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巴倫周刊》北京時間5月6日報道,蘋果公司與高通公司之間的專利費糾紛愈演愈烈。瑞士信貸在周五發(fā)布報告稱,蘋果與高通的合作是一場麻煩的聯(lián)姻,盡管如此,雙方可能繼續(xù)會保持相互依賴的關系。
以下是報告內容:
據彭博社報道,高通正尋求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申請禁令,禁止美國進口蘋果的iPhone手機。
如果高通真的這么做,那么這將是該公司對蘋果近期拒絕向代工商支付專利費的報復。上周,高通下調了第三財季業(yè)績預期,原因是蘋果可能停止支付專利費。我們相信,蘋果與高通之間糾紛的升級是史無前
- 關鍵字:
蘋果 高通
- 上周二,當被問及為何蘋果公司不向其手機的基帶芯片制造商(意指高通)支付專利費時,庫克只字未提。直至記者再次去電問及蘋果第二季度的營收情況,庫克才就這一問題作出回應:在蘋果與高通的專利糾紛未得到解決之前,我們無法向高通支付任何費用。
兩大巨頭的這場法律糾紛在這半個月持續(xù)加劇。當時有報道稱,蘋果或在下代 iPhone 對高通基帶芯片的使用份額從 60% 降至 35%,這一變動將讓高通在下半年的營收削減 2 億美元。此外,蘋果上周六還向外表示不會向其 iPhone 供應商支付與銷售相關的特許權使用費,
- 關鍵字:
蘋果 高通
- 上周,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在硅谷悄然上路。這件事本不奇怪,畢竟在硅谷研究自動駕駛的企業(yè)比比皆是。但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這輛白色雷克薩斯是從蘋果的工廠駛出。
該車配備了多個傳感器,包括Velodyne Lidar公司出品的最先進64通道激光雷達、至少兩個雷達裝置和多個攝像頭。蘋果自動駕駛測試車的出現(xiàn)并非巧合,上個月14日蘋果正式拿到了加州車輛管理局的測試執(zhí)照,DMV發(fā)言人表示,蘋果共注冊了3輛2015款的雷克薩斯RX450h,而與其搭配的則是6名專業(yè)工作人員。
蘋果在自動駕駛上有所布局已經是
- 關鍵字:
蘋果 自動駕駛
- 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除了硬件終端廠商之外,高通可謂是最大的贏家,原因在于高通成功占領了移動芯片高中低端市場,手中還持有大量3G、4G等必要專利,特別在CDMA專利上,高通幾乎處于壟斷地位,這就導致移動終端廠商都不能擺脫高通的掌控。
- 關鍵字:
高通 蘋果
- 據外媒報道,雖然近些年來在國產智能機的擠壓下iPhone在華市場份額與營收遭遇雙降,但事實上蘋果在真正的高端市場地位依然穩(wěn)如泰山。數(shù)據顯示,在售價超4000元的高端市場,蘋果依然鎖定了80%的份額,它們還通過這種影響力拉動了自家服務業(yè)務和Apple Store的發(fā)展。
國產品牌付出極大代價才獲得勝利
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的最新數(shù)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季增速僅為4%,而驅動增長的主要是售價為100-199美元(約合690-1372元)和300-399美元(約合2069-
- 關鍵字:
智能手機 蘋果
- 高通握有的專利可以向所有采用3G/通用行動通信系統(tǒng)標準(UMTS)和4G/LTE標準的智能手機,按售價要求一定比率的權利金,不論此產品是否采用高通的芯片。 蘋果主張,這套體制并不公平,高通是在藉此授權非法扶植自己的芯片事業(yè)。
- 關鍵字:
高通 蘋果
- 今年年初,總部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射頻技術 (RF) 研發(fā)商ParkerVision在德國向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了侵權訴訟,將蘋果公司列為了被告。
蘋果旗下的智能手機包括 iPhone 6、iPhon 6s,以及平板電腦 iPad Air2等產品被卷入了該案中,理由是蘋果在這些設備中,使用來自高通所制造的無線接收器,其侵犯了 ParkerVision 公司的專利,本案涉及的專利為歐洲專利德國部分1 206 831 號。
隨后ParkerVision 公司對外宣布,它的德國全資子公司 Park
- 關鍵字:
射頻 蘋果
- 如果說適當?shù)默F(xiàn)金儲備是未雨綢繆,那蘋果的現(xiàn)金儲備足以應對一場洪水。
蘋果賬上的現(xiàn)金究竟有多少呢?看看下面幾個數(shù)字你就知道了:
在去年12月,蘋果的資產負債表上大概有2500億美元現(xiàn)金及其等價物;
在2016年的最后3個月份,蘋果大概每小時進賬360億美元現(xiàn)金;蘋果的財報顯示,其現(xiàn)金儲備在去年四年半中已經翻番;
蘋果賬上的現(xiàn)金已經足夠買下特斯拉和NETFlix,而且還有現(xiàn)金剩余。
可以說,除了金融公司外,蘋果的現(xiàn)金已經創(chuàng)下了美國公司的歷史紀錄了。
- 關鍵字:
蘋果 特斯拉
- 北京時間5月2日晚間消息,德銀日前發(fā)布報告稱,由于零部件短缺和技術挑戰(zhàn)等原因,蘋果公司(以下簡稱“蘋果”)今年可能無法推出備受期待的新一代智能手機iPhone 8。
據媒體報道,作為“iPhone十周年”獻禮產品,蘋果對iPhone 8進行了全新設計,包括取消物理Home鍵,配備雙攝像頭等。但隨后有消息稱,由于遭遇技術挑戰(zhàn),包括將Touch ID指紋傳感器整合到屏幕中,iPhone 8的上市日期可能推遲。
至于延遲多久,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德銀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 據報道,在蘋果公司獲得在加州測試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許可證近兩周以后,外界首次在硅谷的公路上拍到了蘋果的自動駕駛技術測試汽車。
報料人向彭博社提供了相關照片。照片顯示一輛白色雷克薩斯從蘋果的工廠駛出。該車配備了多個傳感器,包括Velodyne Lidar公司出品的最先進64通道激光雷達、(至少)兩個雷達裝置和多個攝像頭。一位看過照片的業(yè)內專家表示,這些傳感器更像是從供應商那里直接購買的產品,而不是專門定制的。
蘋果的發(fā)言人對此拒絕置評。
4月早些時候,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Califor
- 關鍵字:
蘋果 自動駕駛
- 每年的蘋果新機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特殊對待”,暴力到拿狙擊、攪拌機、汽油互懟,最常見的則是拆機、照X光等等,而拆機也是手機維修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還記得去年春季iPhoneSE發(fā)布會同期蘋果官方推出的一款拆機機器人——Liam嗎?近日蘋果隨2017年年度環(huán)保報告公布了一份Liam的白皮書;雖然這是為了回收再利用服務的,但還是能夠顛覆所有人對于“拆機”這一簡單過程的理解?! ?nbsp;
發(fā)燒學堂:同樣是拆手機 蘋果是怎么做的? 廢舊電子消費品的預處理回收工業(yè)過去通常依靠高效自動破碎系
- 關鍵字:
手機 蘋果
- 4月24日消息,前不久,蘋果在中國市場仍是令人著迷的存在,但如今它似乎魅力不再了: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日漸下降,除了App Store以外各項服務也沒取得多大的進展。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國外科技網站Backchannel撰文指出,除了政府監(jiān)管因素之外,主要還是因為蘋果自身的問題,比如缺乏想象力,所提供的產品與本地用戶實際需求的錯配。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自蘋果2009年以來開始正式在中國市場出售iPhone以來,它就一直是其硅谷競爭對手非常羨慕的對象。正當谷歌和Facebook被排除在該
- 關鍵字:
蘋果
- 最近和蘋果有關的大事件不少,讓我印象深刻的有這么三件事:
一、蘋果在今年1月對高通提起訴訟,高通近日開啟了反訴訟;
二、蘋果向三星砸下一筆OLED面板的超級大單;
三、蘋果放棄供應商Imagination自研GPU。
這三件事傳遞著蘋果這樣的心聲:硬件產業(yè)鏈,我要說了算。
蘋果自研GPU的打法實在精明
在硬件產業(yè)鏈上,蘋果的主動權主要由核心硬件自研和供應鏈管理兩大法寶支撐。核心硬件自研方面。目前作為iPhone和iPad的最重要核心元器件CPU,蘋果是自行研發(fā)設
- 關鍵字:
蘋果 GPU
- 時至今日,蘋果已經展現(xiàn)出了想要將更多的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意愿。不過即便如此,“蘋果”和“衛(wèi)星”這兩個關鍵詞在各種報道里卻都不是常見的搭配。蘋果的這次挖人引起了關注,那么這將揭示出它未來的怎樣的計劃?
蘋果又添新猛將
業(yè)界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蘋果的人才動態(tài),尤其是那些高管層級的加入或離開,這些都很有可能會提示出它未來的計劃。這一次的兩位“新人”,同樣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和猜測。
彭博社不久前報道稱,蘋果最近聘請了兩位
- 關鍵字:
蘋果 衛(wèi)星
- 北京時間4月22日消息,月初時,蘋果向加州監(jiān)管機構提交文件,傳達了自己想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的意思,申請文件已經公開,從中可以了解更多與蘋果無人駕駛汽車有關的信息。
4月14日,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DMV)批準蘋果測試無人駕駛汽車,不過蘋果沒有透露任何與具體計劃有關的信息。申請文件長41頁,從中可以看到一些未披露的信息。其中有10頁內容與訓練計劃有關,當系統(tǒng)以自動駕駛模式行駛時,10頁內容中所談到的技術可以讓操作者接管汽車,用手控制,蘋果管汽車系統(tǒng)叫作開發(fā)平臺。
計劃中還有一個文檔叫作&ldq
- 關鍵字:
蘋果 自動駕駛
蘋果介紹
蘋果電腦公司由斯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創(chuàng)立。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zon設計,并被Byte的電腦商店購買了50臺當時售價為666.66美元的AppleⅠ。1976年,Woz完成了AppleⅡ的設計。
1977年蘋果正式注冊成為公司,并啟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蘋果標志。同時,蘋果也獲得了第一筆投資——Mike Markkula的9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