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S7-200 PLC的位置控制器研究設計
1.2 光電編碼器
光電編碼器,是一種通過光電轉換將輸出軸上的機械幾何位移量轉換成脈沖或數(shù)字量的傳感器。這是目前應用最多的傳感器,光電編碼器是由光柵盤和光電檢測裝置組成。光柵盤是在一定直徑的圓板上等分地開通若干個長方形孔。由于光電碼盤與電動機同軸,電動機旋轉時,光柵盤與電動機同速旋轉,經發(fā)光二極管等電子元件組成的檢測裝置檢測輸出若干脈沖信號,此外,為判斷旋轉方向,碼盤還可提供相位相差90°的兩路脈沖信號。圖3為在實際項目中采用光電編碼器的時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此光電編碼器的相位判斷角度為90°±45°;另外圖中標識的CW(順時針)和CCW(逆時針)可以根據實際應用在PLC程序中自行定義。圖4為在實際項目中采用光電編碼器的內部電路和外部引線圖。
2 系統(tǒng)軟件設計
2.1 設計要點
該系統(tǒng)軟件設計的重點為:1)準確配置高速計數(shù)器;2)位置控制器的允差設計,允差的選擇應盡量小以提高伺服系統(tǒng)的控制精度,在滿足系統(tǒng)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允差的設計上還需要考慮于機械結構定位的分辨率,以免設置值過小機械結構控制不到位而引起驅動電機反復轉動調節(jié),往往需要現(xiàn)場標定;3)初始位置的精確標定,需要注意的是初次標定各檔位位置時應使用手動控制方式,并且要將機械限位開關狀態(tài)接入PLC。由于采用增量式光電編碼器,計數(shù)器當前值要存在PLC的掉電可保存寄存器MDl4中。
伺服電機相關文章:伺服電機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