云計算機 /SCC)的新系統(tǒng)。Intel希望這種芯片能夠幫助自己和軟件開發(fā)商創(chuàng)造新的微處理器愿景。Intel德國不倫瑞克研究院主管、 48核心處理器設計師之一Sebastian Steibl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已經(jīng)開始和特定的外部合作伙伴分享(48核心處理器系統(tǒng))。目前已經(jīng)取得了一些很有趣的成果,而且我想今年夏天 還會有更有趣的消息。”
按照規(guī)劃,這種48核心處理器純粹是個設計原型,并不
- 關鍵字:
Intel 處理器
- 受全球經(jīng)濟復蘇的推動,全球第一大計算機芯片制造商英特爾當前正在加大生產(chǎn)。據(jù)悉,英特爾當前的運營負荷率為80%,遠超過去年經(jīng)濟衰退時期的50%左右;PC處理器的平均售價也較兩個季度前增長了12%。
海外市場對美國制造的從半導體到打印機等商品的需求,正在推動著美國制造業(yè)再度走向繁榮。聯(lián)博資產(chǎn)管理集團經(jīng)濟研究部門主管約瑟夫-卡森(Joseph Carson)表示,“受競爭力提升的推動,美國制造業(yè)已真正看到了復興的跡象。出口一直是制造業(yè)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我們認為這將是一種新的趨勢。&rdqu
-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PC廠商惠普和戴爾在英特爾發(fā)布之前泄露了有關新的四核筆記本電腦處理器的細節(jié)。
惠普在其網(wǎng)站上發(fā)布的Envy 17筆記本電腦手冊中介紹了英特爾新的四核酷睿i7-840QM和酷睿i7-740QM處理器的細節(jié)。戴爾以前曾列出在Studio 15筆記本電腦中提供這些芯片。谷歌的緩存網(wǎng)頁中仍有這些信息。
酷睿i7-840QM處理器的運行速度是1.86GHz,包括8MB緩存。這種處理器包含Turbo Boost技術,為了更快的應用程序性能可以把時鐘速度提高到3.2Ghz??犷7-74
-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 有分析人士日前指出,英特爾發(fā)展軟件和服務業(yè)務對于AMD而言可能是一個機會。
上周有報道稱,英特爾正在打造自己的軟件和服務業(yè)務,希望把處理器市場的成功復制到智能手機和個人消費電子市場。Gartner分析師克里斯蒂安·海達遜 (Christian Heidarson)稱,英特爾希望為消費者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盡量降低對第三方廠商的依賴性。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對于AMD而言,這是從英特爾攫取市場的好機會。英特爾在追求業(yè)務多樣化的同時,其核心處理器業(yè)務必將有所松懈。
ID
- 關鍵字:
AMD 處理器
- 據(jù)報道,ARM移動運算部門主管Bob Morris近日表示,明年將有50%的平板機采用其處理器平臺。Morris稱,今年平板機出貨量預計在400萬臺,這一數(shù)字將在明年上升至2100萬臺,其中有將近40款基于ARM處理器的平板機上市。
Morris還表示,包括聯(lián)想、戴爾、惠普和夏普在內一線廠商已經(jīng)采用其處理器設計智能本和平板機產(chǎn)品。
ARM也為即將召開的臺北電腦展預熱,展示了采用ARM處理器與Android操作系統(tǒng)的平板機和電子書閱讀器,其中涉及一款7寸平板機,它可支持高 清視頻播放,不過具
- 關鍵字:
ARM 處理器
- Intel近日在歐洲公開展示了一套基于其48核心處理器的系統(tǒng)。這種試驗性芯片 又被稱為單芯片云計算機或者芯片超級計算機(縮寫均為SCC)。承載48核心處理器的原型主板代號“Copper Ridge”,包括特制的芯片組、八 條四通道DDR3 DIMM內存插槽、必要的I/O(圖形核心/SO-DIMM顯存/標準和特制接 口)和其他各種部件。由于沒有SATA接口,Intel使用一塊U盤替代了普通硬盤。整塊系統(tǒng)被放置在一個很典型的機 箱內,但是主板似乎并不符合ATX標準規(guī)范。
盡管
- 關鍵字:
Intel 處理器 48核
- 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兼營銷總經(jīng)理湯姆• 基羅伊(Tom Kilroy)日前表示,中國將于2014年成為全球最大PC市場。
基羅伊稱,英特爾預計,中國有望于2014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PC市場。
微軟大中華區(qū)董事長兼CEO梁念堅3月18日曾預計,中國有望于明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PC市場。
而宏碁董事長王振堂4月底表示,中國將在未來兩年內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PC市場。
此外,基羅伊還預計,今年年底,巴西將成為繼美國和中國之后的全球第三大PC市場。
-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 從去年開始,32位嵌入式處理器成了新聞發(fā)布的熱門,特點是32位MCU(微控制器)價格不斷降低,試圖與16/8位MCU競爭;32位MCU/MPU(微處理器)在性能效率上不斷提到,瞄準高速增長的工業(yè)/醫(yī)療應用。
32位MCU市場概況
據(jù)iSuppli推測,世界MCU的增長在2009年初跌至谷底后,到2010年會有一個較大的恢復和提升。2009年,MCU市場是120億美元,比2008年下降了25%,預計2010年市場將有16%的反彈,達136億美元,隨后市場將漸漸復蘇。中國MCU市場2009年也
- 關鍵字:
ARM MCU 處理器 201005
- 5月21日消息,據(jù)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兼營銷總經(jīng)理湯姆·基羅伊(Tom Kilroy)日前表示,中國將于2014年成為全球最大PC市場。
基羅伊稱,英特爾預計,中國有望于2014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PC市場。
微軟大中華區(qū)董事長兼CEO梁念堅3月18日曾預計,中國有望于明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PC市場。
而宏?董事長王振堂4月底表示,中國將在未來兩年內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PC市場。
此外,基羅伊還預計,今年年底,巴西將成為繼美國和中國之后的全球第
-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 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日前通知上網(wǎng)本廠商,雙核Atom處理器 N550上市后,廠商可以將上網(wǎng)本的屏幕尺寸提升到12.1英寸。
當前,使用Atom處理器的上網(wǎng)本屏幕僅限于9英寸和10英寸。但英特爾日前通知PC廠商,即將上市的雙核Atom處理器將可以用于11.6 英寸和12.1英寸上網(wǎng)本中。
雙核Atom N550的時鐘頻率為1.5GHz,支持多線程和DDR3,而當前Atom僅支持DDR2。
英特爾CEO歐德寧曾表示,面向上網(wǎng)本的雙核Atom處理器將在第二季度推出。消息人士稱,雙核Atom
- 關鍵字:
英特爾 Atom 處理器
- 據(jù)路透報道,英特爾預計公司存有在新興平板電腦市場擴展業(yè)務的巨大商機,同時也不會放棄為蘋果平板電腦iPad提供處理器的希望.
盡管蘋果已自主設計近期上市的平板電腦iPad的處理器,但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兼營銷總經(jīng)理Tom Kilroy認為,未來推出的新版iPad,英特爾仍有參與的機會."現(xiàn)在市面上的iPad并沒有使用英特爾處理器."Kilroy周三在舊金山召開的路 透全球科技峰會上表示.
但他稱,"但當未來再次出現(xiàn)機會時,英特爾不會放棄,希望能與蘋果商洽合作并贏得這
-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iPad
- 高通道密度的媒體與基帶處理器SP2704設計應用,SP2704媒體與基帶處理器是LSI第三代基于StarCore DSP的多核DSP和RISC CPU平臺。該款最新推出的處理器旨在滿足下一代無線、有線以及企業(yè)基礎設施等各種應用對高通道密度、優(yōu)化成本和低功耗的要求。 這種異構計算平臺專
- 關鍵字:
SP2704 設計 應用 處理器 基帶 密度 媒體 通道
- 據(jù)主板業(yè)者透露,AMD公司為了緩解旗下GPU市場供貨緊缺的問題,曾授意其顯卡/芯片組代工廠商臺積電公司將原先用于生產(chǎn)AMD55nm制程芯片組產(chǎn) 品的產(chǎn)線改為生產(chǎn)GPU芯片,業(yè)者預計此舉有可能導致AMD的芯片組產(chǎn)品出現(xiàn)供貨緊缺現(xiàn)象。
2009年下半年,由于臺積電公司40nm制程良率出現(xiàn)問題,AMD公司的40nm制程HD5000系列顯卡曾一度出現(xiàn)嚴重缺貨,結果導致顯卡廠商饑不擇食改下55nm Radeon HD4000系列顯卡GPU訂單,不過由于AMD公司此前對55nm GPU芯片的市場需求估計過低
- 關鍵字:
AMD 40nm GPU
amd epyc 處理器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amd epyc 處理器!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amd epyc 處理器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md epyc 處理器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chǎn)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