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京在紅藍兩色中搖晃:是非功過向上帝交賬
這不是最后一次。巴統(tǒng)的限制一直都存在。后來巴統(tǒng)取消,又有了瓦森納協議,一直對中國實施禁運。所以,每隔一兩年中芯產品需要升級的時候,同樣的場景就會重復一次,0.13微米、90納米、65納米的時候都再現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100880.htm直到中芯國際申請購買45納米的時候,因為有過去六七年的良好記錄,美國政府也看到中芯一直信守承諾,只把他們的產品用于商業(yè)用途,才沒有太過為難他們。2007年12月,中芯順利拿到了45納米產品的生產設備,僅比西方發(fā)達國家晚了1年左右的時間,2009年1月1日,他們又順利拿到了32納米生產設備的出口許可。
“45納米是個很大的突破口,以后基本上就和國外同步了,再接下去的28納米以及更高端產品應該不再會有出口許可的問題了,”張汝京頓了一頓,接下來說,“做生意就是一個積累。”也只有在他卸任的今天,他才會對外公開談當初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
但是,出口許可不是中芯國際做到今天的規(guī)模和水平的唯一困難。一條芯片生產線,動輒10多億美元,中芯國際創(chuàng)始時的14.8億美元都是他找投資者一點一點募集而來的。2000年的時候,中國投資者還都不是很有錢,最大的投資者上海實業(yè)也就投資了1.6億美元,北大青鳥彼時剛剛上市,他們把能拿出來的錢都投入中芯國際,價值6000萬美元,被譽為華人VC教父的徐大麟投了5000萬美元,余下的投資者大都是50萬美元、100萬美元的規(guī)模。
據了解,半導體產業(yè)在其他國家都離不開政府的資金支持,臺積電的第一和第二個工廠當年就是臺灣當局興建,然后以極其低廉的象征性的價格租賃給臺積電運營的;新加坡特許(全球四大晶圓代工廠之一)原來是淡馬錫控股。中芯國際雖然得到國內銀行的大量貸款,但畢竟不是國家直接投資,而且是要付利息、還要還款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過去9年,張汝京一直在做一個國家該做的事情。
但即使中國政府樂意直接投資,中芯也很難決定是否接受,因為他們的股東上海實業(yè)和北大青鳥已經都是國企了,但好歹還是企業(yè)投資,如果換成政府直接投資中芯,那就變成了中國政府的公司,那中芯又無法向美國政府解釋并保證以后所有的產品只作為商業(yè)用途。
中芯國際在成都和武漢都有和政府合作的工廠,中芯只負責管理。因為產權屬于政府而不是中芯,西方國家就一直不允許他們生產更賺錢的logic,而只能生產動態(tài)存儲器DRAM,后者的應用范圍相對有限,價格波動也極大,2008年初中芯放棄DRAM的生產。到今年10月,中芯才幫武漢工廠取得了90納米的logic出口許可,這時候,總投資超百億元人民幣的武漢12英寸工廠已經開業(yè)3年多時間了。
中芯國際要面對的也不止是西方國家的封鎖,在向科技部申請高科技項目優(yōu)惠政策時,他們也碰到了困難。在科技部眼里,中芯國際作為英屬開曼群島注冊的公司,2008年11月之前國有股比例也遠遠不足20%,因此中芯除了進口設備有退稅外(這是國家對中國境內所有半導體企業(yè),包括內外資的普惠政策),并未獲得國家其他任何高科技補貼,但顯然越是高端的科技需要投入的資金和資源就越多。為此,2009年3月,經過長達1年半時間的引資,中芯國際終于引進了大唐電信,也是他們的核心客戶之一。大唐投資1.72億美元獲得中芯國際16.6%的股份,成為中芯國際的第一大股東。由于國有股份達到了32%,中芯國際也因此終于獲得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支持。
“張汝京一直都在紅藍兩色中搖晃,選擇一種對方能夠接受的顏色展現給對方看。”半導體行業(yè)資深顧問莫大康多年來一直觀察中芯國際和張汝京,此時他也只能說一句,“太不容易了”。莫大康的紅藍兩色,紅色毫無疑問是指國有的、具有鮮明社會主義特色的,而藍色則是指民間的,私有的,更具資本主義氣質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