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ARC處理器的起源和演進
1. 引言
說到要求超高性能的前沿應用,就不得不提起ADI公司的SHARC處理器。隨著更高動態(tài)范圍、更高性能和更低成本等市場壓力的與日俱增,各種應用對浮點處理器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本文將介紹第一款SHARC處理器背后的歷史,并討論其架構的創(chuàng)新,這使得這款處理器在18年的數字信號處理歷史中一直處于領先的地位。
2.SHARC處理器的歷史——第一步
“SHARC”是超級哈佛架構(Super Harvard
- 關鍵字:
ADI SHARC 處理器
- 三星公司最近發(fā)布了兩款運行頻率達1GHz的ARM CORTEX-A8處理器,其中S5PC110型號主要面向智能手機等手持通信產品,而S5PV210則主要面向上網本產品,兩款產品均內含 32/32KB數據/指令一級緩存,512KB二級緩存。均基于三星的45nmLP低功耗制程技術。
三星高管Kwang Hyun Kim表示接近PC產品的高性能和極低的功耗水平正逐漸成為高檔智能手機產品的主流級需求。而S5PC110和S5PV210則正好能滿足這樣的需求,45nm LP制程和內部采用的多種節(jié)能技術則
- 關鍵字:
三星 CORTEX S5PV210 處理器
- 針對歐盟周一公布的英特爾打壓AMD的證據,英特爾CEO歐德寧(Paul Otellini)周二進行了反駁,稱這些信息完全是片面的。
今年5月,歐盟裁定英特爾打壓AMD罪名成立,對其處以10.6億歐元罰款。7月,英特爾向位于盧森堡的歐洲初審法院提起上訴。周一,歐盟公布了一些證據表明英特爾如何非法打壓AMD。
這些證據均來自英特爾客戶。其中,戴爾稱如果向AMD采購部分處理器,英特爾的報復行為將相當嚴厲,會影響到所有產品線。
惠普表示,英特爾要求至少95%的商用臺式機采用英特爾處理器。而聯
-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 被英特爾和AMD打壓了近十年的威盛,在2009年終于翻身。憑借著突然興盛起來的上網本,威盛找到了新的立腳點,也打破了英特爾此前在上網本芯片市場上一家獨大的市場局面。
日前,聯想公司向外界宣布,將在最新的產品中采用威盛提供的Nano(凌瓏)處理器。業(yè)界認為,聯想加入威盛陣營,顯然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此前,聯想一直采用的是英特爾提供的芯片。
威盛能獲得聯想的認可,緣自其實力的提升。“目前,威盛處理器在上網本市場的占有率已超過三成。”威盛總經理陳文琦表示,“威
- 關鍵字:
威盛 上網本 處理器
- 在過去幾年快速成長的臺灣手機芯片供應商MediaTek經歷了幾次飛躍,但是面對新的增長機會,該公司將面臨一些挑戰(zhàn),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這樣表示。
市場觀察員認為MediaTek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使自己成為了讓人信任的基帶芯片供應商。
該公司收入的60%來自手機芯片市場,無線市場的收入在2004年至2008年間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262%。公司的毛利率和運營利潤率僅次于Qualcomm。
然而,分析師認為MediaTek正面臨一些挑戰(zhàn),包括WCDMA、高端多媒
- 關鍵字:
MediaTek 手機芯片 WCDMA 多媒體 處理器
- 在2009自由軟件日中國站活動上,中科龍夢總經理張福新向國內的開源社區(qū)捐贈了一款搭載龍芯2F處理器的一體機.張福新表示,這也是龍夢最近剛剛推出的一體機產品.
龍芯是中科院計算所自主研發(fā)的高性能處理器,而龍夢主要負責講這項技術產業(yè)化、產品化.據了解,這款一體機支持自由定制的開源Linux操作系統(tǒng).
“龍芯目前的性能已經可以和國際領先企業(yè)同臺競技,而產業(yè)鏈也逐漸完善.”張福新表示,目前的龍芯產業(yè)正處在規(guī)模推廣期,而包括之前推出的搭載龍芯的筆記本產品以及現在的一體機都是產
- 關鍵字:
龍芯 處理器 Linux
- AMD總裁兼CEO德克-梅耶在一封致員工郵件中表示,為了應對經濟衰退,今年一月AMD實行減薪計劃,現在經濟形勢好轉,到12月公司將恢復工資水平。
德克-梅耶在一封電子郵件中稱,AMD的工資恢復計劃馬上會推出。在一月初,AMD迫于業(yè)績壓力,大規(guī)模裁員并暫時性調降工人工資。其中小時工降薪5%,包括梅耶在內的高層降薪20%。近期由于AMD新品推出,經濟形勢好轉,梅耶說:“對年終盈利保持樂觀。”盡管如此,梅耶依然強調,AMD仍將對成本保持密切關注。
梅耶解釋說:&ldquo
- 關鍵字:
AMD 芯片 半導體
- ADI宣布測試與測量設備制造商普源精電(Rigol)公司選擇了ADI公司的Blackfin® BF531處理器作為其DS系列數字示波器和新型DSA1030A系列頻譜分析儀的信號處理平臺。借助于高級信號與控制處理匯聚平臺Blackfin,普源精電開發(fā)出以適中的價位提供高端特性與功能的高性能測試與測量設備。
“我們的設備以其魯棒的能力和高性價比的設計而聞名業(yè)界,這為我們提供了競爭優(yōu)勢,使我們能夠快速立足于測試與測量設備市場,”普源精電公司研發(fā)部副總裁陳振宇博士表示,&
- 關鍵字:
ADI BLACKFIN 處理器
- 近日英特爾否認他們正在減產Atom處理器,并加大超低電壓CULV處理器的產能以獲得更高的利潤。
根據此前一些臺灣媒體的報道:英特爾正在調整產品策略,并打算減產Atom處理器,因為上網本使得英特爾的獲利降低了,并逐步提升CULV筆記本的產能。而日前英特爾的發(fā)言人Suzy Ramirez宣稱:他們沒有減產Atom出貨的計劃,事實上他們還在盡一切努力滿足Atom處理器市場的需求。
目前Acer、華碩、微星以及Quanta的筆記本出貨量中20%-30%已經被上網本占據,所以減產Atom處理器顯
- 關鍵字:
英特爾 Atom 處理器
- 9月14日,記者從中國臺灣地區(qū)上游主板廠商了解到的最新消息顯示,今年8月以來,英特爾對市場上一直銷量暢旺的G31、G41、P43等低端芯片組,開始有意縮減供應,進入9月這種缺貨狀況依舊沒有好轉。
與此同時,英特爾支持全系列酷睿處理器的Intel P55、X58、P45等中高端芯片組則一直供應充足。
種種跡象顯示,面對上網本等低端CPU帶來的“旺丁不旺財”窘境,英特爾正試圖重塑其處理器產品體系。
IDC最新出爐的一組數據顯示,2008年英特爾X86處理器出貨量同
- 關鍵字:
英特爾 Atom 處理器
- 調研公司iSuppli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英特爾全球處理器市場份額達到了80.6%,創(chuàng)四年來新高。
受PC市場需求反彈推動,英特爾第二季度市場份額為80.6%,高于今年第一季度的79.1%和去年第二季度的79.2%,創(chuàng)四年來的最高點。2005年,英特爾曾創(chuàng)下82.4%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競爭對手AMD市場份額下滑至11.5%,低于今年第一季度的12.8%和去年第二季度的11.9%。
iSuppli分析師馬休-威爾金斯(Matthew Wilkins)稱:&ldquo
-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PC
- 9月14日,英特爾宣稱正在抽樣測試新款Nehalem平臺芯片,處理器代號為Jasper Forest,該處理器將成為新的里程碑,可以打造更小更高效的芯片組。
英特爾數字企業(yè)集團副總裁史蒂芬·史密斯(Steve Smith)表示,在新芯片中,英特爾首次集成了I/O集線器,不再需要獨立的I/O控制器。另外,它還可以降低能耗,節(jié)省主板占用的空間。在測試中,英特爾選擇了基于Nehalem架構的新四核處理器,相比舊產品功耗降低27瓦。主板I/O集線器是連接不同組件的接口,集成于Xeon的I/
- 關鍵字:
英特爾 Nehalem 處理器
- 0 引言
渦街流量計因其介質適應性強、無可動部件、結構簡單等優(yōu)點,在許多行業(yè)得到了廣泛應用。傳統(tǒng)渦街流量計采用模擬信號處理方法,抗干擾能力差,且一般采用4~20mA的模擬量輸出,因此不能滿足當今現場總線技
- 關鍵字:
流量計 技術 處理器 基于 LCD
- 北京時間9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AMD公司數年來首次宣布,其即將發(fā)布的顯卡芯片將在性能上超越對手Nvidia公司。
自數年前收購顯卡芯片制造商ATI以來,AMD一直與對手Nvidia進行著激烈的競爭。AMD公司在周四稱,其下一代顯卡芯片,將比上年的產品快上2.5倍。
AMD產品集團主管Rick Bergman說到,“毋庸置疑,AMD將成為全球圖形領域的領袖。”
Nvidia官方則駁斥了這一聲明,公司顯卡芯片總經理Drew Henry稱Nivdia目前的
- 關鍵字:
AMD 顯卡芯片
- AMD近日表示,準備一改以往與英特爾比拼性能的營銷策略,決定將重點放在提高用戶對其自身芯片的認識上.
多年以來,AMD一直將處理器的運行速度放在首要位置考慮,但公司在今日表示,不再將營銷的重點放在處理器的運行速度上,而是更多的專注于芯片如何影響電腦工作.
AMD全球營銷副總裁萊斯利·索本(Leslie Sobon)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用戶無需了解微處理器的技術細節(jié),對他們而言,更重要的在于采用該芯片的電腦能夠處理什么任務.而基于這一理念的全新營銷策略有望于周四發(fā)布,并被命名
- 關鍵字:
AMD 芯片 處理器
amd epyc 處理器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amd epyc 處理器!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amd epyc 處理器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md epyc 處理器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