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測井中基于ARM LPC1788顯示系統(tǒng)的設計
本設計以控制能力突出,外設接口豐富,運算速度快的ARM芯片LPC1788作為控制、數據處理核心,使用了位于AHB總線上能進行快速訪問的多個GPIO口以擴展定制的寬溫液晶屏,對各種信息的顯示明確、清晰、實時、穩(wěn)定可靠,并能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正常工作。
基于LPC3250的智能電子血壓計設計
該多功能電子血壓計,采用示波法進行測量,其原理是通過測量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振動,在袖帶放氣過程中,只要袖帶內壓強與血管壓強相同,則振動最強。其優(yōu)
關鍵字:
ARM LPC
智能家居是指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綜合布線技術,將與家居生活有關的名種子系統(tǒng)有機地結合,通過統(tǒng)籌管理,使家居生活更加舒適、安全、有效。作為小區(qū)智能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家居平臺是通過其核心——家庭智能終端實現家居智能化。智能家居終端可實現系統(tǒng)信息的采集、信息輸入、邏輯處理、信息輸出、聯動控制等功能。早期的家庭智能終端網絡是基于電話網實現遠程監(jiān)控和遠程控制。由于電話網絡的帶寬限制以及較高的使用成本,使得家庭智能終端無法推廣。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fā)展,基于IP技
關鍵字:
ARM LPC2214
引言
氧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腦組織新陳代謝率高,耗氧量占全身總量的20%左右。在心腦血管疾病及腦外傷病人的臨床搶救與治療中,如果缺乏對腦組織供氧的監(jiān)護手段,就有可能造成腦組織神經功能的喪失或損害。因此,提供一種連續(xù)監(jiān)測大腦供氧狀況的臨床設備,對提高心腦血管和腦外傷等多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大意義。在健康監(jiān)護和臨床診斷中,對腦組織血氧參數的監(jiān)測是不可缺少的。
本文即應用ARM微處理器開發(fā)了一種帶有網絡通信功能的嵌入式腦組織血氧參數監(jiān)測設備。
系統(tǒng)硬件設計
整個硬件系統(tǒng)由腦
關鍵字:
ARM LPC2210
1.引言
微弧氧化(MAO)是一種在金屬表面原位生長陶瓷層的表面處理技術,該技術是利用等離子體化學和電化學原理,使材料表面產生微區(qū)弧光放電,在化學、電化學和等離子體的共同作用下,原位生長陶瓷層的新技術。微弧氧化電源是保證微弧氧化工藝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在微弧氧化處理生產過程中,產生和控制具有脈沖電場以及過程參數的自動檢測和控制。
本文研制的微弧氧化電源采用功率模塊換流技術,實現了微弧氧化工藝所需的高電壓、大電流、寬頻帶和高質正、負脈沖輸出。利用基于ARM的自動控制系統(tǒng)實現電壓、電流
關鍵字:
LPC2119 ARM
引言
LPC2294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一款功能強大、超低功耗且具有ARM7TDMI內核的32位微控制器。它具有豐富的片上資源,完全可以滿足一般的工業(yè)控制需要,同時還可以減少系統(tǒng)硬件設計的復雜度,提高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總線控制器局域網是一種能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實時控制的串行通信網絡。CAN總線以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廉價等特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青睞。為了有效的管理工業(yè)現場的CAN節(jié)點,充分發(fā)揮CA
關鍵字:
ARM LPC2294
石油行業(yè)中的測井技術是一種井下油氣勘探方法,用于發(fā)現油氣藏,評估油氣儲量及其產量。從1927年發(fā)展至今已經出現第五代測井系統(tǒng),即成像測井系統(tǒng)。成像測井系統(tǒng)通過成像井下儀傳感器陣列掃描或旋轉掃描測量,沿井眼縱向、周向或徑向采集地層信息,經測井電纜傳輸到井上成像測井地面系統(tǒng),使用圖象處理技術得到井壁的二維圖象或井眼周圍某一探測深度以內的三維圖象。這比以往測井系統(tǒng)的曲線表示方法更精確、更直觀、更方便。
第四代數控測井地面系統(tǒng)以LED指示燈、數碼管等作為顯示器件,存在顯示信息量小,擴展不靈活,電路復雜等
關鍵字:
ARM LPC1788
無線網絡技術在近一兩年開始全面普及,無論是在家庭用戶還是企業(yè)用戶中,我們都能看到無線技術的影子。 認識無線監(jiān)控,相信大家對有線監(jiān)控系統(tǒng)比較了解,有線監(jiān)控系統(tǒng)主要由網絡攝像機、云臺、視頻服務器、監(jiān)控終端等設備組成。而無線監(jiān)控系統(tǒng)所需要的設備則比較簡單,它只需要無線網絡攝像機、無線AP、監(jiān)控終端等設備組成,如果需要遠距離無線監(jiān)控,還要增加戶外無線網橋等設備。
在此提出一種基于嵌入式Windows CE5.O的無線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解決了傳統(tǒng)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成本高、體積大、傳輸距離有限、功耗大、安裝不方便等問
關鍵字:
ARM S3C2440
簡介
本文將主要探討采用微控制器或可編程片上系統(tǒng)(PSoC)實現電動自行車的設計技術和相關挑戰(zhàn)。當前業(yè)界的電動自行車系統(tǒng)采用微控制器以及外部信號調節(jié)和比較器電路來驅動三相電機;采用外部ADC和外部放大器支持不同的傳感器輸入;采用繼電器驅動電路支持剎車燈、車頭燈和轉向燈;此外還可支持LED/LCD顯示屏和溫度測量等。
可編程SOC器件不但可作為電機控制、模擬測量以及直接驅動LCD顯示屏的統(tǒng)一電路板系統(tǒng)用于電動自行車應用,而且還能支持電容式感應技術以取代鍵盤上的機械按鍵。此外,SOC器件還能利
關鍵字:
MCU PSoC
行動裝置的普及,讓 ARM 架構的 CPU 大行其道,幾乎每臺行動裝置都少不了。而在 2014 年 Q4 的報告,AMR 仍舊維持在行動裝置的霸主地位。不過相比行動裝置的高市占,Arm 在企業(yè)端就沒那么風光,網路設備和伺服器晶片市占不高,
?
▲ ARM 2014 年 Q4 與 2013 年 Q4 的營收、專利授權營收,和裝置采用 ARM 架構數量的比較。
ARM 在權利金方面的成長相當大,相比 2013 年 Q4,2014 年 Q4 成長 30%,包括嵌入式裝置會
關鍵字:
ARM
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GigaDevice (兆易創(chuàng)新)為進一步擴大GD32系列微控制器產品的選擇范圍,推出14款基于ARM? Cortex-M3內核的GD32F101系列入門級32位通用MCU。其先進的片上資源配置,出色的實時控制能力及優(yōu)化的功耗設計可以滿足工業(yè)現場,消費電子及便攜設備對性能和價格的雙重需求,從而更適合成本敏感型嵌入式應用。加上已經量產的GD32F103系列,目前GD32系列微控制器已達到28款產品,所有產品在軟件和引腳封裝方面全兼容,可以有效提升用戶的研發(fā)效率,降低
關鍵字:
GigaDevice GD32 MCU
在處理器性能與無線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的情況下,物聯網有望在未來幾年快速走進我們的生活。微控制器(MCU)作為物聯網的核心零組件,無論在市場規(guī)模上還是技術上都將獲得進一步發(fā)展。
MCU+無線快速成長
物聯網的宗旨是萬物皆可聯網,借以構成龐大的應用系統(tǒng),并打造智慧的生活環(huán)境。因此,物聯網設備勢必需要具備聯網能力,同時還要兼顧成本和功耗。這一需求促使無線微控制器解決方案勢力抬頭。眾多MCU大廠都注意到這一趨勢,開始整合藍牙、 WiFi、ZigBee等通信技術于系統(tǒng)單芯片(SoC)中,并逐漸擴展產品
關鍵字:
MCU 物聯網 ZigBee
編者按:說起兆易可能知道的人很多,它擁有高速和低功耗存儲器的專利技術----dySRAM和gFlash,它量產我國國產第一顆串行閃存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看了上面一長串的文字是不是覺得兆易很牛,很爭氣呢!還沒完,它還推出了32位MCU處理器系列。
兆易推出的GD32 Cortex-M3 MCU家族已經衍生出了GD32F103、GD32F101、GD32F105、GD32F107、GD32F130、GD32F150六個系列。今天和大家見面的是GD32F1
關鍵字:
兆易 MCU
隨著我國汽車產量突飛猛進的增長,尤其是轎車產量占汽車總產量的比例大幅提高,我國汽車微控制器(MCU)市場也在持續(xù)增長,汽車發(fā)動機控制、音響設備、安全氣囊和傳輸管理系統(tǒng)等諸多領域都需要MCU,汽車已經成為MCU重要的應用市場之一。
應用需求多樣
高中低產品各有分布
車用市場已經成為中國整體MCU市場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一方面得益于汽車產量及汽車電子占比的快速增加,根據iSuppli公司的預測,2014年到2018年間,中國汽車產量增長率都將維持在8%~10%左右,中
關鍵字:
MCU 汽車電子
編者按:在32位MCU全面替代8位大勢已定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向新的應用領域延伸成為2014年MCU行業(yè)的主旋律。不同市場所需MCU的性能、規(guī)格、功耗有何不同?MCU廠商如何應對?《中國電子報》特邀主流MCU廠商和分銷商發(fā)表觀點。
飛思卡爾亞太區(qū)汽車微控制器市場營銷總監(jiān)易生海
瑞薩電子(香港)有限公司通用和SoC產品中心統(tǒng)括經理王志航
瑞薩電子(中國)有限公司汽車業(yè)務中心統(tǒng)括經理趙坤
恩智浦半導體微控制器產品技術市場經理張小平
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汽車電子事業(yè)部市場
關鍵字:
飛思卡爾 MCU
瑞芯微能夠同時聯姻Intel、微軟、ARM與谷歌,是源于大家對智能終端未來趨勢判斷的一致,也源于各自資源與技術的互補,更源于大陸潛在的巨大市場空間與輻射全球的能力,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實力和資源才是最關鍵的。
關鍵字:
瑞芯微 Intel ARM
arm mc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arm mcu!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arm mc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rm mcu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