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pryje"><nav id="pryje"><delect id="pryje"></delect></nav></meter>
          <label id="pryje"></label>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MiniLED電視背光技術淺析與顯示標準介紹

          MiniLED電視背光技術淺析與顯示標準介紹

          作者:郭黎明,朋朝明,陳偉雄,鄒文聰(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 廣東 深圳518108)時間:2022-05-20來源:電子產品世界收藏
          編者按:隨著MiniLED商用元年開啟,各大電視廠商先后推出了MiniLED背光技術的產品,作為中高端產品的新技術突破口,為日益成熟飽和的電視市場開啟了新的驅動力,也成為各大電視廠商的技術較量主戰場。相比傳統LCD,MiniLED產品具有超高亮度、壽命、高對比度、HDR寬態顯示范圍、節能等諸多優點,高端MiniLED顯示畫面媲美OLED,且沒有OLED壽命、殘影等隱患。本文主要介紹目前主流的MiniLED背光技術實現方式、優化方案和MiniLED背光相關的顯示標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02205/434302.htm

          1   技術背景

          目前市場主要電視產品為不帶較少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產品,亮度普遍在200 ~ 400 nits(1 nit = 1 cd/m2) 范圍, 不帶峰值亮度。一般直下式產品如65 英寸(144 cm×81 cm)背光僅包含LED 50 ~ 70 顆左右。大部分背光工作狀態為全亮,當顯示黑畫面的時候整個背光仍然為開啟狀態,導致整個黑畫面不夠黑。一些搭配IPS(in-plane switching,同場面切換)面板的電視黑畫面亮度通??梢愿哌_0.5 ~ 1.1 nits,對比度遠低于采用VA 面板的電視,同時IPS 具有對壓迫滲光敏感等特性,邊緣角落受力不均容易出現滲光現象,影響用戶體驗。如何對畫面精細化控制,實現高對比度、高亮度、寬動態HDR(high dynamic range,寬動態范圍)成為需要攻關的問題?;诂F有目前LCD 存在的痛點,第一種可通過液晶面板技術進行改善,如Dual cell 雙面板技術,將兩個面板貼合可實現百萬級控光,但兩個面板疊加導致面板穿透率大幅下降,不利于高亮度實現,且增加背光功耗不利于節能,整體成本大幅上升,故未得到推廣。第二種采用 搭配超多分區的背光技術從更精細的背光光源控制出發,提升電視整體對比度,黑畫面下通過動態背光控制對應區域LED 不發光,達到類似于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管)黑畫面像素點不發光的全黑效果,且更加節能,理論上分區越多越精細,畫質效果越好。通過大幅增加LED使用數量,LED 排布更加精細化,可實現單位面積的能量密度大幅提升,boost 電流驅動下,可實現峰值亮度較常態亮度翻倍,整體顯示畫面效果呈現白場更亮,暗場更暗,實現HDR 超寬動態范圍顯示,大幅提升畫質效果。得益于優秀的畫質表現,被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可, 背光技術從上游外延芯片到中游貼片再到終端電視廠商,已形成了成熟的垂直供應鏈布局。

          基于人眼生理特性,人眼對亮度和色彩的感知是由錐狀細胞和桿狀細胞控制,大部分人眼亮度適應范圍實際可達0.01 ~ 10 000 nits 以適應白晝黑夜,如大自然中花朵高光部分在太陽下可達14 700 nits。顯示技術最理想的設計目標是符合人眼動態感知范圍100 000:1,然而現有電視所能呈現的亮度范圍大部分在0.05-1 000 nits,最大亮度也無法實現上萬尼特,但可以通過將暗場亮度降到更低甚至無背光,實現接近100 000:1的寬動態HDR 效果。提升顯示畫質需要考量的維度主要有高動態、高亮度、WCG 高色域以及面板相關的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位深等?;诂F有 技術,部分高端產品峰值可達3 000 nits( 短時間驅動),加上更精細的動態區域背光Local dimming 技術可實現階段性的畫質飛躍。

          作為LCD 電視的下一代技術,MiniLED 將傳統的LED 燈珠做得更小,其芯片大小僅為傳統LED 燈珠的四十分之一左右,整體光源布局更精密,通過超多分區技術實現對背光源的精細化控制。在實際應用中,MiniLED 也可細分為背光和直顯兩大方向,直顯產品受制于良率、LED 間距控制、售價成本等因素,目前主要以多場景商用為主,可實現模塊化超大尺寸,如創維133.7”英寸(1 英寸= 2.54 cm)4K 產品、三星The Wall 等。家用主要通過MiniLED 背光技術實現,同時在移動、車載等領域均有推廣普及,如蘋果2021 發布Ipad PRO 12.9”英寸采用了MiniLED 背光技術,電視端創維Q70 鳴麗屏采用MiniLED 多分區背光技術,除此之外各家電視廠商均推出了基于MiniLED 的主打產品。新技術推出的同時,同樣也帶來了規范標準化不統一的問題,導致出現市場產品雜亂、概念模糊,消費者被誤導等現象,隨著產品技術普及,相關的標準規范也在逐步完善。

          圖1 兩種背光技術對比

          2   MiniLED電視背光技術

          1.MiniLED芯片定義

          依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給出的定義:單顆芯片( 不含) 短邊尺寸在100 ~ 300 μm 范圍內的稱為MiniLED芯片。早期行業對MiniLED芯片定義較為模糊,如臺系、韓系各大芯片廠商均有各自的定義標準,普遍認為芯片短邊尺寸在50 ~200 μm 范圍為MiniLED 芯片。按照視像協會給出的明確定義,即短邊尺寸最大不能超過約11.8 mil(300 μm)。

          image.png

          image.png

          圖2 ncsp1030MiniLED芯片燈板

          2.MiniLED主要封裝技術

          2.1 ncsp

          ncsp 全稱Near Chip Scale Package,整體尺寸稍大于芯片級封裝,MiniLED 燈珠常用封裝有1010、1616 等,燈珠結構包含MiniLED 芯片、支架、BT 玻纖板、蓋板等。如創維Q70 鳴麗屏產品采用了ncsp 封裝技術,為增加LED 發光角,支架可采用半透材料,可實現五面發光,同時頂部增加TiO2 等蓋板材料,提升光擴散性,改善燈顆影等視效不良。

          2.2 POB

          POB 全稱Package-on-Board,封裝技術同傳統燈珠,其差異為將傳統LED 大芯片變更為MiniLED 小芯片,常用封裝有3030、2835、2016 等。針對小間距視效問題,支架可改良為半透設計,以提升LED 發光角,支架頂部熒光膠可通過凸杯點膠設計進一步打開發光角,提升LED 間距,減少LED 用量。除此之外,也可以考慮采用LENS+POB 方案,實現更大LED 間距。

          2.3.COB/COG

          全稱Chips on Board/Glass,區別在于將MiniLED 芯片用導電或非導電膠黏附在互連印刷線路板或者玻璃基板上,然后進行引線鍵合實現其電氣連接。相比于POB 技術,COB/COG 技術使用的物料更少,不需要支架、金線等,制程上可少一次回流焊,避免二次回流風險,白油反射率更高。但工藝精度要求更高,同時不良品返工難度相對更高。為提升出光效率和出光角,可采用DBR(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結構芯片,由兩種不同折射率的材料以ABAB的方式交替排列組成周期性結構如圖4 所示,每層材料的光學厚度為中心反射波長的1/4,利用這種周期性結構特征,其反射率可達99% 以上。

          COB/COG 點膠方式可分為整面封膠、圍壩+ 透明膠、單點封膠。其中單點封膠通過調整凸膠PV 值可進一步提升發光角,提升LED pitch。如蘋果21 年發布Ipad PRO12.9”英寸采用COB 圍壩封膠方式,創維Q72MiniLED 產品采用了COG 技術單點封膠,可實現2000+ 分區,同時優秀的散熱表現可支持峰值亮度達1 500 nits+。

          COB 制程相比POB 也更加復雜同時精度要求更高,對比POB 制程需要增加精度更高的固晶機、高像素SPI掃描、氮氣爐回流焊、高像素AOI 檢測、專用點膠機、多溫區烘烤設備、測試返修設備等要求,設備需要重新投資,為保證100% 出貨良率,出貨前還需要進行Vf 和光效測試。因工藝復雜性、設備成本分攤,目前COB 方案較POB、nscp 方案成本更高。

          image.pngimage.png

          圖3 LENS+POB和POB點凸膠設計

          3.MiniLED PCB選型

          3.1 鋁基單面板

          單面鋁基板是目前背光應用中最常見的PCB 材料,成本較低,一般價格在150 RMB/ ㎡左右,基于COB的方案因工藝要求更高,單價會更貴。鋁基板可制作成MiniLED燈條或燈板形式,通常線寬75 μm 左右,難以實現復雜線路。適用于中低端MiniLED 產品,燈板方案優化布線一般可實現500 分區以下背光方案。燈條方案可采用轉接板方式實現更多分區。

          image.png

          1675821886744999.png

          圖4 帶DBR反射的COB MiniLED

          3.2 雙面玻纖板

          對于有更多分區要求的產品,如中高端上千分區的產品,通常會用到雙面板,以滿足布線、端子及IC 貼片需求。但雙面板單價更貴,一般價格為單面鋁基板3倍左右,是背光綜合成本最高的一種方式。一般百級分區建議通過優化布線、背出端子等方式優先考慮單面板方案,若無法實現再調整為雙面板方案。

          1675821919413675.png

          圖5 86吋燈板拼板方案對比

          3.3 玻璃基PCB

          已上市的如創維Q72 MiniLED 產品采用玻璃基COG方案,目前可量產的玻璃基一般基于5 代線進行切割,可支持最大寬幅在1100 mm 左右,單板尺寸相比PCB更大,可減少拼板數量,有利于弱化拼縫mura。如創維86Q70 機型采用16 塊雙面板PCB 拼版,86Q72 僅采用4塊玻璃基COG 拼版。COG 玻璃基方式相比鋁基板或玻纖板平整度更高,抗翹曲≤ 0.05%,布線線寬玻璃基可做到40/30 μm,僅單面板即可實現2 000+ 分區布線。同時玻璃材料FR4 材料散導熱性能可達0.6 ~ 1.2W/mk,是熱性能的3 倍。熱膨脹系數僅(32~99)×10-7,過回流焊后變形更小。

          玻璃基主要制程工藝流程為:真空鍍銅、曝光顯影、蝕刻、脫模、封膠涂層、曝光顯影。相比玻纖雙面板,玻璃基因前期需開光罩作業,前期成本較高,規?;?,綜合成本反而更低。FR4 存在易翹曲變形影響晶片巨量轉移良率,綜合成本更高。

          3   MiniLED背光方案

          1.分區

          多分區是實現寬動態HDR 效果的必要條件,分區越多,背光控光越精細,其實現原理如圖6。實現分區的同時需要SOC 和恒流IC 支持,背光方案開發時需考慮電流電壓是否在IC 規格內。常用主板SOC 如海思811可支持8 000+ 分區、9950 可支持2 000+ 分區。恒流IC 如聚積MBI6328/6329、集創ICND8603 等可支持48CH 帶掃描,iwatt IW7039 可支持32CH 直驅。板載AM 小IC 如顯芯BX7D831、華源智信HY8802 等可支持4CH,主控IC 一般基于恒流IC 廠家配套開發。

          同樣分區規格下,搭配不同的液晶面板畫質效果也不同。IPS/ADS面板存在暗場較亮、對比低、容易滲光等特性問題,容易導致光暈比較明顯。VA 面板具有暗場亮度低、高對比度優勢,可有效抑制光暈現象。所以面板選型建議優選VA 面板,若采用IPS/ADS,需增加更多分區數才能達到相同畫質效果?;诔杀竞彤a品定位,MiniLED產品可進一步細分為高中低端,中低端實現方式主要為帶MiniLED 芯片的POB 白光燈條加反射LENS方案,可減少LED和PCB用量節省升本,對應分區主要以百級分區為主,因分區精細度有限和光暈較大實際畫質效果相對有限。中高端MiniLED 產品主要以POB/ncsp燈板或白光燈珠加折射LENS方案,分區數量一般為300-500區, 控光更加精細,光暈相對更小,整體畫質優秀。高端MiniLED產品如創維Q72 系列,采用COG AM方案,可達千級分區,控光精細光暈小,AM 驅動實現無屏閃,但單整體成本和售價較高,性價比較低。開發中可根據不同的定位需求采用對應檔位的MiniLED 方案。

          2.OD/pitch值

          OD全稱optical distance,一般指PCB 表面到擴散板下表面的距離。Pitch 主要是指相鄰LED的間距,可分為橫向和縱向。根據產品定位,目前采用較多的方案有OD0/3/5/10/18mm,同一背光方案條件下,OD 值越大,相應光暈擴散越大,不利于畫質效果,但OD 加大可提升LED pitch 值,減少LED 用量,有利于成本降低。所以開發中需結合產品定位,同時考量成本和畫質效果,評估最終背光方案。

          影響pitch 值除了OD 大小,還受LED 發光角、封裝、光源藍光白光等影響,通過凸杯點膠、DBR 反射結構、封裝調整、增加透鏡等方式可進一步提升提升LED pitch值。通常藍光帶DBR結構COB芯片可實現OD/pitch 1:3,藍光POB 如2016 封裝半透支架可實現OD/pitch 1:2.3,白光POB 一般可實現OD/pitch 1:1.4 左右,可依據OD 和LED pitch 值關系進行初步的燈顆數用量估算。

          3.色域

          MiniLED 電視色域指標目前主要分為高色域和全色域兩類。高色域主要指采用KSF 熒光粉的白光MiniLED燈珠, 搭配不同玻璃色域范圍一般在NTSC83-90%, 實現方案同傳統非MiniLED 燈珠。全色域主要指采用藍光MiniLED 芯片激發量子點實現NTSC100%+ 色域??赏ㄟ^量子膜、量子功能板材料實現全色域激發,或采用鈣鈦礦等其他量子點材料實現全色域。需要注意目前COB 方案僅能實現發藍光,無法封裝熒光粉實現發白光,采用COB/COG 技術通常只能搭配量子點材料,一般應用于高端產品,開發中需注意依據產品指標需求進行LED 封裝方案選型。

          1675819634512371.png

          image.png

          圖6 MiniLED分區控光原理

          4.AM/PM驅動

          MiniLED 作為電流驅動型發光器件,驅動方式一般可分為AM(active matrix)和PM(passive matrix),即主動式和被動式發光矩陣。目前市場上MiniLED 設計方案主要采用PM 方式,當分區足夠多時,PM 可能存在布線困難、IC 數量多放置無空間、線材連接復雜、成本過高等問題。AM 通過做小IC 尺寸、更窄線寬布線等方式,可支持更多分區排布,如創維Q72 系列,采用AM 主動式發光矩陣,可支持2 000+ 分區,通過IC 做小,可將IC 直接貼片在LED 燈板同面,小尺寸IC 不影響LED 方案排布。目前行業對AM/PM 方式定義不太統一,部分認為采用玻璃基和板載小IC 方式才叫AM 驅動,采用大IC 及掃描方式為PM 驅動。本文更傾向于直驅方式為AM,掃描方式為PM。直驅可以為板載小IC 如顯芯BX7D831、可以為大IC 如聚積MBI6328,IC位置不限于板載同面、異面或電源恒流端,采用直驅非掃描方式驅動,即可實現高頻不閃,不局限于玻璃基和板載IC。相反采用多掃的方式為PM 驅動,分時分區點亮,高瞬態低頻率,尤其在低灰階下容易導致flicker。

          image.png

          image.png

          圖7 PM/AM頻閃差異對比

          5.RGB MiniLED

          采用R/G/B 三色MiniLED 芯片獨立驅動,按照三原色各自不同的電流比例驅動混合成白光。三色獨立發光不需要熒光粉激光,增強了光色純度。相比于量子點方案,RGB 三色方案色域更高,可實現靜態色域NTSC110%+,動態色域NTSC120%+。同時RGB 自發光可依據人眼生理特性進行頻譜適配,用眼更舒適。通過對人眼明暗視覺研究進行SPD 技術配光,可匹配背光和Color filter 的光學特性,兼顧畫質和人眼舒適度。也可利用三色獨立發光的特性,配合軟件實現硬件級可變色溫調光,如暖色的客廳環境,電視通過光感偵測可自動調整RGB 電流分配,將背光調為暖色,提升人眼舒適度。

          除了以上優勢RGB 也存在發熱量大、多分區光型分色、透鏡需特殊適配等問題。目前RGB 技術更多量產于非MiniLED產品,市場占比較小,采用MiniLED的背光方案也在開發中。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圖8 RGB MiniLED與SPD明暗視覺

          4 MiniLED背光視效調試

          1.燈板拼縫

          采用燈板方案的MiniLED 背光,尤其是小OD 背光混光不夠充分,燈板之間容易出現橫豎調視效不良,PCB因單板尺寸限制,如86 英寸鋁基或者玻纖需要16塊拼版,采用玻璃基僅需要4 拼版,PCB 基橫豎條現象更加嚴重。燈板之間的拼縫間隙一般控制在0.4 ~ 1 mm,人工組裝一致性很難把控,以OD6 背光為例,縫隙小于0.4 mm,可能表現為亮條mura,縫隙大于0.8 mm,可能表現為暗條mura。通常解決方案為在燈板上貼整面反射片,但成本相對較高,86 英寸整面貼附成本在300元左右。相對便宜的方案為在燈板拼縫處貼附反射條,通過反射條特殊處理,以條代面,減少了膜材用量,可大幅降低反射片成本60%以上,同時作業效率提升。如果工藝控制精準,也可通過治具方式嚴格控制拼縫間隙,取消貼附反射片。

          2.四周暗框

          無透鏡方案因POB 燈珠發光為朗博體,本體發光角有限,光程較短,到達四周和四角的光能不足,容易出現四邊暗框,開發中需注意邊緣LED排布位置,盡量保證邊緣LED 位置離面板AA 區內縮10 mm 以內。同時需注意采用量子點的背光方案,四周藍光激發不充分,可能出現視效藍框,可通過反射片絲印黃色熒光油墨中和掉多余的藍光能量,校正顏色。

          3.DOT、color mura

          無透鏡方案因封裝差異、LED pitch 排布、OD 值大小等因素可能導致背光主觀視效出現DOT mura,即燈顆影現象。實際開發中如結構一致性差異可能影響局部OD值變化導致出現燈顆影,LED 排布pitch 較臨界、封裝選用不合理導致混光不充分產生燈影mura。通常解決方案可以減小LED pitch 增加LED 用量,同時選用發光角更大的芯片和封裝。但LED 數量變更同時會帶來如分區數量、電流、電壓等參數的變化,導致電源需要同步變更,不利于高效開發。如下圖通過采用發泡擴散板的方式可以改善燈顆影現象,通過光在擴散板發泡層多次折反射,提升光線橫向擴散性,達到改善燈影的目的,并且不影響背光電性能參數變化。

          采用量子膜的小OD 背光方案,由于LED 藍光為朗博光源,通過量子點激發成紅綠光后混光不充分容易產生color mura,視效表現為黃圈mura,可通過在量子膜下方增加一張紅綠反射膜,如東麗的PICASUS.DC,這種膜對藍光具有高透過率,對紅綠光具有高反射率,可將量子膜反射回的紅綠光再次反射,通過多次反射使混光更加均勻,達到改善黃圈mura 的目的。

          4.Demura均勻性補償

          由于LED 芯片工藝的局限性,實際產出的LED 燈珠波長、電壓、光功率、色點、電子遷移率等存在差異,廠家無法按照完全單一規格產出,一般會通過分光提供多個規格的LED 給到客戶,同時PCB 板過回流焊后發黃程度可能不一致容易出現色差。由于miniled 背光OD較小,且采用陣列式排布,導致燈板之間亮度差、色差問題凸顯,需要進行光學均勻性補償,即Demura。一般亮度mura 可通過專業的成像系統進行光學校正,通過拍照抓取、圖像處理、提取原始數據亮度數據、演算光學補償數據、補償寫入、均勻性評估等步驟提升均勻性,通過校正可減少供應商燈板亮度分BIN,節省人力和物料管控成本,提升物料匹配性。但亮度校正同時會帶來整體亮度降低的問題,一般亮度跨度較大的mura 校正可損失20% 亮度。色度mura 改善需要聯合玻璃廠商通過TCON 算法進行校正。

          image.png

          image.png

          圖9 發泡型擴散板改善燈影與紅綠反射膜改善黃圈


          5 MiniLED規范介紹

          1.指標要求

          早期miniled 產品部分顯示指標定義不統一或未作定義,依據2021 年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Mini LED背光液晶電視技術要求》對相應指標進行了規范,對應測試方法也有所更新。如均勻性指標,由傳統電視背光取1/9 點變更為取1/5 點進行測量計算,同時對光暈、分區等指標進行標準定義,詳細測試方法可參考原規范。本文摘選部分重點需關注指標如下:

          1675820607475905.png

          2.能效方案探討

          基于miniled 產品矩陣背光特性,評估LD 功能在能效測試過程中應用,如下圖創維86A63產品能效測試數據,矩陣背光打開可提升能效值1.36(無波動功率)↑ /1.88(波動功率25%)↑,若打開矩陣背光,理論上86A63通過軟件調試即可實現新標一級能效(4.0),需注意積分功率不應超過靜態功率,否則會按照積分功率計算能效,不利于提升能效。

          1675820422305196.bmp1675820422718129.bmp

          圖10 Demua補償前后對比


          6   結論

          本文主要介紹了miniled 背光技術中涉及到的封裝選型、背光方案評估、視效調試方式、新規范標準重點指標介紹等,通過多個維度對背光開發方案進行評估,為高效開發提供方案參考。同時對市場中存在的miniled 概念誤區進行解讀,進一步明確miniled相關的顯示標準。

          1675820781406656.png

          圖11 LD能效測試影響對比

          參考文獻:

          [1] T/CVIA-84-2021,Mini LED背光液晶電視技術要求[S].北京: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2021.

          [2] T/CVIA-83-2021,Mini LED背光液晶電視測試方法[S].北京: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2021.

          [3] 丁文華.當今呈現技術的發展和趨勢[R].深圳:2020.

          [4] 沃格.Mini led背光簡介[Z].

          [5] 兆馳光元Mini BLU介紹[Z].

          [6] 極域光學公司簡介(背光應用領域)[Z].

          [7] Introduction of Toray PICASUS[Z].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雜志2022年5月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看屁屁www成人影院,亚洲人妻成人图片,亚洲精品成人午夜在线,日韩在线 欧美成人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