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面陣CCD成像系統(tǒng)設計
摘要:采用SONY行間轉移型面陣CCD ICX415AL作為圖像傳感器,設計了一款新型CCD成像系統(tǒng)。以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C12F256作為時序發(fā)生器產生CCD驅動信號。采用相關雙采樣技術濾除了視頻信號中的相關噪聲,提高信噪比。在QuartusⅡ9.1開發(fā)環(huán)境下采用VHDL編程,并利用Modelsim SE 6.5仿真軟件進行訪真測試。實驗結果表明,所設計的時序滿足ICX415AL的時序要求,在29.5 MHz的時鐘驅動下,每秒輸出50幀圖片,能滿足高速跟蹤要求。
關鍵詞:行間轉移型面陣CCD;驅動時序;相關雙采樣;FPGA
0 引言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是20世紀70年代初發(fā)展起來的新型半導體集成光電器件,它可以把通過光學鏡頭投影到其上的景物可見光信號轉換成比例的電荷包,并在適當的時鐘脈沖的驅動下進行定向轉移,從而輸出成為電壓視頻圖像。CCD具有集成度高、功耗小、體積小、工作電壓低、靈敏度高等優(yōu)點,目前已廣泛應用與空間遙感、對地觀測等領域。
按結構分類,CCD可分為線陣CCD和面陣CCD,而面陣CCD按排列方式又可分為全幀轉移(Full Frame)CCD、幀轉移(Frame Transfer)CCD以及行間轉移(Interline Transfer)CCD。三種類型的CCD各有優(yōu)缺點,其中行間轉移CCD不需要機械快門,速度最快,最適合用于觀測快速運動的物體。本文設計了一種行間轉移型面陣CCD的高速驅動電路。
1 行間轉移型面陣CCD的結構和工作模式
本設計采用的是SONY公司的ICX415AL型號CCD芯片,ICX415AL是行間轉移型面陣CCD,對角線為8 mm,尺寸為8.3 μmx8.3 μm,總像元素為823(H)×592(V),有效像元為782(H)x582(V)。它不僅具有高靈敏度、低暗電流的特性,而且還具有優(yōu)秀的抗開花技術。ICX415AL還具有連續(xù)可變的電子快門功能,可以通過控制曝光時間,獲得不用曝光條件下的圖像。
ICX415AL的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感光單元與存儲單元相鄰排列,相當若干個單邊傳輸的線陣CCD按垂直方向排列,在積分時間結束后,感光單元電荷轉移到相鄰的存儲單元,在垂直轉移脈沖V1,V2,V3的共同作用下一行一行的轉移至水平移位寄存器,在水平轉移脈沖H1,H2和復位脈沖RG的共同作用下經放大器讀出。
2 行間轉移面陣CCD的驅動電路設計
整個電路設計如圖2所示,它主要包括偏置電路、時序驅動電路、視頻信號處理單元等。下面分別介紹這幾個部分。
ICX415AL偏置電路設計包括電源電壓以及各種驅動時序電壓。經仔細分析得出,CCD的垂直轉移信號電壓為-7.5 V,0 V,15 V三個級次,水平移位信號和復位信號電壓為5 V,基底信號電壓為22.5 V,FPGA供電電壓為3.3 V。綜合CCD供電系統(tǒng)要求,選用24 V作為外部電壓,使用YD12-24S15芯片獲得15 V和-12 V電壓,利用YDl6-24S05芯片獲得5 V電壓。分別將-12 V和5 V電壓經過芯片LM2991和芯片LT1764EQ轉換為-7.5 V和3.3 V電壓,這樣就獲得了整個電路所需要的電壓。
時序驅動電路的設計比較復雜,對成像效果至關重要,因此,時序驅動電路的設計是整個系統(tǒng)的關鍵。ICX415AL芯片有3種驅動模式:逐行掃描模式、場讀出模式和中心掃描模式。其中逐行掃描模式具有較高的分辨率,且在29.5 MHz的時鐘驅動下可以達到每秒50幀圖像,滿足設計的需要,因此本設計采用逐行掃描模式。在該模式下,CCD需要7個驅動信號,垂直轉移時鐘V1,V2,V3,水平轉移時鐘H1和H2,復位時鐘信號RG,以及控制曝光時間的基底時鐘SUB。CCD的一個周期包括感光階段和轉移階段。在感光階段,給基底提供一個時鐘信號,在信號高電平期間,CCD處于偏置階段,開始收集電荷,儲存電荷的多少取決于外界光亮度以及曝光時間。當垂直轉移時鐘V1,V2,V3出現一個如圖3所示的三相電平信號時,感光階段結束,成像單元電荷以電荷包的形式轉移到相鄰的存儲單元。轉移階段分為垂直轉移和水平轉移。垂直轉移包含625個循環(huán),每循環(huán)一次,電荷沿垂直方向移動一行,最后一行移入水平寄存器,然后在水平移位時鐘H1,H2和復位時鐘RG的作用下完成944個循環(huán),每次循環(huán)輸出一個像元信息。復位時鐘RG用于將浮置擴散節(jié)點的電荷清除掉,以便能準確測量下一個點荷包。
fpga相關文章:fpga是什么
電荷放大器相關文章:電荷放大器原理 熱成像儀相關文章:熱成像儀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