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繼模式在OFDMA系統中的應用設計
在LTE的空口資源表示中,NDLBW表示下行帶寬配置,用下行子載波數表示;NULBW表示上行帶寬配置,用上行虛擬子載波數表示;NDLsymb表示下行一個時隙(子幀)中的0FDM符號數;NULsymb表示上行一個時隙中SC―OFDM符號數;NRBBW表示頻域資源塊數(以12個子載波為基本單位)。
圖4是LTE中基于OFDMA的下行資源柵格示意圖,基于用戶調度的資源塊定義為:時間域連續(xù)的OFDM符號數和頻率域連續(xù)子載波塊的乘積NDLsymb×NRBBW。在上行資源調度中,資源塊定義為一個子幀和參數NTX和k0。這兩個參數決定了傳輸帶寬和頻率跳頻模式。NTX也以12個虛擬子載波為單位。
可見,LTE可以在時域和頻域分別對用戶進行區(qū)分。因此,下面基于OFDMA的中繼技術設計可以直接應用在LTE中。
2 基于OFDMA的中繼方案
2.1 基于OFDMA的多跳/單跳資源分配方法
從單跳和多跳連接的不同出發(fā),OFDMA技術可被用于將可用頻帶分裂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于單跳通信,另一部分用于多跳通信??梢灶A見,鄰近子載波分別被分配給多跳和單跳話務量,產生了兩個鄰近子頻段,一個用于多跳,一個用于單跳。這意味著,目標系統的空口使用一個完整的頻段,比如100 MHz,分裂這整個頻段為兩部分。作為例子,圖5給出了基于0FDMA的空口中Nc個子載波的分配模式,MH區(qū)域表示該部分子載波用于多跳通信,SH區(qū)域表示該部分子載波用于單跳通信。
通過利用OFDMA的特性,兩個子頻段以一種靈活的方式進行動態(tài)分割。OFDMA允許分配不同的子載波給不同的用戶,來形成不同的連接。這里建議根據需要將子載波分配成兩個子波段,例如,高位頻段的子載波被分配給多跳子頻段,同時余下的子載波被用于單跳。分配給單跳和多跳的子載波數量能夠根據需求動態(tài)調整。
依賴于單跳和多跳話務量對頻率資源的需求,子頻段分割會改變,比如,如果在一個多跳固定中繼站區(qū)域的終端間有較重的本地話務量,而只有很少的一點帶寬需求用于和因特網之間傳輸數據,這樣,多跳子頻段將會減少到非常少的子載波數量。然而,如果多跳需要更多的帶寬,一些用于單跳的載波將被分配給多跳頻段。舉例而言,如果每個移動節(jié)點都和因特網有一個連接,多跳子頻段將會增加以支持通過固定中繼網絡中繼的大話務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