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制程路線遇阻:高通停止開發Intel 20A芯片
最新調查顯示,高通已經停止開發基于Intel 20A工藝的芯片。郭明錤發布最新研究報告認為,高通關于Intel 20A芯片的決定可能會對英特爾的RibbonFET和PowerVia技術產生負面影響。這意味著Intel 20A可能無法在明年的預期時間內上市,進一步使得Intel 18A研發與量產面臨更高不確定性與風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02308/449516.htm英特爾處于不利地位
先進制程進入7nm后,一線IC設計業者的高端訂單對晶圓代工來說更為重要。一線IC設計廠商的設計能力、訂單規格(尤其是最高端)、訂單規模相比一般訂單可以顯著改善代工的技術實力,這也是臺積電迄今為止領先其他競爭對手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高通停止開發Intel 20A對英特爾造成的最大負面影響。
7nm之后IC設計商的開發成本大幅增加,難以與不同代工廠商在同一節點上合作。以高通3nm芯片開發為例,由于該公司已經與臺積電、三星建立合作,加上裁員以及智能手機市場仍在下滑,其并沒有足夠的資源再來針對Intel 20A(約等同于3nm)開發芯片。
雖然英特爾稱Intel 7已經大規模量產;Intel 4將于今年下半年上場,將用于Meter Lake;Intel 3正在按計劃推進;Intel 20A以及Intel 18A的測試芯片已經流片。然而高通停止開發基于Intel 20A工藝的芯片將使英特爾處于不利地位,使得臺積電和三星成為生產高通驍龍8 Gen 4的唯一可行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在去年公布Arrow Lake的時候宣布CPU模塊會使用Intel 20A工藝,但后續不斷有消息稱會改用臺積電的N3工藝,目前有消息稱英特爾已經放棄在Arrow Lake使用20A工藝,它上面的所有芯粒都會交由臺積電生產。
英特爾的制程路線
兩年前英特爾CEO帕特·基爾辛格(Pat Gelsinger)雄心勃勃地公布了最新工藝路線圖,力求在四年里邁過5個制程節點,分別是Intel 7、Intel 4、Intel 3、Intel 20A和Intel 18A,同時圍繞“IDM 2.0”戰略打造世界一流的英特爾代工服務(IFS)。目標是半導體制造工藝可以在2025年趕上臺積電,讓英特爾重新奪回處理器領域的領導地位。
按照英特爾的計劃,將在Intel 20A制程節點首次引入RibbonFET和PowerVia兩大突破性技術,從而開啟埃米時代。
· RibbonFET是對全環繞柵極晶體管(Gate All Around)的實現,將成為英特爾自2011年推出FinFET以來的首個全新晶體管架構:該技術加快了晶體管開關速度,同時實現與多鰭結構相同的驅動電流,但占用的空間更小。
· PowerVia是英特爾獨有的、業界首個背面電能傳輸網絡,通過消除晶圓正面供電布線需求來優化信號傳輸:該技術讓芯片制造更像三明治,首先還是制造晶體管,然后添加互連層,接著翻轉晶圓并進行打磨,在晶體管底層接上電源線。背面供電一方面讓晶體管供電的路徑變得非常直接,可以減少信號串擾,降低功耗,將平臺電壓降低優化30%;另一方面,解決了晶體管尺寸不斷縮小帶來的互連瓶頸,實現了6%的頻率增益和超過90%的標準單元利用率。
此外,英特爾還開發了全新的散熱技術,并在基于Intel 4的、經過充分驗證的測試芯片上進行了反復調試,測試芯片展示了良好的散熱特性,PowerVia能達到了相當高的良率和可靠性指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