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pryje"><nav id="pryje"><delect id="pryje"></delect></nav></meter>
          <label id="pryje"></label>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yè)界動態(tài) > 臺晶圓代工 2025市占仍有44%

          臺晶圓代工 2025市占仍有44%

          作者: 時間:2022-04-26 來源:工商時報 收藏

          根據市調統(tǒng)計,2022年中國臺灣地區(qū)占全球12吋約當產能48%,若僅觀察12吋晶圓產能則超過五成,16奈米及更先進制程市占更高達61%。
          市調指出,中國臺灣地區(qū)擁有人才、地域便利性、產業(yè)聚落等優(yōu)勢,并將研發(fā)及擴產重心留于中國臺灣地區(qū),從現有的擴產藍圖來看,至2025年中國臺灣地區(qū)仍將掌握全球44%的產能,甚至擁全球58%先進制程產能,在全球半導體產業(yè)持續(xù)強勢。
          表示,中國臺灣地區(qū)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極具關鍵,2021年半導體產值市占26%排名全球第二,IC設計及封測產業(yè)亦分別占全球27%及20%,位列全球第二及第一。
          市占更以64%穩(wěn)居龍頭,除了臺積電擁有現階段最先進的制程技術外,聯(lián)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晶圓廠亦各自擁有其制程優(yōu)勢。
          集邦表示,在過去兩年受疫情及地緣政治影響,引發(fā)芯片缺貨潮后,為避免再次因物流困境或跨國出貨禁令,導致芯片取得受到阻礙,促使各國政府芯片制造在地化意識已迅速抬頭,臺廠也順勢成為各國政府爭相邀請至各地設廠的對象。
          目前8吋及12吋晶圓代工廠以中國臺灣地區(qū)擁24座廠為大宗,其次依序為中國、韓國、以及美國。然而,從2021年后的新建廠計劃來看,新增工廠數量中國臺灣地區(qū)仍占最多,包含六座新廠計劃正在進行當中,其次則以中國及美國最為積極,分別有四座及三座的新廠計劃。
          集邦表示,由于臺廠在先進制程及部分特殊制程,擁其優(yōu)勢及獨特性,不同于其他晶圓代工廠多半皆仍在該國境內新建工廠,臺廠在各國政府積極邀請下,考慮當地客戶需求及技術合作的可能性后,除了中國臺灣地區(qū)當地以外,也陸續(xù)宣布于美國、中國、日本、新加坡等地進行擴廠。
          集邦預期2022年中國臺灣地區(qū)占全球晶圓代工12吋約當產能48%,若僅觀察12吋晶圓產能則超過五成,16奈米及更先進制程市占更高達61%。但在臺廠廣于全球擴產的趨勢下,集邦預估2025年中國臺灣地區(qū)本地晶圓代工產能市占將略為下降至44%,其中12吋晶圓產能市占落于47%,先進制程產能市占則約58%。
          不過,臺廠近年擴產計劃仍將以中國臺灣地區(qū)為發(fā)展重心,包含臺積電最先進的3奈米及2奈米制程節(jié)點仍留在中國臺灣地區(qū),而聯(lián)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公司皆仍有數項新廠計劃遍布于新竹、苗栗、及臺南等地。

          圖片.png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02204/433530.ht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看屁屁www成人影院,亚洲人妻成人图片,亚洲精品成人午夜在线,日韩在线 欧美成人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