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Vision Pro本月發售:能否打破市場對XR的疑慮?
據供應鏈最新爆料,蘋果劃時代的重磅新品Vision Pro預計將于1月27日在美國市場率先開售。作為蘋果方面今年6月在WWDC23上發布的首款MR混合現實頭顯,Vision Pro自亮相以來就憑借著更高的硬件配置以及顛覆式的體驗,引發了外界的眾多關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02401/454480.htmVision Pro是蘋果內部目前最重要的產品線,甚至定位遠超iPhone,是作為下一代革命性設備培養,就像當年的iPhone初代一樣,將會改變個人智能設備的市場?!癡ision Pro代表著一段新旅程的開始?!碧O果CEO庫克在發布會上如此說,它將指向怎樣的技術新趨勢?
新終端指向什么新趨勢?
XR設備的第一步,是盡可能提供更加沉浸的畫面。硬件方面Vision Pro達到了目前的行業天花板,采用了兩塊MicroLED屏幕,它的兩塊屏幕集成了2300萬個像素,這已經超越了4K分辨率。
在音頻端,蘋果幾年前便開始深耕的空間音頻,也在Vision Pro上得以展現。在頭顯的左右兩側各有一枚采用雙單元的揚聲器,并且它還支持源自HomePod的環境空間音頻,通過音頻光線追蹤,即可分析房間的聲學特性,從而匹配最合適的聲音。
當這些強大的硬件全部集成在一臺設備上,自然也需要強大的算力提供支撐。為此,蘋果選擇了最新的M2芯片,它強大的性能能夠迅速執行XR設備所需的視覺算法與圖形算法,確保體驗層面的流暢;還提供了一枚R1芯片,這顆協處理器則專門用來處理攝像頭、傳感器和麥克風的信息,并在12毫秒內將圖像傳輸到屏幕端,以此來實現幾乎零延遲的體驗。
另外,蘋果專門為Vision Pro準備了全新的“visionOS”,它是一個建立在macOS、iOS和iPadOS的基礎上的全新操作系統。visionOS相比Mac、iphone的交互方式發生了巨大的差異,它無需使用手柄控制,完全由人的眼睛、手和聲音控制,簡單地注視應用程序、輕敲手指進行選擇、輕拂手腕進行滾動或使用語音指令來瀏覽應用程序。
用眼睛、手與聲音來控制非常符合直覺,那么如何讓Vision Pro“看到”這些操作?答案是內部復雜的傳感器陣列。其中內部由LED和紅外攝像頭組成的高性能眼動追蹤系統,能夠將不可見光圖案投射到每只眼睛上,并且精確感知到眼鏡正在觀察的位置,底部大量的鏡頭,則分別承擔著展示外部世界、識別手部跟蹤、3D映射等功能。
Vision Pro的設計還創意的解決了和外界交互的問題,在有其他人靠近的時候通過傳感器顯示對方圖像,使用EyeSight系統來顯示用戶的眼睛,幫助用戶進行交流。而如果用戶處于全VR模式,這一系統將會在產品外部進行發光模糊,表示不想被進行打擾。
蘋果對Vision Pro的定義是“空間計算設備”,通過將數字內容與物理世界無縫融合,將內容擴展至屏幕的外部。對此,庫克給予了很高的期待值:Mac帶我們進入桌面計算時代,iPhone帶我們進入移動計算時代,Vision Pro將帶我們進入空間計算時代。而在此前,高通也認為空間計算將是計算的未來。
從概念上講,空間計算是一種整合XR技術的計算模式,旨在無縫地混合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讓數字內容與現實場景可以相互感知、理解和交互,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計算環境,而落到產品上,Vision Pro呈現的世界是一塊無邊畫布,你能把app隨便放在各處使用,并隨意調整尺寸,是強大個人化科技的全新維度。
蘋果研發蘋果眼鏡的歷史大約可追溯到十年前,當時就有爆料稱蘋果在研發iGlass領域的產品,但直到十多年后,蘋果Vision Pro才作為首款頭顯設備正式亮相。其核心戰略從辦公終端、移動計算向空間計算延伸的重要節點,初代產品在芯片、顯示、交互等硬件端創新突出,在應用端有望B端和C端同時推進,突破傳統VR產品的應用局限。
Vision Pro只不過是“預告片”
據IDC最新的數據,2023年XR頭顯出貨量預計同比回落8.3%,總量約為810萬臺。展望2024年,蘋果Vision Pro將重磅發售,再加上Meta全力打造的MR頭顯Quest 3,有望促進XR設備出貨量有望大幅增長46.4%。
這時蘋果的價值就體現了出來,他們通過發布Vision Pro正式入局了頭顯市場,作為全球科技領軍者之一,蘋果肯定了XR行業的必然性和未來發展潛力,讓眾多還在質疑XR未來的投資者和潛在從業者敲定答案。
庫克在2011年正式接管蘋果,但在此兩年前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時,曾被問及沒有喬布斯之后的蘋果,將如何正常運轉。他的回答是:「(蘋果)要真正掌握產品背后的技術,并且只進軍那些真正能改變世界的市場」。
在過去五年蘋果至少投入了200億美元在Vision Pro研發上,陸續申請了5000余項相關的專利。因此,Vision Pro的售價也高達3499美元(約合人民幣2.5萬多元),甚至足夠買兩臺iPhone 15 Pro Max。
Vision Pro的價格揭示的其實是整個XR行業目前奇高無比的成本,而這將大大延緩空間計算成為下一個計算平臺的時間。要真正成為一個計算平臺,其中一個標志是即便是售價低廉的設備也能使用該平臺上最主流的應用。
PC時代,無論是高性能的計算機,還是廉價的臺式機,它們打開網頁、處理文字和表格、使用日常軟件,在體驗上層面基本是沒有區別的;同樣,在移動時代,無論是iPhone 14Pro Max,還是紅米8,它們在使用微信、抖音這些移動時代最核心的應用,體驗上幾乎也是沒有區別的。
也就是普通用戶用接近十分之一的價格能夠買到高端機七成或八成的實際體驗,這背后的邏輯是即便是最普通的廉價產品,它們在核心體驗層面也遠在及格線以上。但目前的XR行業不是這樣,價格的高低會導致體驗的巨大差別,所以Vision Pro的高價本身并不是問題,問題是它目前高昂的成本在短時間內根本沒有可替代方案從而實現普惠的價格。
Vision Pro像是一種預告,更像是一段漫長旅程的開始。
Vision Pro面臨的挑戰
要成為一個計算平臺,一個重要的標志是它必須覆蓋足夠廣闊的人群,而包括Vision Pro在內的XR頭顯目前從技術角度依然面臨兩個非常重要的難題:
· 暈動癥:3D眩暈來源于多個原因,目前由于延遲導致的眩暈在Vision Pro上已經被低至12毫秒的極低延遲有效緩解。然而還有一類“動量失衡”導致的眩暈很難通過技術層面解決,這種“眼睛感覺在動但身體并沒有在動”的暈動癥在大部分人群中普遍存在。
因此,在XR的設計原則和規范中,其中減少暈動的一條就是減少直接走動等快速移動方式,即固定不動或瞬時切換位置。盡管透視方案和合理的設計準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這種“前庭失調”導致的暈動癥,但對于大部分普通用戶而言,這個問題沒辦法消失。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會成為Vision Pro這樣的設備走向更廣泛人群過程中的障礙之一。
· VAC(vergence-accommodation conflict)效應:這是目前依賴屏幕直接顯示的XR設備共有的問題,VAC被稱為“視覺輻輳調節沖突”或稱為“調焦沖突”。簡單的地說,這個問題源于現在XR設備是通過兩個眼睛分別給略有差異的圖像,通過視差來顯示3D圖像,但眼睛本身離顯示面板的距離是不變的。這就會導致大腦視覺系統將迫使眼球聚焦在虛擬3D物體上,而眼睛的晶狀體聚焦于顯示平面,這種焦距的不匹配產生的認知失調會導致暈眩和不適。
Meta之前宣稱其Verifocal原型技術有望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實現支持25cm到無窮遠的仿真焦距調節。然而Meta的CEO扎克伯格稱,這項技術目前還在尚不成熟的原型階段,需要幾年以后才能成功應用到產品層面。從Vision Pro發布會上看,蘋果并沒有提供解決VAC的問題的任何信息,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會成為Vision Pro獲得更多用戶規模和用戶時長的阻力。
以上兩個問題對于XR行業而言,并不是Vision Pro獨有,但它無疑會成為Vision Pro迅速征服更廣泛用戶群路上不可忽視的攔路虎。
另外,從Meta Quest到Pico,所有人都明白的一點是:一款XR硬件想要取得成功,良好的應用生態與開發者的支持必不可少,這也就意味著蘋果需要在這些領域投入更多。Vision Pro在內容生態上主打的空間計算概念,對于很多軟件開發者來講也是全新的挑戰,尤其是當下蘋果在visionOS開發宣傳策略上主要面向的都是已經非常熟悉SwiftUI的原iOS/iPadOS軟件開發者。
初級的App轉制相對簡單,但轉制之后的visionOS版本App也僅僅停留在2D交互,無法真正發揮出Vision Pro相比其他XR設備獨有的硬件優勢 —— 空間計算能力。即使是相對深度適配后的應用,在一些開發者放出的demo中,除了用到一些相對3D化的交互動畫,在實際操作體驗上也并沒有與iOS/iPadOS版本拉開體驗上的區別。
即使蘋果有能力聯合大型第三方App開發公司,針對Vision Pro作應用適配,但這目前已有數百萬應用的iOS生態相比仍是杯水車薪,關鍵仍然在于現有開發者的參與意愿,但iOS開發者也明白,Vision Pro發布的定位即是一個面向開發者的「游樂場」,首要開發平臺孰輕孰重已經有了答案。這顯然需要蘋果進一步推動Vision Pro的開發者推廣,同時降低應用遷移的門檻。
值得注意的是,要提前考慮新終端與AI適配所帶來的可能性。尤其是,當ChatGPT帶來的AIGC浪潮席卷全球,它與新一代終端的結合,或將把行業引入新的方向,激活新的賽道。毫無疑問,蘋果Vision Pro對于XR行業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它更深遠的長期影響其實才剛剛開始。整個行業都在期待著Vision Pro的上市,或許首批Vision Pro推出時,就會遭到XR廠商們的“哄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