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pryje"><nav id="pryje"><delect id="pryje"></delect></nav></meter>
          <label id="pryje"></label>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一種基于線性CCD的直立小車循跡行駛設計

          一種基于線性CCD的直立小車循跡行駛設計

          作者: 時間:2014-06-11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摘要:本設計以第八屆“”杯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為背景,提出了一種根據(jù)線性CCD采集圖像引導直立小車循跡行駛的方案。本文介紹了這一方案的基本思想,所依據(jù)的物理原理,并重點介紹在雙速度控制算法下對轉向及障礙問題的優(yōu)化處理,并根據(jù)方案實際制作了小車。實踐證明該方案是可行的,并且效果較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x-cimer.com/article/248145.htm

          關鍵詞:智能車;直立;速度控制;Kinetis ;TSL1401CL

          引言

          以往的智能車競賽分為光電組、攝像頭組及電磁組。在本屆比賽中,光電組首次嘗試小車直立行走,并且首次采用線性CCD作為圖像采集傳感器。本文介紹以Kinetis 為主控芯片,如何使用線性CCD所采集的圖像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的過程以及基于獨創(chuàng)的雙速度控制算法,從速度控制上解決了智能車過障礙的問題。

          1 設計原理

          1.1 數(shù)據(jù)采集算法

          檢測路徑參數(shù)可以使用多種傳感器件,如光電管陣列、CCD圖像傳感器、激光掃描器等。各種檢測方法都有相應優(yōu)缺點,其中最常使用的方法為光電管陣列和CCD圖像傳感器。如何有效利用單片機內部資源進行路徑參數(shù)檢測,是確定檢測方案的關鍵。

          CCD傳感器是一種新型光電轉換器件,它能存儲由光產生的信號電荷。當對它施加特定時序的脈沖時,其存儲的信號電荷便可在CCD內作定向傳輸而實現(xiàn)自掃描。CCD有面陣和線陣之分,面陣是把CCD像素排成1個平面的器件;而線陣是把CCD像素排成1直線的器件。本設計中使用線性CCD作為圖像傳感元件。

          在本設計中選用TSL1401CL線性CCD,TSL1401CL線性傳感器陣列由一個128×1的光電二極管陣列、相關的電荷放大器電路和一個內部的像素數(shù)據(jù)保持器構成。該陣列由128個像素組成,其中每一個像素的光敏面積為3 524.3μm2,像素之間的間隔是8μm。該芯片操作簡單,只需要一個串行輸入信號和一個時鐘信號即可進行數(shù)據(jù)的讀取。

          在CCD采集上,所采用的曝光時間自適應策略如圖1所示。

           

           

          從圖1可看出,該曝光時間自適應策略就是一個典型的閉環(huán)控制,控制對象是線性CCD模塊的曝光時間,反饋是線性CCD感應到的曝光量。調節(jié)的目標是設定曝光量??刂破鞯墓ぷ髟硎菍⒃O定的曝光量減去實際曝光量,差值即為曝光量的偏差e,曝光量調節(jié)器用Kp乘以e再加上上次的曝光時間作為新的曝光時間進行曝光,曝光時間調整后直接影響實際反饋的曝光量,如此反復進行調節(jié)就能達到適應環(huán)境光的目的。我們的做法是取一次采集到的128個像素電壓的平均值作為曝光量當量,設定的曝光量也就是設定的128像素點平均電壓。

          1.2 數(shù)據(jù)處理算法

          在圖像處理中,采用邊緣檢測法檢測賽道。因為賽道采回圖像電壓值不同,白色賽道與黑色賽道邊緣的交界處會出現(xiàn)圖像的凹槽,也就是圖像數(shù)值的下降沿。將CCD的128個圖像點進行坐標標注,由0~127,就可以確定出兩邊黑線的左右值。

          得到左右坐標,根據(jù)公式“中線=(左坐標+右坐標)/2”,就提取到了中線。當然還要考慮邊線丟失的情況,我們采取補線的策略,如果這一時刻坐標丟失就采用上一時刻未丟失的坐標代替,這樣無論在十字彎、直道、彎道還是虛線,都可以實現(xiàn)很好的識別與控制,適應各種不同的賽道要求。

          對電機的控制上,采用傳統(tǒng)的PID控制算法。PID控制是最早發(fā)展起來的控制策略之一。PID控制器綜合了關于系統(tǒng)過去(I)、現(xiàn)在(P)和未來(D)三方面的信息,控制效果令人滿意。工業(yè)控制95%以上都采用了PID結構,具有簡單、魯棒性好和可靠性高的優(yōu)點。

          PID算法示意圖如圖2所示。

           

           

          其中,所采用的數(shù)字PID算法公式如下:

           

           

          綜上所述.在小車控制系統(tǒng)的閉環(huán)部分均采用了傳統(tǒng)數(shù)字PID算法或改進型智能PID算法。

          2 雙速度控制算法方案設計

          2.1 傳統(tǒng)速度控制算法

          由于車模的整個行駛過程是時刻變化的,在賽道構成復雜且車模運行速度很高的情況下,對于系統(tǒng)的響應要求很快。因此速度控制必須具有迅速、準確、響應快的特點。由PID原理知:I(積分項)的遲滯效果會讓控制系統(tǒng)響應變慢,因此為適應直立車模高速運行下的各種不同類型賽道,放棄官方設計方案中所推薦的PI控制,而采用反應更迅速、調節(jié)速度更快的PD控制。

          直立車模是雙電機分別控制左右輪,并且通過左右輪的差速進行轉彎。在直立車的電機控制中,PWM波的輸出是由直立控制量、速度控制量與轉向控制量共同組成的,即:

          電機輸出量=直立控制量+速度控制量+轉向控制量 (1)

          傳統(tǒng)速度控制算法中控制公式為:

          速度控制量=速度設定值=速度測量值=速度設定值-(左輪速度+右輪速度)/2 (2)

          由上式可知,實際值為左右輪速度的平均值。得到速度控制量同時加給左右電機,即左右電機速度控制量始終相同,由此可知左右電機速度控制量始終相同。在傳統(tǒng)速度控制算法下,轉向控制量相對于速度控制量來說相當于是一種擾動量。

          2.2 雙速度控制算法

          我們所設計雙速度控制的思想如下:

          左電機輸出量=直立控制量+左輪速度控制量+轉向控制量 (3)

          右電機輸出量=直立控制量+右輪速度控制量-轉向控制量 (4)

          因為在小車行駛過程中,小車保持直立,因此在小車直立行駛狀態(tài)下,直立值為固定值,所以:

          左速度控制量=沒定值-左輪速度測量值 (5)

          右速度控制量=設定值-右輪速度測量值 (6)

          左、右輪速度值均由該輪速度控制量與轉向控制量同時給定。

          由此可知:

          左輪速度控制量=設定值-(速度控制量測量值+轉向控制量測量值)

          pid控制相關文章:pid控制原理


          pid控制器相關文章:pid控制器原理


          電荷放大器相關文章:電荷放大器原理
          網(wǎng)線測試儀相關文章:網(wǎng)線測試儀原理
          激光二極管相關文章:激光二極管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飛思卡爾 K10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看屁屁www成人影院,亚洲人妻成人图片,亚洲精品成人午夜在线,日韩在线 欧美成人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