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通信系統(tǒng)中OFDM技術的分析
將保護間隔內的信號稱為循環(huán)前綴(Cyclicprefix)。由圖3可以看出,循環(huán)前綴中的信號與OFDM符號尾部寬度為Tg的部分相同。在實際系統(tǒng)中,OFDM符號在送入信道之前,首先要加入循環(huán)前綴,然后送入信道進行傳送。接收端首先將接收符號開始的寬度為Tg的部分丟棄,將剩余的寬度為T的部分進行傅立葉變換,然后進行解調。
通過在OFDM符號內加入循環(huán)前綴可以保證在FFT周期內,OFDM符號的延時副本內所包含的波形的周期個數是整數。這樣,時延小于保護間隔Tg的時延信號就不會在解調的過程中產生信道間干擾。
通過對上述兩個技術環(huán)節(jié)的分析可以看出,OFDM的調制解調技術可以降低硬件實現的復雜度;循環(huán)前綴技術可以有效消除由于多徑傳播造成的信道間干擾影響。這些對于4G通信系統(tǒng)降低設備成本以及提高信號質量都是至關重要的。
3 OFDM與CDMA技術的比較分析
作為4G中的核心技術,4G通信系統(tǒng)在頻譜利用率、高速率多媒體服務的支持、調制方式的靈活性及抗多徑信道干擾等方面優(yōu)于3G通信系統(tǒng)。
這主要緣于4G采用的OFDM技術與3G中采用的CDMA技術在其技術特點上存在著差異。下面就從抗多徑干擾、調制技術以及峰均功率比這三個方面對OFDM與CDMA的技術特點進行對比分析。
3.1 抗多徑干擾
無線信道中,由于信道傳輸特性不理想容易產生多徑傳播效應,多徑傳播效應會造成接收信號相互重疊,產生信號波形間的相互干擾,使接收端判斷錯誤,從而嚴重地影響信號傳輸的質量,易造成符號間干擾。
CDMA系統(tǒng)中,為了減小多徑干擾,CDMA接收機采用了分離多徑(RAKE)分集接收技術來區(qū)分和綁定多路信號能量。為了減少干擾源,RAKE接收機提供一些分集增益。然而由于多路信號能量不相等,試驗證明,如果路徑數超過7或8條,這種信號能量的分散將使得信道估計精確度降低,RAKE的接收性能下降就會很快。
OFDM將高速率的信號轉換成低速率的信號,從而擴展了信號的周期,減弱了多徑傳播的影響,同時通過加循環(huán)前綴的方式,使各子載波之間相互正交,減少了ISI和各信道間的干擾,在4G的多媒體通信中能夠提高通信質量。
3.2 調制技術
CDMA系統(tǒng)中,下行鏈路采用了多載波調制技術,但每條鏈路上的調制方式相同,上行鏈路不支持多載波調制,這使得CDMA系統(tǒng)喪失了一定的靈活性;同時,由于此鏈路的非正交性,使得不同調制方式的用戶會產生很大的噪聲干擾。
OFDM的上、下行鏈路都采用多載波調制技術,并且每條鏈路中的調制方式也可以根據實際信道的狀況/自適應調制0,從而更加靈活。在信噪比(SNR)滿足一定要求的前提下,對質量好的信道可以采用高階調制技術(16QAM等);在信道質量差的情況下,可以采用低階調制技術(QPSK等),從而使系統(tǒng)可以在頻譜利用率和誤碼率之間得到最佳配置。
3.3 峰均功率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